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系统与城市营建
太原盆地周边的山地丘陵作为天然的屏障,减少了外界战争的影响,与盆地内丰富的水系共同形成了有利于城市营建的优越自然基底。符合传统风水理论中山环水绕的理想格局。
太原盆地成为人类最早聚居的区域之一,包括太原市、晋中市、汾阳市、介休市、孝义市、阳曲县、清徐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文水县等11个县市,以背山面水为主要的城市选址方式,如文水县,形成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受地质影响,黄土高原水体含沙量较大,为避免洪水水患,在最初城市建造时通常挑选与河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如交城县.以保证城市农业的发展。
太原盆地成为人类最早聚居的区域之一,包括太原市、晋中市、汾阳市、介休市、孝义市、阳曲县、清徐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文水县等11个县市,以背山面水为主要的城市选址方式,如文水县,形成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受地质影响,黄土高原水体含沙量较大,为避免洪水水患,在最初城市建造时通常挑选与河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如交城县.以保证城市农业的发展。
3.1太原盆地内城市的变迁
先秦时期的古城和聚落遗址主要围绕大湖“昭余祁”分布,沿太原盆地周边“依山面水”建造;至明代湖泊消亡开始,太原盆地的主要城市沿南北向发展,构成以文水为核心的西部城市带、以汾河为核心的东部城市带、以汾水与洞涡河交汇处为核心的城市带(表1、图3)。
湖泊消亡带来的危害与影响巨大.明代之后多条河流出现改道现象,引发洪水,受灾范围恰在昭余祁湖泊原先位置。据统计.清代的水灾频率是0.11次/年.高于明代水灾频率〇.1次/年,发生旱灾的频率则从明清之前的0.004次/年上升到明代的0.03次/年,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均变大,最终导致了盆地内城镇的变迁[4]。交城县城、文水县城因汾河支流文峪河的水患而迁城,迁城之后为了缓解水患的影响,修筑题堤坝、河渠排洪,开挖湖泊以蓄积消纳洪水。
3.2以河渠为脉络营建的城市
在自然水系周边,聚落沿着河渠系统分布发展,介休市引洪山泉水灌溉,河渠系统将泉水与村庄相连(图4),满足村庄的用水需求,随着村庄规模逐步扩大,人口数量增多,村庄逐步向盆地中心河谷带汇集,最终聚集为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城市则兴修水利.乡村与城市协同发展。
较大规模的城市内通常具备蓄洪调蓄措施,作为蓄水单元调节城市水系统》以交城为例,交城地处晋中要道,为春秋时期晋国的平陵县治。隋天授二年(691年)由于水患频发,交城县南移。直至明代交城仍遭到严重水患侵害。为避开水患,交城西门朝南,北门朝东,城外有东、南、北三关,从而在城墙处为圆角,以防止洪水灌人城内(图5)。
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新修筑瓦窑河东岸卧虹堤,保持沿堤植柳的传统.也起到拦截洪水的作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交城县东南角开挖却波湖(也称月波湖),成为城内重要的防洪调蓄措施:12:支撑城市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