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日期:2023-02-19 21:14:01     浏览:0    
核心提示: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其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传统民居三大组成部分之间也应彼此兼容,通过规划整合形成“一主轴、两辅轴、三片区”的整体布局(图5),三片区依据其民居现状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优化实践
 
3.1 优化设计原则
 
面对梨子寨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应结合其旅游产业应用上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对村落既有公共设施进行优化(图4)。在优化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适老性原则。针对使用人群中占比最大的老年群体,在规划时须考虑适老性设计。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规划时可灵活控制公共设施的布置间距和种类等,如根据老人出行的疲劳半径设置休息座椅,在户外坡道、楼梯等设置防滑设施等。
 
(2)安全性原则。设计时须充分考虑使用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减少安全隐患。在山地型旅游乡村的背景下,出于对村民中的老人群体及游客中儿童群体的安全性考虑,应保障空间道路的安全可达、活动设施的安全使用从而提升使用者舒适性。在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单体设计中都应将安全性作为最根本的底线,例如在较为陡峭的坡道处加装栏杆扶手、公共座椅的选用上用圆角代替尖角等细节设计。
 
(3)便利性原则。区别于传统山地型乡村,梨子寨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大力发展红色文旅,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在规划过程中除了为当地村民服务的村民活动室、健身广场等,还应考虑到旅游产业的多种需求,例如针对外来游客的红色文化陈列馆、游客服务中心、母婴室等。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3.2 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3.2.1 宏观规划 :优化空间形态,明确功能片区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其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传统民居三大组成部分之间也应彼此兼容,通过规划整合形成“一主轴、两辅轴、三片区”的整体布局(图5),三片区依据其民居现状、自然环境等条件划分为自然景观区、苗寨风情区、红色记忆区,在营造公共空间过程中既保留当地特色,也兼顾整体的和谐统一,为游客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旅游体验。
 
根据人群需求进行整体性设计,如公共设施点位布局结合,内部道路为石板铺地,路况与表1中柏油路面最为相似(路面能耗系数取值为1.0),由于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此处选取活动能力弱的老人步行极限时间3 min[22],步行适合能量消耗率202.1 J/s[10],得出步行的适宜能量消耗值为36.4 KJ,结合当地地形平均坡度8%与上文引入的坡地步行能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上坡步行速度为0.66 m/s,坡地步行能耗率为129 J/s,以计算得到的186 m作为疲劳半径设置休憩座椅、凉亭、公厕等公共设施,同时对部分重要节点进行更新优化设计(图6)。
 
3.2.2 街巷空间 :内部道路互通,使用群体多赢
 
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法”分析梨子寨空间形态,以三个单位为半径范围,计算得到选择度、平均深度、连接度、整合度、协同度等参数(图7)。梨子寨全局选择度较高的是2号轴线,满足当地村民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也是外来游客前往村内各景点的必经之路,与全局整合度较高的轴线基本耦合,整体布局表现为清晰的单轴形态,空间分级明显。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梨子寨的全局整合度平均值为0.57,全局整合度最大值为0.69。共有11条轴线大于0.6,均为街巷内主干道以及与之连接的一级支路。局部整合度平均值为1.17,局部整合度最大值为1.65,局部整合度大于1.5的轴线共有3条,对应聚落内部的主要交通干道。扶贫广场、风雨长廊等开敞的公共集散点分布主干道路两端,银行、邮局等设施分散布置于村落内部。村落内部东南侧可达性低、连接度弱,不利于此处商户的日常运营,可通过增加指示牌及增设新路来加强指引。在编号为1、2、3的三条主干道路东南侧增加支路后,村落东南面整合度显著提升,可达性增加,协同度由原本的0.43上升为0.52,村落核心更明显(图8)。
 
3.2.3 空间节点 :三方共同使用,提升设施效率
 
从使用者角度对旅游乡村公共设施进行复合性设计,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时间弹性和功能弹性两个方面。
 
(1)调节公共设施使用时间弹性。将村内主要公共设施空间如村口广场供游客、商户在白天共同使用,夜晚供村民分时段使用;而道路公共设施则在全天供村民、游客使用,夜间供商户补给货物使用;其余公共设施则不分时段,供三大使用群体同时使用。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2)调节公共设施使用功能弹性。以入口广场风雨长廊为例,设计可拆卸式凉亭(图9),在苗族特色节日期间,村民可将其进行围合,作为举行长桌宴的亭下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凉亭可分散布置于村落内部供游客进行停留休息等行为。
 
3.2.4 具体设施 :丰富感官体验,增强使用感受
 
基于多方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公共设施互动性设计。
 
(1)针对静态空间节点,在村落街巷空间设置休憩节点、景观平台等,将景观平台结合梨子寨优美的自然风光进行布置以供游客和村民停留休息,丰富视觉与嗅觉体验。
 
(2)针对动态空间节点,在村口广场、扶贫广场等大型公共空间,设置小喷泉等互动式水景小品,可以供村内孩童与外来游客进行停留嬉戏,促进人与公共设施交流互动,丰富使用者的触觉体验[23]。
 
3.2.5 设计美学 :乡土元素应用,地域特色复现
 
设计中的乡土元素应用能够最直观地体现地域特色,在表现手法上应多样化,合理利用乡土材料和器具代替成品定制的现代化休闲设施,营造舒适的“村味景观”。在梨子寨景观优化时可将梨树作为首选树种,将梨花作为文化景观要素运用到标识标牌、景观小品等节点设计中[24];在公共设施立面材料及景观道路铺装选择上采用青灰瓦、竹篾灰泥墙、垒石墙等本土材料[25](图10);或是将梨子寨自然风光与现代技术结合应用于公共展示牌设计(图11)等。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公共设施的5个优化实践
 
4 结语
 
近年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及公共空间营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1)从多元群体需求出发对旅游乡村公共设施进行整体性布局规划;
 
(2)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对内部道路进行量化分析与互通性优化 ;
 
(3)从时间复合、功能复合出发增强公共空间的复合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4)对单体设施进行互动性设计,增强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
 
(5)通过乡土元素的应用保留乡村的原真性与地域性。
 
但实际上,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类型丰富,山地地形变化多样,仅分析一个乡村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后期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大分析案例的选址与数量,以得出更具有普适性参考价值的优化策略。
 
在具体的分析手段上,空间句法作为一种量化分析工具,往往以理想化条件为前提,忽略了实际问题中需要进行利益权衡的多个优化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或将更多影响因素考虑其中。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研究关注到山地型旅游乡村这一类型乡村公共设施营造,为村民生活质量提升及乡村振兴战略推行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与参考性的策略。
 
标签: 湘西十八洞村
>更多关于湘西十八洞村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