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多景式序列的应用与优化
摘要:多景式序列作为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手法,在空间组织和景观体验营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系统阐述了多景式序列的概念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单序轴线展开、枝状轴线展开、交叉轴线展开和发散型轴线展开,分析了多景式序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即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多渠道优化景观层次、深入发掘当地文化并融入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创造出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体验,成为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2]。多景式序列作为一种经典的景观组织方法,通过巧妙安排和连接多个独立景点,创造出“步移景异”的游览体验,有效提升了园林空间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多景式序列的设计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多景式序列的应用方式,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风景园林绿化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多景式序列的应用
1.1多景式序列
多景式序列通过巧妙安排和连接多个独立景点,创造出一种连贯而又变化丰富的空间体验,这种设计理念强调“步移景异”的游览体验。在多景式序列中,每个景点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视觉焦点,景点之间则通过巧妙的转折、遮蔽和引导等手法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叙事。游览者在其中穿行,能够不断获得新鲜的视觉刺激和空间感受,仿佛在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多景式序列不仅能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还能通过景点之间的关联性传达特定的主题或情感,增强整体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2多景观序列展开方式
1.2.1单序轴线展开。单序轴线展开是多景式序列应用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沿着一条主要轴线依次排列景观元素,形成连续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流动。如故宫北院区、白宫南草坪等均采用这种展开方式。这种展开方式强调线性的空间组织,使游览者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逐步欣赏园林景观。在实际应用中,可利用地形起伏、植被配置和建筑布局等手段,在轴线上创造出节奏变化和空间层次,以避免单调乏味的视觉效果。单序轴线展开能够更好地引导游览者的视线和行进方向,强化园林的整体结构和主题特色,特别适用于狭长型或具有明确主题的园林空间设计。运用这种展开方式时,需注意控制轴线长度和景点布置的密度,以确保游览体验的舒适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在主轴线上适当设置支线或休憩点,以丰富游览路线和空间体验。


1.2.2枝状轴线展开。枝状轴线展开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灵活的多景式序列应用方式,它以一条主轴线为基础,向四周延伸出若干次级轴线,形成类似树枝分叉的空间结构。如宋金河公园便采用枝状轴线展开,主轴线为公园入口的主干道,向两侧呈枝状分两级轴线展开(如图1)。这种展开方式能够有效地扩大园林的可游览面积,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枝状轴线的设计中,主轴线通常承载园林的主题和核心景观,次级轴线则可以展现不同的子主题或景观特色,从而创造出层次分明、主次有序的空间体系。枝状轴线展开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游览者提供多样化的游览路线选择,增加园林探索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这种展开方式也有利于园林空间的功能分区和景观类型的多元化布置。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各条轴线之间的关系处理,确保其在视觉和功能上的协调统一,避免出现空间割裂或方向混乱的问题;也要注意差异化,避免景观的同质化。

1.2.3交叉轴线展开。交叉轴线展开是另一种多景式序列应用方式,通过2条或多条轴线的相交组织园林空间和景观元素。如玛丹庄园以1条主轴线和2条垂直于主轴线的次轴线形成了交叉轴线,东南角同样采用多个“十”字型构成了交叉轴线,交点处均为主要景观焦点(图2)。这种展开方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创造出明确的空间节点和景观中心,同时提供多向的视线通廊和游览路径。在交叉点处布置重要的景观元素或标志性建筑,作为整个园林的视觉焦点和功能核心。交叉轴线的设计不仅能强化园林的几何结构和空间秩序,还能通过不同轴线的长度、宽度和方向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变化。在实际应用中,交叉轴线展开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型园林或城市公园的设计,它可以有效地组织复杂的功能分区和多样的景观类型。在运用这种展开方式时,需要特别注意轴线交叉点的处理,确保其作为空间转换的自然过渡和视觉上的亮点。

1.2.4发散型轴线展开。发散型轴线展开是一种富有动态感和开放性的多景式序列应用方式。这种展开方式以一个中心点或区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出多条轴线,形成如同扇面展开或星芒散射的空间结构。如大连星海广场便采用这种展开方式,多个轴线从广场的四面八方汇聚在广场中心(图3)。发散型轴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从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组织原则,能够创造出既统一又多样的景观体验。在实际应用中,中心区域通常被设计为园林的主要景观焦点或功能核心,如主题广场、中央水景或标志性建筑等,而辐射出的轴线则承担着引导游览、展示不同主题景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展开方式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开阔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发散型轴线还有利于园林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增强园林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轴线的数量和长度,以避免空间结构过于复杂或景观元素过度分散。
2多景式序列应用中存在的高频问题
2.1空间布局不合理
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多景式序列的应用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景观元素的分布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导致空间结构混乱,功能分区模糊。具体而言,一些设计者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空间的实用性,造成景观布局零散,缺乏有机联系。另一方面,部分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特征,导致景观元素与场地条件不相适应,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此外,空间尺度的处理不当也是常见问题,如过于宽阔的空间缺乏亲和力,而过于狭窄的空间则会给人压抑感。
2.2存在景观元素重复的问题
多景式序列应用中另一个常见问题是景观元素重复,导致景观序列层次不清。主要表现为在园林设计中过度使用相似的景观元素或重复的设计手法,使得不同景点之间缺乏明显的特色和变化。例如,植物配置单一,园林小品风格雷同,或水景、假山等景观元素的形式过于相似。这种重复性不仅降低了园林的观赏价值和趣味性,也削弱了多景式序列的整体效果。景观序列层次不清的问题还体现在空间过渡的处理上,缺乏明确的景观层次变化和视觉焦点,使得游览者难以感受到空间的深度和变化。
2.3文化内涵融入不足
在多景式序列的应用中,文化内涵融入不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园林设计过于注重形式美学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递,导致景观缺乏深层次的意义和精神价值。具体而言,一些设计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造成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脱节,缺乏独特的文化识别度。另一方面,部分设计过于表面化地运用文化元素,如简单地堆砌传统建筑形式或摆放文化符号,而未能深入阐释其文化内涵,导致文化表达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此外,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中,往往缺乏清晰的文化主题线索,使得整个园林空间缺乏文化导向性和精神感染力。
3多景式序列优化路径
3.1科学制定整体规划
针对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科学制定整体规划是优化多景式序列应用的关键路径。首先,设计者应深入分析场地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和功能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总体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的主题特色和景观定位,确保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其次,要注重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和空间序列的合理安排,通过轴线系统和节点布置,创造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空间结构。在空间尺度的处理上,应当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控制空间的大小和比例,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此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布置景观元素,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3.2多渠道优化景观层次
针对景观元素重复和景观序列层次不清的问题,多渠道优化景观层次成为重要的解决策略。首先,设计者应当注重景观元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通过丰富的植物配置、多元的园林小品和变化的空间形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节点。其次,应合理运用景观设计原则,如对比、变化、韵律等,在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增加景观序列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在空间组织上,可以采用“引-序-深-启”的结构模式,通过明确的空间层次变化和视线引导,增强游览体验的连贯性和戏剧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地形高差、植物造景和建筑元素等手段,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置,应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和时间推移对景观效果的影响,设计出具有时间维度的动态景观序列。
3.3发掘当地文化融入至景观中
针对解决文化内涵融入不足的问题,发掘当地文化并将其有机融入景观设计中是优化多景式序列的重要路径。首先,应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历史事件、民俗传统、文学艺术等方面,从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元素。其次,应将这些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园林布局、植物选择、建筑风格、艺术雕塑等多种方式体现。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上,可以设计一条贯穿整个园林的文化主题线,通过不同景点的设置讲述完整的文化故事或展示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媒体、交互装置等,增强文化展示的生动性和参与性。在植物配置方面,可以选用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朝鲜族的金达莱花),或通过特定的植物组合(如梅兰竹菊)暗喻文化内涵。同时,还应注重文化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避免呈现肤浅或误导性的文化。
4结语
多景式序列作为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手法,其合理应用对提升园林空间品质、丰富游览体验、传承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多景式序列的应用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为风景园林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科学制定整体规划是解决空间布局不合理问题的关键。多渠道优化景观层次则是应对景观元素重复、层次不清问题的有效策略。深入发掘当地文化并将其有机融入景观设计中是提升园林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多景式序列与现代科技、生态理念的融合,以及在不同类型园林中的差异化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