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2个文化性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2个文化性

日期:2023-02-17 19:26:27     浏览:0    
核心提示:城市绿地与文化的关系:城市绿地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自然资源物质载体,绿地形成的空间同时为其提供主要物质依存,这两者之间的特殊依存关系决定了城市绿
文化性
 
城市绿地与文化的关系:城市绿地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自然资源物质载体,绿地形成的空间同时为其提供主要物质依存,这两者之间的特殊依存关系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格局,同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网络的构建需要以城市绿地作为物质载体[11]。

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场所,同时风景园林师对于场所精神的认知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种主观认知的创新与客观场所精神的契合都将使得场所的文化与内涵更加有记忆点。
 
2.3.1场地历史文脉、人文文脉的在地性
 
城市绿地承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城市绿地被场地历史文脉所浸润,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绿地更新当中,需要对文化的可持续性进行思考。设计能勾起人们回忆的场所,才能打动与直抵人心。场所中诗意的空间要“留情”,绘画的画面要“留白”,生活的真情要“在地”;有内涵的绿地场所能让观者有联想,思者有升华,行者有足迹;在城市绿地中的文脉肌理,不能在场所中做满,而要留出可介入的空间,给予场所文化融界的可能性。
 
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连接、延续历史,而是重构之中契合当下需求,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文化植入可“引导”出场所新的意境与语境,为场所空间带来了流动,通过北外滩滨江绿地的历史与人文挖掘分析(图6),运用历史美、花园美、场地美的再创造,让人们穿越时间和空间,提升城市的内涵、格调与承载力。创造经典的“景”,成为不过时的“场”,形成场地时间轴上“景与场”的新场所精神。

城市绿地更新中场所精神的2个文化性
 
2.3.2挖掘场地的专属性和特殊性,注重记忆点的营造
 
场地本身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背景、自然特征、人群和社交属性都是场所精神的多样化属性。北外滩绿地的重新整体提升是为了适应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彰显与诠释一江一河外滩世界会客厅的形象,是为了承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为了让市民与游客感受绿地更新后的获得感。在北外滩绿地改造提升中打造千米滨江花园走廊,因地制宜地连接滨江通道、横向漫步道与主题特色场景花园,把生态与航运的“码头滨河绿地”华丽变身为“生活花园项链”,成为上海绿地更新的样板探索地,成为城市界面与黄浦江之间的公共形象展示区与国际化的城市滨水会客厅。
 
标签: 城市绿地
>更多关于城市绿地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