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3个自然性

   2023-02-17 0
核心提示: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向自然演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前提,在城市绿地中,人工促进现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实现群落的自我更新和演替
自然性
 
自然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是复杂的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体。这里的自然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中的延伸,它不仅是原生自然环境的载体,还起着构建城市多元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满足人们生活游憩和城市文化形象等重要作用,应该说它具有自然与人工的双重属性[9]。
 
2.2.1尊重保留场所的自然本底元素
 
尊重并保护原有场所的自然本底,因地制宜做到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以往城市绿地更新的一些案例中,往往进行粗暴的大拆大建,几乎完全取缔场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肌理,摒弃原有场所的人文记忆,阻断了场所精神的延续,使得人们对原有场所的记忆变得模糊,今天的城市更新更应注重在保留场所的自然本底与人文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中微更新。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3个自然性
 
2.2.2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向自然演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前提,在城市绿地中,人工促进现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实现群落的自我更新和演替,提高城市中绿地的自然生产力,在环境意义上修复人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质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10]。
 
设计尊重场地基本自然条件,是为了激发场地自然属性的活力,成为不断生长的拟自然空间,才能在自然性层面上延续场所精神。绿地设计中包含对原有植物与自然条件的保护利用,同时植入丰富的乡土植物和适应性植物。例如:在北外滩绿地更新中充分利用原来已经存在的香樟等大树形成的阴生环境,根据光度与湿度要求建成了香樟林下阴生植物花园,采用模拟自然生境种群与群落配置手法,使苔藓与蕨类充分展露出林下阴生植物的特点,与创造湿润小环境的雾森共同组成阴生花园,与众不同的阴生植物成为林下花园的主角,形成绿地多元生境的创新实践。

既促进了原有场地单一林相空间向植物多样性的转变,又促成生物多样性的多元表达,激发出场地自然性的生长活力,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又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并起到观赏游憩作用,仿自然的生境体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趣的,从而形成市民自发参与的自然花园学堂。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3个自然性
 
2.2.3营造“五彩缤纷”的花园式绿地
 
城市绿地更新“生活花园”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城市自然性中孕育的生态美与和谐生活观的理解,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绿地功能与城市、市民的需求契合。城市中的花园,是让场所的自然性得到生活功能的外延与自然空间的放大。通过乡土植物与适应性植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设计中侧重开花与色叶植物多样性的引入,带动城市绿地呈现五彩缤纷的自然季相变化。在花园的营造中,各种植物品种多样性是实现“城市生活花园”多样性的一种趋势与路径,如林缘与林下花境的多样性带来了场所绿地生态系统的园艺多样性。
 
对花境品种、色彩多样性进行研究,注重搭配,营造四季有景的花园。我们把北外滩绿地建成镶嵌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边的“花园项链”,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统,并成为上海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对公园城市理念、园艺学、美学和社会学结合的城市花园的先行先试的探索。
 
如在原有的香樟林下引入半阴植物让人们感受人工创造的自然野趣。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杜鹃,提升了植物的多样性,营造了美妙的森林场景,形成上海市中心滨江边独有的半阴杜鹃专类花园。种子花园在种植时形成足够的生长与步行空间,实现了动态生长的“春生、夏发、秋花、冬态”四季生活意境效果,也是低造价、低维护与主题意境相吻合的长效花境。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