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2023-03-02 1
核心提示:因此在万州消落带的景观设计方案中,提炼了这一竖向空间逻辑并结合平面形态的抽象特征(图8},以景观的形式再现了万州老城的公共空间形态
解构: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
 
城市形态与结构反映了城市的物质、社会、技术等层面特征,解构万州的老城城市形态也可从这3个层面进行.码头的建设与迭代是万州这座内陆港口城市,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决定性技术条件,城市形态承载着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而物质空间根据城市形态学的图底关系又可划分为建筑与公共空间。
 
3.1物质空间
 
3.1.1城市建筑特征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在商埠文化、堡寨文化、巴楚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万州形成了4类大传统建筑类型,分别是传统民居建筑、中西结合民居、西式公共建筑、码头工厂建筑.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与城市形态密切相关(图8)。
 
(1)传统民居建筑
 
万州在辟为通商口岸前.城市建筑类型主要为西南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大体上属于天井式四合院体系.分布在城市各处[15]。在这些传统建筑中,万州码头周边的临时性建筑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因长江的水文波动以及当时建筑技术的限制,无法修建能够抵御长江洪水冲刷的永久性建筑,因此当地人常使用临时性的材料搭建这些服务于码头的附属建筑.洪水季节便任其被冲走,见图8a。
 
(2)中西结合式民居
 
万州开埠后,受西方建筑思想的影响,万州的民居建筑在局部上也展现出了一些西方建筑的特征,例如拱券式门窗、装饰性壁柱等,主要分布在开埠后城市的扩张区域以及新建的马路两侧,见图8b。
 
(3)西式公共建筑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主要分布于城市规划明显受西方规划思想影响的区域?例如位于城南的西山钟楼,见图8C。
 
(4)码头工厂建筑
 
主要是指开埠后万州城内修建的各式近代码头,以及沿一马路分布各类工厂,其特征是建筑体量大、平面布局规则.见图8d。
 
3.1.2公共空间形态
 
万州是山地沿江城市,土地的利用十分紧凑,因此大多数公共空间具有多重属性,结合城市形态肌理可以将公共空间类型归纳为3类:街巷公共空间、马路公共空间、码头公共空间。
 
(1)街巷公共空间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万州的街巷具有人文尺度和自然地理的特色,传统的民居与街巷勾勒出自由且充满变化的肌理,万州的街巷适合日常生活也具有空间探索的魅力,因为万州是山地城市,所以街巷遍布台阶、坡道,街巷空间的内聚性使得街巷的交叉口成为居民进行日常社交、娱乐活动的重要节点,一个院坝、一棵大树.就会成为聚集的中心图9(a)。
 
(2)马路公共空间
 
相较于街巷的崎岖,万州马路公共空间的开敞性高于街巷空间.万州马路大都沿等高线修建,是城市重要的线性开放空间,十分适合步行,同时为沿街的商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空间,见图9b。
 
(3)码头公共空间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码头无疑是万州这座港口城镇最为繁忙的公共空间,往来船只,穿梭如织;人潮涌动,车水马龙,阶梯式码头与长堤式码头在长江沿岸交替出现,宽阔开敞的江岸使得码头公共空阿不仅承载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也能承载城市的娱乐与商业活动。码头一带逗留的商人、工人较多,唱戏、批发、摆摊等活动也在这里发生,见图9c。
 
3.2居民社会生活
 
不同的开放空间承载着居民不同的社会生活,街巷空间承载了半共享式公共生活,从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街巷中不仅有居民休闲、交往的场景,也有私人日常生活的影子(如烹饪、学习、洗衣等),街巷空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住房空间的不足,同时增进了居民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见图9a。

马路公共空间承载了餐馆、零售等公共服务功能,为当地居民、流动人口提供生活便利,也为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场所,见图960码头公共空间的是万州最开放且最包容的公共空间,这里能容纳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也能承载乡土娱乐、集市贩卖等多样的城市活动,在这里能看赶路的人、叫卖的人、唱戏的人、江边嬉戏的孩童等,充满城市活力景象在这里随处可见,见图9c。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这些公共空间所承载的城市记忆,在三峡蓄水后大部分都已消失,仅有小部分保留的下的老城街区可能还存有些许残存的老万州记忆。码头虽然一直是万州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今的码头早已不似从前,随着码头与万州居民日常生活的断联以及三峡水库运行造成的30m水位落差,使得人们日渐远离江岸,如今的码头仅仅是促进城市经济的城市功能性空间,不再有从前那般的活力景象(图10)。
 
4重组: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景观再现
 
三峡库区城镇的江岸因三峡水库的运行大都具有30m的巨大水位落差,因此形成的消落带削弱了库区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而近些年消落带的治理一直是库区城镇建设的热点。通过前文的分析,能够深刻的意识到消落带不仅是生态层面的问题,更有历史层面的内涵,30m的高差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渗透进了城市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需要被城市居民铭记。因此本文在分析万州老城形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共空间形态如何与消落带的景观设计结合。

万州老城城市形态的3个景观再现
 
前文中已将万州公共空间形态划分为三类:街巷、马路、码头,通过对万州老城形态变迁机制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三类空间不仅平面形态和空间开放度有明显差异,其在竖向空间上的分布也具有山地城镇的特色,即街巷、马路、码头随着与长江的距离越来越近,其高程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在万州消落带的景观设计方案中,提炼了这一竖向空间逻辑并结合平面形态的抽象特征(图8},以景观的形式再现了万州老城的公共空间形态(图11)。
 
5结语
 
万州老城的城市形态是几千年来港口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体,在三峡建设与快速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已经消失殆尽,随之消失的不仅有物质空间,还有传统城镇形态承载的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城市遗产,未来如何向公众展示万州被淹没的城市遗产得进一步探讨,这也是三峡库区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