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镇化建设大力开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速建设所产生的“副作用”,譬如:城市内涝等问题影响着生态环境,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困扰为此,国家住建部提出相应的缓解城市内涝,改善生态环晚的对策,“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打造海绵质感的城市,就是要发挥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的作用,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数年间,景观设计类课程应当凸显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这也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对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景观设计;海绵城市;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往往围绕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培养与城市及所处地区相适应的景观环境建设人才,因此教书育人,成就具备高素质、高水平、有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为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人才储备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
作为大学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是诸多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之一。在日常实践教学中需要切实形成科学化管理,以教学为主体,将景观设计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贴近城市建设发展现状,有理有据、科学灵活地展现出来。综合以上,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形成一个健全的、完备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海绵城市”理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各地城市‘’雨后看海”“逢雨必涝”的现象屡屡发生。2011年以来“看海模式”频发,“年年治涝年年涝”加重,城市内涝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及财产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
异常天气产生的原因,被公众认为与大肆填湖、破坏自然水体生态系统等有关。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进湖退”,城市排水设施和管网建设滞后也成为重要因素。城市化建设中人类强制性的改造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如国内各地“雨后看海”的内涝问题,2014年11月国家住建部出台CC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海绵城市”这一概念。
“海绵城市”,即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征,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打造海绵质感的城市,是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去诊释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建设新模式,进而实现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对雨水的合理利用,能解决异常气候所带来的过于集中的降水而造成的内涝问题。强调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建立城市、自然、人类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十分有利于现今改善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生态环境。2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
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在景观设计领域,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该项较为新型的雨洪管理理念及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肯定的论述,并对其实施路径开始进一步探索。
对于一线教学人员来说,能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的实时发展相一致,将符合“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景观设计理念深入于课堂教学的日常,并且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在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低影响开发、构建完善的排水防涝系统的前提下,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主线,结合气候、地形,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都市自然排水系统的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等独特的海绵型滨水景观设计技术应用其中,这才能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
3景观设计类课程定位
环境设计专业包含内容分别有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两大板块,景观设计类课程属于室外设计的范畴。就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相关课程设置而言,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属于多学科相融合,可设释为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室外生活环境。
景观设计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融合了市政建设、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公共环境等多个领域,并且涉及艺术学、建筑学、心理学、植物学等多个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城市建设离不开学校景观设计类课程理论及实践运用的助力,环境设计专业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型年轻储备人才。在实际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景观设计课程的参与度并不十分理想,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完美地连接为一体,且符合大环境的发展趋向,凸显出景观设计的专业综合性,是当前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