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绿地具有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保障日常生活稳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不断反复的情况下,如何科学保障公共绿地的日常稳定使用,是精细化治理追求下的内容之一。目前快速的全媒体平台下,正向的治理信息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带来负面舆论影晌,甚至造成公众恐慌以及损害政府公信力的结果。因此公共绿地治理的深化也需要探索信号释放的影响作用,促进更高效的治理过程。
公共绿地即在空间准入和公共常识上属于平等开放的绿地空间,在用地类型上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绿地等和一些附属绿地[13]。公共绿地能够改善包括温湿度、噪声、空气质量等在内的城市环境问题,也能够通过空间要素和场地载体促进社会互动和个体活动,增强人类福祉与个体主观幸福感[w],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人们虽然普遍降低了生活水平预期,但是能够接触绿地的个体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水平[9],公共绿地也具有疫情期间活动支撑和防控辅助的功能[1°]。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学界也有许多关于公共绿地与疫情、健康之间的研究,包括突发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公共绿地的作用、公平格局、布局优化与设计策略、基于民众身心健康的邻里绿地空间设计提升、公共绿地管理中的疫情防控等0,11-16]。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造成健康上的影响,也会引起包括恐慌、不信任等在内的群体性负面心理[17],进而产生地域歧视、情感割裂和公信力损失[18],甚至动摇政府开展疫情防控治理的根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包括公共绿地在内的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常常在第一时间发布管控要求,这种信号释放所产生的结果由于疫情下的复杂信息流,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常态疫情防控下的公共绿地管控中的信号发布与反应,了解管控信号释放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公共绿地治理。
1公共绿地的疫情防控与日常复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公共绿地多方位地为民众日常和整体防疫提供支持,包括个体心理压力疏解、基础户外活动支持以及临时或应急场所提供D°]。因此,疫情期间的公共绿地管控需要根据其性质和功能针对性布局,避免出现过度或松懈的防范以及管理的疏忽或僵化[1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和各地市都发布了针对交通、教育、公共服务、文旅、节庆等各方面具体而细微的防控管理要求,在公共场所部分强调了易发生聚集的室内空间管控[19],针对A级旅游景区要求严格落实限量接待、实名预约、错峰和避免聚集[2°]。
除去风景区以外,城市中的公共绿地作为开放户外空间,2020年2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发布《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运行管理指南》团体标准[21],2021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重大疫情期间城市公园运行管理指南(试行)》[22],各地市具体管控要求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特征自行制定。依据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要求[23],公共绿地在疫情背景下的管控要求可以分为疫情防控和日常复苏两个部分。风景园林管理及智蒽化。
在疫情防控部分,通常包括人口防控、内部组织、实时监控3个方面。对于体量较大、具有明确边界和出入口的大型公共绿地,在人口测温、健康码检查的基础上,部分已经完成智慧公园建设的公共绿地还拥有线上实名预约,扫码人园的条件;在内部组织上,通过游线组织、人员巡逻等方式避免人群聚集的情况发生,并针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停留设施进行消毒;在实时监控上通常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对游园人数总量进行控制和监测,在防控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功能也能够帮助管理和信息发布,使得民众更方便快捷地了解防疫政策,更好地安排安全的出行计划。
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的就是日常复苏部分,主要指的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逐步恢复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方式。由于疫情期间居民可选的活动内容减少,并且隔离要求进一步增长人们的户外活动向往程度,使得公共绿地的作用更加无法取代[24],在平战结合的要求下,如何有序进行日常复苏工作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尤为重要。就公共绿地而言,日常复苏主要包括针对性恢复开放场地和场馆、设定合理的使用制度、制定人员管理和消杀程序、动态监测人群进人和聚集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