苏铁斑点病
此病是庭园、盆栽苏铁常见的病害。严重受害的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易破碎,断裂。
症状 病害发生在叶片,病害初出现时为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1~5毫米。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暗褐色至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散生或聚生的黑色小粒点,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间可相互联结形成大斑,造成叶片上部枯死。
病原 Ascochyta cycadina Sicalia(苏铁壳二孢)。苏铁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成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径100×239微米,突破表皮。分生孢子圆筒形或卵形,近无色或略带浅褐色,中央有1个隔膜,隔膜处稍缢缩或无缢,大小8.1~11.1×3.2~4.2微米。病菌生长发育温度0~35℃,最适温度为28℃左右。
传染途径 此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被害中片上越冬,次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此病在广州地区自5~11月均有发生,以8~9月生发较重,高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苏铁栽植在瘦瘠的粘质土壤中,或将盆栽铁放置于辐射热强烈的水泥地上,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带微酸性砂质壤土,周围环境应通透光;新叶展开时,适当剪除下部老叶;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药次数视病害发展情况而定。
万年青炭疽病
症状:多沿叶缘发生初为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黄褐色圆形、长形至不规则形较低大病斑,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有红褐色边缘,有轮纹。严重时病斑相连呈一片干枯,后期病斑生有小黑点。
病原:Colletotrichum mouteartinii var.rhodeae Trav. 为万年青炭疽刺盘孢菌。
传染途径:
(1)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遗落土壤里越冬。
(2)翌春环境条件适宜,越冬后的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为当年提供初次侵染病源。
(3)寄主发病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和灌溉水的反溅,引起再侵染。
发病条件:
(1)一般气温22-240c,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最重。
(2)土壤粘重偏酸,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光照不足,通风排湿不及时,均可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随时清除栽培地的病株残体,减少病源。
2.放风排湿,控温防病 塑料棚、温室栽培时,上午温度控制在30-330c,下午和晚上适当放风,把湿度降至70%以下,或地面铺草、麦秸吸收潮气,控制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再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喷雾,7-10天资喷泉雾一次,连续2-3次。喷药时混入施宝或植宝素7500倍液,可有药肥兼收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