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先河——花港观鱼公园(1952—1954年,20hm2)
1950—1955年,孙筱祥先生担任杭州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和西湖风景建设小组组长,于1950—1951年编写了新中国《西湖风景建设大纲》,完成了《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其中包括8000余亩(约533hm2)西湖水景、5万余亩(约3333hm2)丘陵、沿湖景点布局与绿地植物造景、山地森林保护与风景林的规划。
此后,《西湖风景建设大纲》和《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一直是西湖风景建设的主要依据。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市人民政府就高度重视对西湖风景区的保护、治理和建设,包括对西湖水质的改善、对花港观鱼等古代西湖十景的艺术再现、对环湖山林的封山育林保护和对沿湖景点的绿地植物造景,使原已一片荒芜的西湖焕发出灿烂的青春,使曾经百废待兴的杭州成为当代花园城市建设的杰出典范。
2002年,孙筱祥先生在《杭州西湖是世界上最早最美的花园城市,以及对“现代国际花园城市”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在当代,杭州与西湖,仍然是最美的‘国际花园城市’之一”[6]。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它作为中国首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此后,《西湖风景建设大纲》和《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一直是西湖风景建设的主要依据。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市人民政府就高度重视对西湖风景区的保护、治理和建设,包括对西湖水质的改善、对花港观鱼等古代西湖十景的艺术再现、对环湖山林的封山育林保护和对沿湖景点的绿地植物造景,使原已一片荒芜的西湖焕发出灿烂的青春,使曾经百废待兴的杭州成为当代花园城市建设的杰出典范。
2002年,孙筱祥先生在《杭州西湖是世界上最早最美的花园城市,以及对“现代国际花园城市”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在当代,杭州与西湖,仍然是最美的‘国际花园城市’之一”[6]。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它作为中国首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1952年,杭州市吴宪市长亲自任命孙筱祥先生做花港观鱼公园规划设计。在此之前,中国从未建设过人民公园,也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当时全国都在向苏联学习,但孙先生不赞成模仿苏联的公园设计。他极力宣扬中国自然山水派园林的优越性,最终获得了市长及杭州市各级领导的支持。
孙先生于1952—1954年进行花港观鱼公园规划设计,他首次将西方的等高线技术应用于中国园林的地形地貌和竖向设计,他所创新设计的牡丹园假山与植物造景,融合了中国和日本的假山园、英国的岩石园和德国的自然生态园之精华。他将古今中外融为一体的设计手法,为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开创先河。公园于1959年基本建成,它的诞生使花港观鱼古迹和源于中国古代的观鱼文化在当代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传扬[7](图3)。
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公园、孙先生的首个风景园林作品——花港观鱼公园作为中国园林建设的辉煌成果闻名于苏联和英国[8]。2013年金秋,孙筱祥先生造园艺术论坛“向大师致敬”暨花港观鱼公园建园60周年纪念活动在杭州举行(图4)。
“花港观鱼公园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公园由于年久失修,仅剩下一池、一碑和三亩荒芜的园地,水中无鱼,岸上无花,花港观鱼已徒有虚名。1953年开始着手规划扩建公园,由当代著名的造园学家孙筱祥先生进行规划设计。这是孙先生的早期代表作,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60年,公园设计理念超前,构图精妙,空间组织大气有序,植物配置独具匠心,自建成后得到专家的普遍赞誉,也经历了超亿中外游客的鉴赏和认同。
近年来更是成为大专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实习基地,成为中国现代园林的典范之作。花港观鱼公园的最大特色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中,具有开拓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