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2.1发展沿革
2000年,贵阳市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拟定“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总体思路,硕果累累,先后荣获了“中国人居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出台《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建成遵义路银杏大道、中华路香樟大道、宝山路悬铃木林荫大道等园林景观大道。在2008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持续实施一路一景、二环八路景观提升、道路立体空间美化工程以及一圈两场三改、整脏治乱三年行动、疏老城建新城等民生重大项目,把绿道建设和道路慢行系统建设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建成了花冠路、人民大道、数博大道、林城东路等景观道路。
2000年以来,贵阳市建成区道路绿地面积及在城市绿地总面积中的占比都在稳步增长(表1)。2023年贵阳市建成区总面积约369km2,涉及478条城市道路,道路总长度约854.3km,其中快速路20条,主干道131条,次干道108条,支路219条。此外背街小巷约500条。
贵阳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总面积为15225.42hm2,其中附属绿地(XG)总面积3471.09hm2。附属绿地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SG)总面积为531.78hm2,分别占城市绿地总面积、附属绿地总面积的3.49%和15.32%;按面积多少排序分别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白云区、云岩区、乌当区。
2.2绿化断面形式
478条城市道路中,以二板三带式和一板二带式为主要断面形式,分别为148条478km、306条340km。此外部分2000年前建设的道路,道路绿化形式单一,仅有零星或跳跃式的绿化,甚至没有道路绿化,如马王街、海马冲路等,将其统计为零星绿化形式。部分道路,如头桥路、二桥路、都司高架桥路3条道路因道路系统复杂,部分路段为桥梁,配置有花箱等设施绿化和立体绿化,暂统计为特殊绿化形式。
贵阳市城市道路绿化中,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化断面形式有很大区别(表2),比如一板二带式绿化道路占城市道路总条数、总长度比分别为60%和39.8%,但在20条快速路中,仅有龙洞堡大道、狮都路、站西路、贵遵高速至盐沙大道连接线等4条道路绿化为一板二带式,占该等级道路总条数和总长度的20%和3.6%;而在主干道中,一板二带式绿化道路仅占该等级道路总条数和总长度的10%和15.4%,以二板三带式绿化为主要形式。
快速路中,中环路西段、南段由于基本为桥梁道路,并包括转弯塘隧道、五里冲隧道、七冲二号隧道等多个隧道,条件所限基本没有布置中分带及行道树绿化,仅在多处道路边坡开展了生态袋式的立体绿化,以防护功能为主,统计为特殊绿化形式。
主干道中包括全市仅有的5条三板四带式道路,即宝山北路、宝山南路、北京路、贵安大道、枫林路。其中宝山北路、宝山南路是贵阳市建成历史最悠久的园林景观大道,其道路绿化覆盖率在80%以上,种植行道树悬铃木平均约有60年树龄。
2.3植物品种调查
对贵阳市建成区道路绿化植物品种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其中对行道树品种、分布、数量等进行准确量化统计;对其他绿化品种采取样方调查方式,对其品种进行统计,并按照“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进行初步划分,为下一步深入分析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水平打好基础。
结果表明,贵阳市建成区道路绿化中,共有行道树约161050株,涉及24个主要品种,其中12个品种数量超过1000株,如樟树、悬铃木、桂花、广玉兰、银杏、樱花等(图1)。玉兰、水杉、垂柳、檫木、老人葵、乐昌含笑、棕榈、国槐、雪松、棱角山矾等10个品种数量则少于300株。在乡土树种应用方面,樟树、广玉兰、栾树等乡土树种的种类占比、数量占比分别为83.3%和76.52%。其中樟树也是贵阳市市树,在70%以上的道路中作为行道树应用,其总数超过了60000株,占全部行道树总数的40.57%。
行道树中,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类比和数量比分别约为1︰1和5︰3,常绿树种在数量上略占优势。2016年以来,贵阳市大量引进秋色叶落叶树种美国红枫在花冠路、花溪大道等道路作为行道树栽植,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但随着美国星天牛害虫的暴发,大量红枫树干被害,树体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连续死亡现象。
在全市道路绿地中选取100个样方,进行物种调查,其中20个乔木样方50m×50m,30个灌木样方20m×20m,50个草本样方10m×10m,根据样方调查结果,道路绿化中“常见”以上等级的植物种类100余种,如美人梅、茶梅、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北美海棠、红叶李、红叶石楠、紫薇、金森女贞、小叶女贞、红花檵木、罗汉松、八角金盘、南天竹、海桐、大叶黄杨、栀子、雀舌黄杨、枸骨、夹竹桃、火棘、木槿、月季、碧桃、紫荆、慈竹、蜡梅、蔷薇、洒金桃叶珊瑚、棣棠、棕竹、小蜡、六月雪、络石藤、油麻藤、三角梅、紫藤、龟甲冬青等;花卉品种有舞春花、三色堇、玛格丽特、金鱼草、天门冬、非洲菊、黄金菊、木春菊、绣球、欧石竹、超级凤仙、比戈海棠、欧洲报春、肾蕨、四季海棠、孔雀草、紫罗兰、洋凤仙、三色堇、美女樱、大丽花、美人蕉、鸢尾、羽扇豆、唐菖蒲、火星花、葱兰、玉簪、蔓长春、彩叶草、天竺葵等。

2.4立体绿化建设
贵阳市道路立体绿化建设总面积超过60万m2;如2016年中环路建设工程通过生态袋绿化、机械喷播草种等形式实施边坡绿化面积共约25.43万m2,积极落实“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要求;2018实施道路立体空间美化工程(一期),选取11处道路下拉槽、堡坎等实施立体绿化约3万m2。
在立交环岛绿化方面,充分利用立地条件,积极探索各类绿化景观配置模式,如2016年数博会期间,园林部门在金工立交等处的道旁绿地,种植梅朗口红、绯谱、光谱、粉扇等品种月季10余万株;2023年在老城区大南门环岛,矗立市花兰花的主题雕塑,打造成三季有花、四面观赏的城市花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2.5绿道及林荫道建设
依托林城东路、金阳南路等主次干道建设交通型慢行绿道等46条,总长约114.52km,占建成区绿道总长度的34%。绿道建设与道旁口袋公园和其他公共绿地的建设相得益彰,如兴筑路绿道连通2023年11月建成的“沐光林境”口袋公园,林城东路绿道连接观山湖公园这一个综合公园绿地,还串联起有“苔园”“观园”“忆园”等多个口袋公园。
林荫道建设方面,建成区次、支路共计335.70km,其中林荫路239.97km,占总长度的71.48%。在林荫道建设方面,贵阳市在地方标准体系、规划建设等方面尚有差距,根据住建部2022年新修订发布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条件,全段符合林荫道建设标准的道路仅80条左右,此外有一些道路只有其中部分路段符合建设标准,如延安南路等。
2.6道路绿化管养方面
2019年事权下放后,贵阳市建成区道路绿化均由区级绿化部门负责管养,通过市场化招投标方式开展养护工作。2022年全市道路绿化养护预算资金约1.7亿元,市区财政采取1∶1的方式进行列支。但除了观山湖区、白云区有专门独立的区级绿化管护机构外,南明区、云岩区等其他区的绿化部门均依托在市政部门或建管部门,没有独立,人员配备少,专业力量弱,导致绿化景观效果有所降低。2021年,市级园林部门启动了对各区绿化管养情况的精细化考核工作,每月随机抽取典型路段的绿化管养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打分进行排序,并通过百姓拍、智慧园林平台等加强动态监督,推动建立市级督导、区级管理、企业实施、社会监督的城市绿化管养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