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植物多样性,提高校园植物资源利用率,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校园内不同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共记录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植物103科248属306种,包括草本、竹本、木本、藤本4种基本生活型。立足校园植物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结合绿化配置、植物物候等信息,提出了利用建议。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空间影响行为,环境塑造人格”。优美的校园不仅能为师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能增强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植物是校园环境里不可或缺的要素。校园植物不仅能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I21,还能作为学习植物知识的载体,为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搭建桥梁。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十课程,也是广大动植物爱好者喜爱的一门课程,31,但因其知识体系庞杂,专业术语较多,仅通过理论教材学习效果不仕,要真正掌握这门课程,需加强实践运用。
因此,校园植物成了植物学实践学习的最仕教材针对校园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不仅能为植物学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料,还有助于校园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师生自然科学素养,加强生命科学与多学科间交叉。
除此之外,还可为校园绿化的合理配置奠定理论基础,对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实现环境育人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占地面积约134hm2,背靠虎峰山,与谱云山相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校区内林木茂盛,拥有面积较大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景观林、荒地、草地、人工湖等多样的生态环境错落其间。
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与复杂的生境为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丰富多样的校园植物资源并未充分利用。为提高校园植物资源利用率,对重庆师范大学校园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以充分挖掘其在生态、教学、科学传播及学科交叉中的重要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调查区域概况
调查区域为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106017E,29036N)。
2调查方法
以校园实地调查为主,根据季节特点,结合植物生长规律,划分区域开展调查。分别于2019年11月一2020年12月进行种类调查统计,2021年1月一2021年3月进行种类补查。调查时,先对观察到的植物进行初步鉴定,记录其种类、生长习性、观测地点与观测时间等信息,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生态照,并对部分种类进行标本采集。然后参照《中国植物志》《重庆谱云山植物志沙},等专业书籍,查阅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等相关网站,对所调查的植物与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与鉴定,整理出校园植物名录。
2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及参考相关资料,整理出校园植物名录,共计306种,按恩格勒分类系统分门别类。这些植物分属103个科248个属。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包含33种;其次是豆科植物20种;禾本科植物14种;蔷薇科植物12种;剩下的包含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伞形科、大戟科、茜草科与桑科。
2.1校园植物的来源
在户外实地调查中,结合校园植物在校内的分布范围、生长区域、株间距离等因素,按是否为人工栽培的绿化植物,将植物来源分为栽培和野生2种。栽培植物130种,占校园植物总数的42.50}o,其中草本植物36种、竹类植物2种、藤本植物2种、灌木类44种、乔木类47种;野生植物176种,占校园植物总数的57.50Io,其中草本植物132种、竹本植物1种、藤本植物19种、灌木类16种、乔木类6种。
综合分析,由于校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内野生植物种类多于栽培植物种类。实际上,校内野生灌木、乔木种类均远少于栽培种类,野生灌木种类仅占栽培种类的36.40}0,野生乔木种类仅占栽培种类的12.80Io。
究其原因,该校区修建时将学校区域内的大量野生木本植物移除,同时,因校区修建历史短,野生木本植物群落还未在校内恢复并占据优势,导致野生木本植物种类I乏。
校内栽培藤本植物仅2种,即地锦(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与尼泊尔常春藤(Hederanepalens动,且仅在校内有3处记录,覆盖面积小,说明校园绿化中垂直绿化较为缺乏。
2.2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生长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8]。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对校园植物的描述,并结合自身户外调查结果,将校园植物生活型简单划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木质藤本、草质藤本)、竹类、多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由图1可知,校内草本植物种类多于木本植物,共计183种,占校园植物种类总量的59.8%。其中,多年生草本种类最多,达89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次之,草质藤本最少。在木本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中,灌木种类多于乔木种类。同时,在实地调查时发现校区内乔木大多低矮,这也与该校区建设年限较短有关。此调查统计结果与多所大学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相近[9-10]。
2.3校园植物的物候
物候是指生物受其所处环境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11]。与动物出生即拥有成型的器官不同,植物各器官需伴随其生长逐步出现,在其生活史内,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可以观察到该种植物的全部器官。在开展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时,植物标本的采集要尽可能具有完整性[12],而花、果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最能反映植物固有特性[13]。
为此,笔者参考《中国植物志》《重庆缙云山植物志》等书籍,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校园被子植物进行物候统计调查,其中对278种植物进行了花期统计,对241种植物进行了果期统计。结果显示,在4-9月,开花的植物种类最多,平均每月约152种,且每月均在100种以上,1月与12月开花植物种类最少,分别只有17种和21种;果期在7-10月份的植物种类最多,2-3月份结果的植物种类最少(见图2)。
为此,笔者参考《中国植物志》《重庆缙云山植物志》等书籍,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校园被子植物进行物候统计调查,其中对278种植物进行了花期统计,对241种植物进行了果期统计。结果显示,在4-9月,开花的植物种类最多,平均每月约152种,且每月均在100种以上,1月与12月开花植物种类最少,分别只有17种和21种;果期在7-10月份的植物种类最多,2-3月份结果的植物种类最少(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