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人常态化阶段,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使用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聚焦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以重庆大学B区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校园公共空间活力度和适宜度的评价指标,筛选出校园中更新需求较高且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公共空间样本展开研究。
基于疫情防疫的相关政策和文献梳理,结合公共空间样本的调研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升活力,保障防疫”的校园户外公共空间靭性目标,从空间组织、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景观设施等4个方面建立了校园户外空间的韧性设计导则。
基于疫情防疫的相关政策和文献梳理,结合公共空间样本的调研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升活力,保障防疫”的校园户外公共空间靭性目标,从空间组织、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景观设施等4个方面建立了校园户外空间的韧性设计导则。
1研究背景
从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开始,“靭性城市”一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我国逐渐进人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公共空间的“韧性”构建是决定着城市軔性能力的关键[1]。在众多公共空间的韧性构建中,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韧性提升策略是城市籾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人群混杂、人员密集、公共安全风险性高、空间灾害抵抗力弱。因此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亟待探索提升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铟性的有效办法。
在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研究方面,黄聪等从空间活力的角度对校园户外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因素进行阐述及活力营造策略研究[2]。在韧性设计策略研究方面,许慧等从城市公共空间铺性影响因素的角度利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公共空间的韧性设计策略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
吴志强等从灾难对城市冲击过程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韧性设计策略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4]。已有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活力和安全的研究已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新问题针对性研究不足。对于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或使用评价的研究较为深人,缺乏对于韧性设计策略层面的研究。
为了客观地获得具有针对性的韧性设计策略,本研究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户外公共空间进行筛选,选出更新需求较高且有潜在安全风险的5个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并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靭性设计导则。
2疫情对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影响
2.1应急性影响
疫情的突发,使得公共空间需要临时变更用途成为检测场所。高彩霞等聚焦高校校园中人口聚集和流动性大的高密集空间,研究高校校园密集场所的应急空间防控设计对策[s]。高玥等从智慧校园的角度提出未来学校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策略1163-2022年3月,重庆市大学城、三峡广场等场所出现新冠确诊病例,以重庆大学为代表的各高校临时变更公共空间如风雨操场、户外篮球场等作为核酸检测场所(图1)。
2.2常态化影响
疫情常态化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7]。疫情的长期存在,使得公共空间不仅需要考虑效率、活力等问题,还需要认识到公共卫生的安全性问题。国务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耍求把疫情防控意识和措施融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重庆市、吉林市、上海市等城市进一步加强涉疫学校的日常监测,实行封闭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非涉疫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采取体温监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校园内需要防控的户外运动场所、校内广场区、校园道路、校园景观等4大户外场所提出使用与防控的建议[8]。
重庆市、吉林市、上海市等城市进一步加强涉疫学校的日常监测,实行封闭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非涉疫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采取体温监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校园内需要防控的户外运动场所、校内广场区、校园道路、校园景观等4大户外场所提出使用与防控的建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