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单元及“丘塘田林居”模式
3.1 乡村聚落单元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小、分布散,针对民居和单个小聚落的研究难以发现聚落与环境、聚落与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有必要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小聚落及其所处环境作为整体加以研究。乡村聚落单元的识别可以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社会网络、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鉴于川渝地区分散型村庄的特点[11],着重从自然生态和乡村治理两个角度来认识和识别乡村聚落单元。
研究基于地形图进行汇水区分析,识别最小汇水单元,并将其与自然村边界进行叠合,发现二者高度重合(图5),这表明汇水在川渝丘陵地区自然村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作为丘陵地区重要的汇水通道,冲沟在丘陵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冲沟内是优质农田,冲沟旁则是村庄分布的重点区域,而围绕水资源和冲沟的开发利用则促进了自然村的形成,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基于自然汇水分区和自然村边界,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在乡村聚落单元识别的基础上加以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乡村聚落单元面积为10 ~20 hm2,户数20 ~ 35户。
选择威远县向义镇典型乡村聚落单元加以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 “丘底冲田、丘脚村居、丘坡旱地、丘顶林地” 的垂直分层特点(图6),并由丘岗、冲沟、堰塘、冲田、旱地、林地、农房、院坝和道路等要素构成,且要素分布具有相似性,本文将其归纳为“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图7)。
3.2 丘塘
川渝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雨量较为充沛,但季节性分布不均,呈现出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的气候特点,每年的降雨相对集中分布在5 ~10月,带来冬春水资源不足和雨季水力侵蚀强烈、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川渝丘陵地区由于地形高差的存在,虽然江河、溪流众多,但开发利用困难。为解决灌溉问题,人们在丘陵地区土地开发过程中,结合地形建造半围合的堤堰,形成堰塘或陂塘。这是一种半人工的水利工程技术,借助于自然的力量,在降雨时蓄积雨水,起到雨洪滞蓄、旱涝调节的作用,同时兼养各种水生动植物,净化水质,发挥生产和生态功能,一举多利[12-13]。
3.3 丘田
(1)丘底冲田。冲沟是丘陵地区雨水汇集的区域,在经年累月的冲积作用下,地形平缓、土质厚实、肥力较高,便于耕作和排灌,是川渝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的优质区域。冲田顺应地形分布,包括正冲田和侧冲田,其中,正冲田位于冲沟中部,通过田坎分隔,自冲沟顶部层层跌落,呈月牙形或弧形。侧冲田位于冲沟两侧,顺应等高线布局,呈条状。堰塘与冲田共同形成适应丘陵地区特点的“堰塘—冲田”系统。
(2)丘坡旱地。丘岗坡度相对冲沟要大,地力相对有限,同时囤蓄水困难,当地居民将其开发成为旱作耕地或种植林果,形成川渝丘陵地区以粮食种植为主、林果种植为辅、兼顾林下养殖的多元化复合农业。旱地以坡耕地为主,坡度较缓的坡面直接在坡面上种植,而坡度较陡的坡面则需要通过垒石形成堡坎。
3.4 丘林
川渝丘陵地区的林地既有农田开发遗留下来的残次林,也有人工种植形成的风水林和经济林。前者多分布于丘顶和地形较陡的坡面,呈团簇状或条带状,起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人工种植的风水林多分布于农房周边,且当地居民常在宅后地势较高的位置栽植乔木、慈竹、楠竹等,而将宅前地势偏低的位置和两侧开辟为菜园。
这样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为民居提供庇护,又不遮挡房前视线,营造阴凉的微气候和丰富景观。同时,这种布局方式也符合传统的风水观念,整体形成“前低后高、前抱后靠”的景观体系,塑造“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田园景观意向。
川渝丘陵地区植物或自然保留或人工培植,在树种选择上,大多属于长期经历自然演替存留至今的乡土树种,包括黄葛树(Ficus viren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橘(Citrus reticulata)、梨(Pyrus)、李(Prunus salicina)、楠竹(Phylo stachy pubescens)、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等,这些乡土植物符合当地气候特点,抗逆性强,无需较多的人工管理养护成本,便可自然良好地生长。
3.5 丘居
川渝丘陵地区农房分布于丘脚,依丘傍田而建,临路散点布局,既避免水淹的风险,又方便农业生产劳作。同时,人们择地修房建村,往往有一定的择地标准和择地理念,对地势地形有一定的要求和讲究。
最适宜建立村落聚居的地方,往往是弯曲形的内弯地带,这样的地形正面平缓,视野开阔,背后有山或山坡,两侧有缓丘相扶持,民间常称这种地形为椅子形。村落建于这个椅子形的内弯曲地带,也符合传统风水学上的选址标准。从民居与冲沟的位置关系看,川渝地区乡村聚落广泛分为于冲沟口部、侧面和顶端,且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较短的冲沟或支冲,形成内敛向心的围合感,并促进聚落间的交往。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民居随坡就势,由台基和房屋组成。村民往往于坡地选中一小块能够满足独家居住、比较平坦的地段,就地取材用天然石块或稍经加工的石块,对自然地形进行加工和修整,构筑台地,并在其上布局建筑、院坝,以及猪圈、牛栏、草垛等附属设施。受制于地形条件,建筑通常采用“一字型”“L字型”“凹字型”等形式,形成半合院式住宅。农房顺应地形变化,朝向不尽一致,建筑布局自由而高低错落,具有自然美。
该地区传统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满足通风、散热、防潮、景观等要求。川渝丘陵地区竹、木、石材资源丰富,是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墙体以穿斗式竹木结构为主,石材干垒或夯土墙为辅,同时结合防潮要求,采用石材砌筑勒脚。屋顶多采用木构架加小青瓦的形式,形成悬山式坡屋顶,屋檐出挑0.5~1.5 m,以遮挡风雨和阳光,屋顶坡度26°~30°,满足排水等要求,减少雨水对墙体的冲刷,檐下形成堆放农具、休息、交往的灰空间。
屋顶沿用传统文化元素,如叠瓦屋脊、檐口垫块装饰、脊上瓦片堆砌起翘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居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和背丘面田的空间优势,并通过“民居—植物”协同营造,塑造生态共生、质朴自然的景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