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空间规划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023-03-06 0
核心提示:蓝绿空间规划具有多尺度的特征,不同尺度下蓝绿空间规划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宏观尺度上蓝绿空间侧重保护格局的构建,中观尺度上蓝绿空间侧重网络体系的构架,微观尺度
 
蓝绿空间规划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蓝绿空间规划具有多尺度的特征,不同尺度下蓝绿空间规划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宏观尺度上蓝绿空间侧重保护格局的构建,中观尺度上蓝绿空间侧重网络体系的构架,微观尺度上蓝绿空间侧重活动的开发与游憩。因此,本文基于蓝绿空间规划的多尺度视角,结合线性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以其构成特征以及现状为基础,对线性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提出科学、完整、合理、有效的策略(表3)。
 
3.1宏观尺度:构建线性文化遗产的安全保护格局

蓝绿空间规划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宏观尺度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应蓝绿空间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因此,在构建线性文化遗产的安全保护格局前,首先应梳理线性文化遗产沿线中的遗址资源、自然资源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其要素进行衡量并重建元素空间之间的关系[[33],形成以保护区为核心、缓冲区为过渡、文化展示区为基底的保护格局(图5)。
 
保护区是线性文化遗产的核心地带,包含线性遗址本身和相关的重要遗址。在管控上,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控制,保障线性文化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生性。同时,有学者建议在遗址及其管控建设的区域,向外延伸至少50--100m的距离,作为其核心保护地带。但由于线性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较为复杂,其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形成以遗址保护为核心的闭合保护区。
 
缓冲区是保护区外的缓冲地带,形成良好的生态区域。其建设需要将景观与遗址的氛围进行过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结合蓝绿空间,构建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以发挥其生态效益以及面对突发状况时的韧性作用。
 
文化展示区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宣传地带,是现代与历史连接的桥梁。其建设需要可视化地体现遗址的历史脉络、影响力等要素,同时结合周边环境形成可赏可游的文化景观廊道。
 
对于浙东运河绍兴段的保护应建立上述的保护格局,在空间上落实核心保护区,减少人为对于运河的破坏;在生态上加强对缓冲区的管控,加强其生态效益,保证运河的生态韧性;在游憩展示上体现绍兴文化特色,展现运河独特魅力。
 
3.2中观尺度:打造线性文化遗产的生态网络体系
 
中观尺度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应蓝绿空间的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宏观尺度下的衔接。因此在线性文化遗产的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中,需要加强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突出生态的主导地位。浙东运河绍兴段运河属于城市蓝色空间,但是城镇对于蓝色空间的保护和管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运河在一定程度遭到破坏和填埋。在蓝绿空间规划的视角下,构建其生态网络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运河蓝色空间的韧性,使其在面对城市水灾时具有防护作用。充分考虑其季节的水位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对其水系进行汇水模拟,根据周边地形环境推断出汇水面积和径流道路,与周边低等级河流进行贯穿,形成密布水网,并结合景观一设计,沿水系规划弹性的绿色空间。
 
(2)提升运河绿色空间的弹性,保障滨水绿地的多样化,提升生态韧性。运用多样化的绿地空间,一方面能净化运河的水体,另一方面还能扩大运河水的承载能力。
 
(3)加强运河的蓝绿空间与人文的融合。挖掘运河的历史文脉,其文化要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运河本身及其相关的遗址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另一部分是与运河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运河的历史文脉,适当恢复已经消失的历史性水系Caa7,同时结合运河水文化,运用弹性设施构建城市文化带。
 
3.3微观尺度:营建线性文化遗产的活动游憩空间
 
微观尺度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应蓝绿空间的形态空间营造。以线性文化遗产为主线,结合周边丰富的遗产资源,形成以核心遗产文化为中心、多个子文化共同展示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活动游憩的公共空间,增强其游赏性。在浙东运河绍兴段的利用保护中,结合运河的动态趋势对其水岸性进行调整,加强其对洪水的弹性应对能力;对于已经渠化的水体,采取弹性设施对其水流进行疏导,结合绿色空间,创造活动游憩场所,展示运河历史文化,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运河河道中,结合水生植物的种植,打造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满足人们动态观赏的需求,适当地设计打造运河水上线路。
 
4结语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落实城市区域协同发展、蓝绿空间融合、“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东运河绍兴段为例,研究蓝绿空间规划与线性文化遗产之间的祸合机制,提出多视角下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工作、构建城市蓝绿空间规划体系中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