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丘陵地区是人口密度和垦殖度较高的地区,地形起伏和缓,土地利用破碎。基于其乡村聚落规模小而分布散的特点,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聚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从自然生态和乡村治理的角度,提出“乡村聚落单元”的概念。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的乡村聚落单元识别和图解分析,总结提炼出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并对丘塘、丘田、丘林和丘居等景观构成要素加以解析。进一步对比浅丘和深丘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差异,揭示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基于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智慧,对当代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提出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的乡村聚落单元识别和图解分析,总结提炼出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并对丘塘、丘田、丘林和丘居等景观构成要素加以解析。进一步对比浅丘和深丘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差异,揭示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基于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智慧,对当代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提出建议。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人们居住,并从事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由一组建(构)筑物和周边环境共同组成,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其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受此影响,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亦呈现显著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属性,进而形成特定的乡村聚落景观。乡村景观研究始于19世纪,最早在捷克、荷兰、德国等国家展开,代表人物如德国地理学家科尔(J G Kohl)、梅村(A Meitzen)等,研究内容主要为乡村聚落形态、景观类型及影响因素[1]。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乡村聚落景观演变、乡村文化景观、地域景观特色、可持续发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与乡村聚落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相互促进,取得了丰硕成果[2]。
针对中国的乡村聚落景观,金其铭[3]梳理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相关研究,总结各个阶段研究特点 ;彭一刚[4]分析总结中国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地区村镇聚落景观的特点 ;李立[5]以江南地区为例,研究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王彦辉[6]基于对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提出在地性营造策略;孔雪松[7]针对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提出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方法。针对川渝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学术界对川西林盘关注度高,研究系统而深入,但缺乏对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的系统研究,且既有的研究侧重于土地划分和农业经济、聚居点布局优化、乡土建筑和民居景观等方面[8-10],对乡村聚落单元与聚居模式缺乏关注。
本研究以“乡村聚落单元”为切入点,总结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的乡村聚落模式及景观要素,并对浅丘和深丘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对比,以揭示不同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水景观、田园景观、道路交通与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而提出对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针对中国的乡村聚落景观,金其铭[3]梳理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相关研究,总结各个阶段研究特点 ;彭一刚[4]分析总结中国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地区村镇聚落景观的特点 ;李立[5]以江南地区为例,研究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王彦辉[6]基于对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提出在地性营造策略;孔雪松[7]针对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提出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方法。针对川渝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学术界对川西林盘关注度高,研究系统而深入,但缺乏对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的系统研究,且既有的研究侧重于土地划分和农业经济、聚居点布局优化、乡土建筑和民居景观等方面[8-10],对乡村聚落单元与聚居模式缺乏关注。
本研究以“乡村聚落单元”为切入点,总结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的乡村聚落模式及景观要素,并对浅丘和深丘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对比,以揭示不同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水景观、田园景观、道路交通与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而提出对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1 研究对象、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川渝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过渡带,高差悬殊、地势起伏,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位于该地区中部的四川盆地地势低矮、人口稠密、城镇密布,在约16万km2的盆底范围内,平坝约占7%,丘陵约占52%,低山约占41%。根据地理特征,四川盆地可分为盆西成都平原、盆中方山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图1)。
本文所指的川渝丘陵地区包括盆中方山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的谷地部分。该地区降雨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苗木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元经济十分有利。
研究选取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的乡村聚落开展研究。
前者位于盆中方山丘陵区、威远县东南部,辖区面积47.20 km2,下辖2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34 112人;该地区属浅丘地貌,海拔300~400 m,绝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30~80 m(图2)。
后者地处盆东平行岭谷、渝北区北部,区域面积112.79 km2,下辖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33 997人;该地区属深丘地貌,海拔380~800 m,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0°以上,相对高差50 ~150 m(图3)。
后者地处盆东平行岭谷、渝北区北部,区域面积112.79 km2,下辖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33 997人;该地区属深丘地貌,海拔380~800 m,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0°以上,相对高差50 ~150 m(图3)。
1.2 研究方法
(1)类型学研究方法。基于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聚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提出“乡村聚落单元”的概念。在识别乡村聚落单元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单元,识别其特征要素构成及相互关系,探寻乡村聚落景观表达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而总结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模式。
(2)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浅丘和深丘两种地貌区的乡村聚落加以研究,比较其乡村聚落景观构成要素和景观差异,分析认识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景观塑造的影响。
1.3 数据来源
研究基于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2020年的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现状调研资料。对数据的处理包括:
(1)基于地形图识别汇水分区,并与自然村管理边界进行叠加分析,以确定乡村聚落单元 ;
(2)选择若干个聚落单元,提取道路、建筑、沟渠、塘坝等现状地物和农田、林地、水面、建设用地等用地图斑,作为研究基础数据;
(3)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