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后70年间现代园林发展的阶段划分基础上,揭示了西安不同时期园林营建活动的主要类型与特征,剖析了园林实践的时代影响因素和发展转变的动因;并总结分析出西安现代园林历程中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思想、理念与手法。关键词:现代园林;西安园林;地域景观
新中国的现代园林建设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由于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留和结合地域特色,使得我国现代主义园林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基于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地区、省市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现代园林特征。
近几年学者们对于“西安现代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表性类型及案例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s’s]、绿地格局与形态p’8]、地域文化传承[9’w]等方面,对其理论和实践特征的系统论述相对较少[11],聚焦于整体发展脉络与地域性特色的深人研究成果尤其匮乏。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剖析发展转变的动因,揭示阶段性发展特征。只有清晰地认知不同时期营建活动的类型以及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思想、理念与手法,才能客观评价,总结与反思,使城市在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营建活动中更好地明确特色化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学者们对于“西安现代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表性类型及案例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s’s]、绿地格局与形态p’8]、地域文化传承[9’w]等方面,对其理论和实践特征的系统论述相对较少[11],聚焦于整体发展脉络与地域性特色的深人研究成果尤其匮乏。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剖析发展转变的动因,揭示阶段性发展特征。只有清晰地认知不同时期营建活动的类型以及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思想、理念与手法,才能客观评价,总结与反思,使城市在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营建活动中更好地明确特色化的发展方向。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9年):响应国家方针的基础绿化建设阶段
1.1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国家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内地。西安是我国的后方,是西北地区的门户,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较优于西北各省区的交通条件,使其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西安地区就安排了17项。西安于1950年下半年编制出解放以来第一张城市规划蓝图(当时称都市发展计划),西安和兰州的“都市计划”是全国最早的城市总体规划,受到中央极大的关怀。[12]
这一时期的园林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苏联经验:20世纪M年代“苏联经验”是各行各业效仿的对象,西安的绿地系统结构、绿地类型、公园建设、单位大院的绿化模式等都深受其影响。②传统造园思想:“中国新园林经历了由现代启蒙而导致的变革,博大精深的园林传统依然在发挥着作用,并融会到了新的园林体系之中。”[13]西安如同我国很多其他城市一样,在行业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周维权先生的这一说法。③行业政策:195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当时的城市绿化方针,包括:放手发动群众,“普遍植树”“全面绿化”“城市绿化必须结合生产”,多快好省地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等……[14]。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并提出了“果化”的要求。1959年在无锡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指出应进一步贯彻园林绿化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以及发展苗圃,为园林绿化准备苗木等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针的问题。
1.2普遍绿化的实施
这30年当中有2次城市绿化工作的高潮期:第一次是1955-1958年,园林部门发动群众连续数年大量种植树木,但树种单调,质量不高且缺乏养护管理.成活率很低;第二次是1964-1966年,开展了有计划的城市绿化,尤其是道路绿化,基本实现了普遍绿化和重点地区点缀相结合,也提高了树木成活率。据统计1963-1966年栽的行道树,成活率平均达到95%,它们当中有许多早已成为影响至今的特色林荫道(如友谊路的法桐)。
1.3苏联模式的绿地系统骨架
苏联城市绿地系统理论在当时的引人,使中国传统造园的视野扩大到对城乡尺度的绿地体系的认识。程世抚先生在当时提出的《关于绿地系统的三个问题》基本反映了苏联经验:为发展工业设置卫生防护隔离绿带;公园大中小结合,均匀分布,方便居民就近利用;公园绿地用林荫道、绿色走廊连接,从四郊楔人城市并分隔居住区;设置环市林带,与楔形绿地系统连接起来等。Cis〕这些特征在西安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①中几乎都有所反应。
1.3.1防护林带的设兰
城市工业区安排在陇海铁路以南,沪河以西,皂河以东,各距旧城4-}-4.5km,铁路岔线由东郊编组站、西郊编组站分别引入东、西郊工业区,以利于工业生产运输。城市西南地区为工业发展备用地,工业区与旧城之间为生活区,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有宽100^}200m的防护林带[Ciz7,如大庆路林带、幸福路林带等,它们至今在西安的绿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2绿色空间的布局
依据规划,全市划为12个分区,城市公园绿地主要利用古代建筑、文物遗址、破碎地形,及不宜基建地区和村庄,分布10个大型公园、24个区公园、54个小游园和动植物园、体育公园等,各公园以绿带、林荫道相联结,向郊外延伸。市区外围环绕一条城市绿带;旧城周围将环城林、城墙、城河,组成一圈环城风景带。[
1.3.3单位绿化的特色
大量的大专院校与居住区、工厂企业采取苏联的单位绿化模式,形式效仿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式样,几何式的绿篱“镶边”、对称的乔木、行道树、简单的草皮与花坛等手法使大部分单位绿地空间缺乏特色和辨识度。今天依然有很多单位大院保留了部分当年的种植模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1.4公园的早期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修了革命公园、莲湖公园、建国公园3个近代建成的公园,对原有的破损建筑进行翻建,新修了园路,增植了花木树种,也增添了很多设施和服务项目。在营建新的城市公园和景区方面呈现以下的特点。
1.4.1“遗址一绿地”的雏形
在第一个总体规划期内,采取了古建筑和文物遗址与园林绿地相结合的方式,对汉城遗址、阿房宫遗址、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明代城墙、大雁塔、小雁塔、明秦王府等,均被规划为公园、广场或绿地,既保护了它们,也充实了园林绿地的内容[12]。这为西安之后几十年结合遗址保护打造绿色空间的设计实践奠定了基础。
1.4.2“苗圃一^园”的过渡
“十五”期间,针对西安苗圃土地太少,很不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大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西安市首先抓了苗圃建设:除了扩建太液池苗圃外,又陆续新建了木塔寺、小雁塔、丈八沟、韩森寨、大雁塔、任家庄6个苗圃,以上7个苗圃有4个都是规划中的公园用地。决定土地征用后先作过渡性苗圃使用,待后逐步改建成公园的做法既解决了当时需要大量土地培育苗木的问题,又为以后修建公园落实了土地。1965年,将西郊任家庄苗圃改造成劳动公园;1966年将南郊的大兴善寺改建成新风公园;1976年把韩森寨苗圃改建为“动物园”。
1.4.3“唐风园林”的初创
这时期的公园设计深受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影响,同时结合西安古都文化的特色充分挖掘其内涵。1958年落成的“兴庆宫公园”根据现状地形和钻探出的古迹遗址进行山水空间布局,修复了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熏阁等唐兴庆宫内建筑,发掘并保留了“勤政务本楼”遗址。另外,“扩建华清宫工程”(洪青主持)也是1950年代末在唐宫殿遗址上营建的景区,修建了沉香殿、九龙长廊、望河亭等建筑,在园林建筑、景点设计、_空间艺术构架方面阐释了盛唐的意蕴,成为“唐风园林”的早期探索。
1.4.4文化休息公园理论的应用
兴庆宫公园”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西安新建的第一个公园,在总体规划上采取了山水空间居中,各功能活动区环绕的方式,在继承传统造园手法(“一池三山”模式)的同时,还借鉴了苏联文化休息公园理论-中“功能分区”的相关经验。从功能的角度进行片区划分在当时的园林建设是较为新鲜的事物,既合理有序地组织了空间,又满足了现代大众游憩生活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