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地总结和梳理上海特大城市中心老城社区绿化对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通过2年时间,对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多个社区基层调查研究,经过长时间的数据分析与评估,发现社区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它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人文功能、生态效益等,可供国内城市参考借鉴。
上海,作为国内,甚至国际上一流的特大型城市,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汇聚、产业进步、经济贸易不断向前推进,老城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新城已变得迫在眉睫。城市急剧扩张,现代化的高楼林立,高档住宅区、别墅洋房区、商务办公区等鳞次栉比,星罗棋布;而位于城市中央的老街区则狭窄破i日、脏乱不堪、残垣断壁、墙面脱落、过道堆积、污水横流,居住人员鱼龙混杂,本地居民多是老人及儿童,成为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
1上海中心老城园林绿化概况
上海中心老城区建设年代较早,多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低矮居住区,少有高层住宅区;道路狭小,人车交叉侧身而行,菜场、银行、邮局、学校等各种机构布局混乱。因此,社区绿化在老城区显得弥足珍贵。然而由于老社区停车难、晾衣难、晒被难等问题,使社区绿化进一步减少。随着城市文明进步,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老城区内居民的生活诉求却得不到满足,生活体验差、幸福感低、满意度更少被人谈及,社区绿化,’维持与居民各种需求矛盾存在激烈的冲突,且难以调和。
2调查内容与方法
2.1调查内容
以上海中心老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社区基层,探讨如何直面问题,以痛点就是发力点,以难点就是着力点,以堵点就是亮点进行社区改革,深度治理,开展以绿色为主题的行动—拆违建绿、扩绿见深、功能增绿等,围绕着“绿动老城区·品质南码头”为核心进行社区绿化建设,创建上海市园林街镇。通过2年时间,使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习惯、健康水准、精神面貌、社区生态、邻里关系等,都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嗤之以鼻的排斥到慢慢喜欢,再到愿意留下,为之奋斗。
2.2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及抽样调查法等,对上海中心老城浦东南码头路街道内社区绿化与居民生活幸福关系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社区园林绿化与人群状态变化,计算其居民精神与生活转化概率,计算公式如下:某种精神与生活状态转化率(%)=(1-现存某种不良精神与生活状态的人群数量/调查的全部不良精神与生活状态的人群数量)×100。下文中涉及转化率的用★上标表示,具体可见表1、表2。
3.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调查,目前辖区内有2座社区公园、4条林荫道、2个上海市花园单位、4个上海市园林式小区、6个口袋公园、8个街心绿地、8.2km生态步道及13个浦东新区绿色社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林荫片区,绿化覆盖率逐渐提升至如今的31.01%,2年共新增绿地面积约5.9万m2,辖区绿化覆盖面积目前已达129万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提升至9.52m2。
而社区绿化也不仅仅是绿化种植,涉及社区与绿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区小花园营造、芳香花卉治疗、鲜花心理康复[2]、插花艺术交流、盆栽植物制作、阳台植物养成、室内植物栽培、种花知识科普讲座等,门类多样,丰富多彩,从而促进社区绿化与居民生活之间建立相互微妙的关系与情感沟通,改变不良风气,弘扬民风正气,也在社区人群之间营造温情、理解、友爱的氛围。
1陈年陋习逐渐消逝,生活习惯向阳豁然开朗
早先,老城区内生活单一无趣、枯燥乏味,居民逐渐养成常年打麻将、打扑克等不良风气,赌博成风,酗酒成性,脾气暴烈等陋习;现在,社区开展了各种精彩的社区绿化活动,居民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21个小区的9个居民小组调研,从了解的数据情况发现(如表1),居民生活陋习不断得到矫正,成果显著。
经后续的跟踪调查,此前曾有过陋习的人群经过社区绿化活动熏陶和培训,无论是身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抑或是冷暴力,各种家庭暴力逐渐减少;酗酒也少了,闲言碎语也少了,凑热闹、落井下石、捣乱分子更是少了。因为忙起来了,有了生活的重心,有了生命的目标,心中慢慢藏着关爱,内心滋润和饱满,获得了社区认可与肯定,有了社区的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慢慢家庭和睦融洽,情感伤害也在慢慢愈合。
2修身养性讲究品质,人生日渐恢复明朗
老城区内生活相对压抑,各色人等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奔波,一部分人群忧怨、黯淡、情绪低落,性格内向孺弱,也有极端和偏激,对社会不满等不良情愫;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城市微更新,社区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干净、整洁,同时社区每年开展绿化活动,吸纳了众多居民参与,荒地变成了花园[4],拥挤的楼道清理后摆上了盆栽花卉,忧郁低落不开心的人数逐年下降。
在建绿活动开展的5年中,实现了50%转化率,居民性格更温和、更阳光,待人更亲切和气,居民气质得到了提炼升华,都谈笑风生,面带微笑,笑靥如花(如表2),其中临沂六村忧郁人群人生态度由消极转向积极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79.03%,效果非常明显。
在建绿活动开展的5年中,实现了50%转化率,居民性格更温和、更阳光,待人更亲切和气,居民气质得到了提炼升华,都谈笑风生,面带微笑,笑靥如花(如表2),其中临沂六村忧郁人群人生态度由消极转向积极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79.03%,效果非常明显。
3树立自信体现价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调研老城5个社区居委了解情况,在2010-2020年间,居民自主购买花卉植物,装扮阳台、房屋、客厅、厨房、卫生间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沪府办发〔2018〕8号)后,点燃居民绿植美化家园的热情,居民采购花卉的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见图1);而截至2020年,与2010年相比较,在5个社区的居民爱花养花、栽花育花的人数几乎均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临沂二村居民区甚至达到17.5倍。
家庭绿植也由单一的品种逐渐丰富起来,不仅仅是绿萝、吊兰,也有阳台各类蔬菜、爬藤植物金银花、矮牵牛、绣球花之类,还有室内植物红掌、富贵竹、发财树等数十种(如表3),其中兴荣家园的居民家庭绿植最为丰富,多达42种。
进入后世博阶段,随着社区居民自身经济收入增加,或退休后追求自我提升,也更加舍得投入,代表着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生活环境及内心素养也有更高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生存,而是注重自我涵养的修行,面对生活显得更加自信,面对居住环境更加自豪,从内而外焕发着新的精神面貌。
4喜爱劳动强身健体,健康状态年年改善趋稳
过去上海中心老城无田可种,多为墙砖壁瓦,居住的老人除了悠闲地坐在家门口喝喝茶、晒晒太阳、散散步,能参与的业余活动少之又少,百无聊赖,社区人群也很少打招呼,缺少人情味。自从社区大力提倡和开展绿化活动后,社区居民每天都有工作可做,社交多了,互相见面打招呼问候,邻里感情更加温暖。
通过对社区小花园的悉心照料,比如栽种、浇水、拔草、喷药、修剪、翻地、松土等各项工作,把慵懒的身体变得结实起来,老人们俨然成为社区忙碌的一群人,气氛和谐,欢声笑语。对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六里二居委80名老年居民调研发现,老人在社区绿化活动开展后,只有少数人感觉通过劳动后身体健康变化不大,而大多数人感觉身体更健康[3]、更轻松,吃得下饭,迈得开腿,心情愉悦(见图2),人数达到了58个。
同时对社区绿化活动后对一些身体疾病进行跟踪,比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脑梗、手脚不便等,经过老年居民提供的42份数据信息,发现不少人身体不良指标有所减轻,呈现下降趋势。
绝大多数身体指标下降区间在0~5%之间(见图3),主要是由于从事社区绿化活动劳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自由随意,凭兴趣爱好参与度较高,家庭烧饭、带小孩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总体而言,经常参与社区绿化活动确实能改善体质,减轻身体负担,减少一定的身体不健康指标,约占86%。
绝大多数身体指标下降区间在0~5%之间(见图3),主要是由于从事社区绿化活动劳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自由随意,凭兴趣爱好参与度较高,家庭烧饭、带小孩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总体而言,经常参与社区绿化活动确实能改善体质,减轻身体负担,减少一定的身体不健康指标,约占86%。
5社区荒地变花园,齐心协力缔造美丽社区
之前上海中心老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城市也未提倡老城改造或微更新,社区绿化明显动力不足,老社区的土地没人管理,一片荒芜,野草生长,砖头、塑料堆积,甚至随意占用社区公共绿化带乱搭棚户。
进入2010年上海市世界博览会后,社区绿化志愿者增多,在2018年上海市美丽家园之后,社区家园美化更是达到了高潮,从而进入城市微更新、逆生长时期。以临沂六村为例,绿化志愿者人数达到136人;社区内荒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花园[6]、微景观,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观景、赏花的好去处(如图4)。
进入2010年上海市世界博览会后,社区绿化志愿者增多,在2018年上海市美丽家园之后,社区家园美化更是达到了高潮,从而进入城市微更新、逆生长时期。以临沂六村为例,绿化志愿者人数达到136人;社区内荒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花园[6]、微景观,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观景、赏花的好去处(如图4)。
居民越来越乐意从事社区绿化环境的改造和提升[5],让自己生活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让社区的美好看得见、摸得着、碰得到。
6社区绿化结为邻里纽带,彼此关爱温暖幸福
高楼林立的邻里关系冷漠、忽视,有可能见面也不打招呼,低矮的老城区邻里关系相对更和谐;然而无论是高楼林立还是低矮老城区,通过社区绿化活动把彼此串联起来,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无论是改造[8]小花园,还是插花艺术,或者花卉栽培讲座,创造机会让人走进彼此的视野。
通过对六里四居委兴荣家园120名居民参与社区绿化各类活动,是否感受到家园幸福进行随机采访调查,只有少数表示不幸福或幸福感不强,相当多的居民表示非常幸福,占采访总人数的90.8%。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邻里关系,家庭和睦,抑或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多个指标都达到了高分,体现了生活的优越感、安全感、获得感,对社区的满意度、感受度备受好评。
居民参与社区绿化活动感受到的幸福情感也可以由表4得出,随着基层组织对社区绿化活动逐渐重视,活动次数逐渐上升,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更加公平地享受幸福生活,故而赢得了更多居民的肯定与认可。
4结语与建议
上海中心老城社区环境提升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以社区绿化作为基层治理突破口,移风易俗,凝聚人心,作为一项重要法宝,逐渐深入到城市微更新、旧城改造等各项事业中,从而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利用好社区绿化活动创建更优生活环境,实现社区治理创新,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