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15毫米,黄褐色,前翅鲜黄色,翅面上有2条浅褐色波浪细纹,后翅灰白或灰,波浪纹不很明显。幼虫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头红褐色,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褐色细线。蛹纺锤形,红褐色或黄褐色。
病原及发病现状:北京1年2代,以幼虫在茎杆内越冬。次年5月下旬幼虫化蛹,5月底羽化为成虫,在花芽及叶基部产卵,幼虫危害期分别为6-7月中旬,8月中旬至10月份,尤其以8-9月份危害最来生,此时恰好是大丽的花期,因而影响花期开花和节日摆花。幼虫有转移危害习性,被害植物茎杆蛀空,枯黄而死,唁孔外粘有黑色虫粪。10月底幼虫在茎杆内过冬。
防治办法:
(1)虫害较轻时不必喷药,可剪除虫株,消灭幼虫,防止蔓延。
(2)幼虫初发生期喷2.5%功夫菊酯74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已蛀入茎杆内的幼虫,可注射80%的DDVP500倍液,并用泥土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