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季社区花园的运营管理策略探究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自然生态空间骤减,我国社区花园逐渐成为城市存量绿地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花园的生产性景观营造逐渐得到重视,但国内对可以在社区花园中举办的非生产性活动,以及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的运营管理的探究相对不足。在存量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非生产季社区花园运营管理策略进行探究,激发社区花园的活力,促进邻里关系发展。通过分析美国社区花园非生产性活动成功举办经营的案例,归纳整理社区花园中举办的非生产性活动,借鉴案例在营建方法和管理运营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提升国内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自然生态空间骤减,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发展日益依赖存量绿地的改造更新,社区花园逐渐成为城市存量绿地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后疫情时代,社区绿地在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
社区花园作为城镇居民日常接触和使用次数最多的绿地空间,对提升居住区绿地景观、调节小气候、改造老旧城区社区景观风貌、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它是人们接触自然、参加社会交往,进行各种体育、娱乐、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促进人体身心健康、推动环境教育、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意义,能有效缓解国土资源紧张、环境不公平和社会服务欠缺等问题[1]。
然而,目前国内的社区花园研究方向大多集中于生产性景观的营造,对非生产季运营管理的研究相对匮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浏览国外相关网站发现,在社区花园非生产季的运营管理方面,美国有大量的成功运营管理案例。同时,美国地处北温带,地理地貌类型多样,涵盖了大多数气候类型。非生产季大致在11月至翌年3月,这与同样地处北温带的中国在气候上具有相似性,对国内社区花园举办非生产性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以美国的社区花园为案例,探寻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合理高效利用社区绿地,发挥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相关概念界定
1.1社区花园
近现代的社区花园最早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起初是为了在圈地运动影响下保障居民的粮食供应,是一种补偿性功能绿地[1],后来逐渐演变为社区居民在公共场所种植蔬菜、花卉或进行其他公共活动的绿地,是城市绿地景观之一[2]。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社区花园在西欧和美国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区花园迎来发展高潮,开始向全世界推广[1]。北美和澳大利亚将此类绿地称为社区花园(CommunityGarden),目前研究中所用的主流关键词为CommunityGarden,国内翻译为“社区花园”。
1.2生产季与非生产季
本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季的概念与植物生长期的意义相接近,主要是指社区花园中植物集中产出,在室外有显著可见的生长、植物景观较好的时期。生产季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生产季时间各不相同,生产季具体持续时间取决于社区花园所处地区的温度、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
非生产季与生产季的概念相对应,主要是指当地最高气温低于10℃,社区花园中植物在室外无显著的生长、生长情况不佳的时期。非生产季具体持续的时间也取决于社区花园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通常情况下,非生产季的时间基本与社区花园当地深秋到早春的时间相吻合,但根据当地其他自然条件的变化,非生产季的时间会略有延长或缩短。
1.3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
本研究中生产性活动主要指的是在社区花园中,与植物种植养护有直接联系的园艺活动,如翻土、播种、扦插嫁接、修剪、杀虫、收割、堆肥等一系列园艺活动。
非生产性活动的内涵与生产性活动的概念相对应,主要指与植物种植养护等园艺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没有植物产出的其他活动。如在社区花园中举办的艺术、社交、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都可以称为非生产性活动。
2非生产季社区花园规划运营案例分析
美国的社区花园产生于19世纪末,缓解了由于城市迅速扩张、工业衰退、失业人口剧增而导致的失业率升高与饥饿问题。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美国政府先后发起“解放花园”(Lib-ertyGarden)、“救济花园”(ReliefGarden)、“胜利花园”(VictoryGarden)运动,以提供食物和工作[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社区花园得到快速发展,美国社区花园协会(ACGA)在这期间成立,对于帮助社区花园的持续增长和网络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4]。到1990年,随着公众参与理论和城市发展新理念的产生,社区花园在生态保护、自然教育、康复疗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
美国社会上存在很多社区花园相关的民间组织,大多是社区居民、非营利组织或是学校自发形成的草根组织。规模比较大的社区花园通常都会有自己的网站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会定时发布社区花园的信息,例如花园里植物的生长状况、招募志愿者进行园艺活动,以及其他非生产性活动信息。运营较好的社区花园甚至可以承接聚餐、酒会、婚礼等商业活动。通过查阅对比各大社区花园的网站,选取位于美国中部的纽约市以及北部的科罗拉多州的2个社区花园作为研究案例,归纳分析其在非生产季的主要活动及运营管理策略,为国内社区花园在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2.1丹佛城市花园(DenvorUrbanGardens)
丹佛城市花园(DenvorUrbanGardens,以下简称DUG)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个社区花园非营利组织。目前在丹佛大都会地区运营190个社区花园,其构建的社区花园网络已扩散到丹佛的6个都会县。其中包括70多个以学校为基础的社区花园,20个社区花园服务于特定社区,包括教堂、难民、食品银行、残疾人以及老年人住宅区,这些花园不对公众开放,其余社区花园都面向公众开放[3]。
除了建设和支持社区花园外,在整个生产季DUG会与丹佛市其他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出园艺实践活动、园艺研讨会、堆肥研讨会、花园辅导课程和其他社交活动,为成人和青少年园艺教育提供了大量机会,参与者可以学习到堆肥生物学、微生物学在内的科学知识。
由此可知,生产季活动以园艺活动为主,不仅有针对个人和团体的园艺课程,同时还与学校和环境保护非营利组织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独特的园艺机会,为难民提供有机蔬菜,为保护环境作出实质性贡献。
但科罗拉多州冬季较为漫长,丹佛市1年中气温通常在-6~31℃之间变化,寒冷季节一般从11月到翌年3月,持续6个月,所以非生产季也集中在此期,DUG运营的大多数社区花园在此期间主要进行堆肥活动。其中的杜桥社区花园(DUBridgeCommunityGarden)、锦绣学校社区花园(FairviewSchoolCommuni-tyGarden)、查特菲尔德农场(ChatfieldFarms)重点在非生产季举办活动。
2.1.1杜桥社区花园(DUBridgeCommunityGarden)与周边大学社团合作推出活动。杜桥社区花园(DUBridgeCommunityGarden)位于丹佛大学(UniversityofDenver)的南侧,是学生、教职员工和周围居民聚在一起种植水果、蔬菜的花园。其与周边大学社团———丹佛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UniversityofDenverCenterforSustainability)合作推出活动,冬季会在花园中举办二手衣物拍卖会,同时还举办过“开放麦克风之夜”活动,参与者可以和朋友唱歌、朗诵诗歌,活动现场还会设置有趣的有奖竞猜小活动,获胜者可以品尝小食。
2.1.2锦绣学校社区花园(FairviewSchoolCommunityGarden)与小学合作推出营养学课程。锦绣学校社区花园(FairviewSchoolCommunityGarden)是DUG教育团队授课的举办地,该花园每年都被用作实践学习的场地,和中小学合作设置营养学相关课程。DUG教育团队在锦绣学校社区花园的课程根据季节安排,在非生产季推出营养学课程,向学生介绍众多营养物质的知识,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例如DUG团队老师会介绍维生素A、脂肪、钠、纤维、全谷物等相关营养知识,带领学生制作全谷物零食,制作“彩虹蔬果沙拉”,介绍如何通过食品配料表判断食物的营养含量,引导学生健康饮食。
2.1.3丹佛植物园查特菲尔德农场(ChatfieldFarms)。丹佛植物园查特菲尔德农场(ChatfieldFarms)是DUG与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合作管理的一个占地283.28hm2的原生植物避难所和农场,位于杰斐逊县南部的鹿溪沿岸。农场通过建立土壤健康、恢复小溪和原生草原以及创建以食物和自然为中心的社区来建立一个有弹性的农场生态系统,他们希望通过小规模农业,为在每个季节与农场团队一起工作的退伍军人提供教育计划。


查特菲尔德农场在非生产季会举办观鸟漫步活动,该农场是一个特殊的全年观鸟地点,在场地范围内为鸟类设计了河岸、草原、树林等适合鸟类的栖息地环境,为水禽、猛禽、鸣禽等提供了家园。观鸟活动由野生动物学家、环境教育学家带领游客参观,并向所有年龄段的受众讲解和水质相关的减少废物污染、保护鸟类的知识。除了观鸟活动,农场还会举办“光之轨迹”灯光秀活动,不到1.61km的步行道被设置成“灯光隧道”,
三叶杨、黄杨和松树的照明沿着农场、道路、儿童游乐区和1880年代希尔德布兰德牧场宅基地排列,展出拖拉机模型和照明古董,同时还设有美食街,游客可以购买热饮、坚果、软糖等小食。
农场在生产季举办的私人预定活动在非生产季同样接受预定,在农场官网的活动预定界面可以浏览到相关信息。如:小型会议活动的承办、婚礼和招待会以及庆祝生活派对套餐。
2.2布鲁克林屋顶农场(BrooklynGrange)
布鲁克林农场位于纽约市,是一个2.27hm2的有机城市屋顶农场,为当地餐馆、市场和社区支持农业种植蔬菜,提供蜂蜜。虽然其中文名中包含有“农场”字样,但由于其用地性质属于社区绿地范围内,其本质还是归属于社区花园。
布鲁克林格兰奇(BrooklynGrange)成立于2010年,是美国领先的屋顶农业和集约化屋顶绿化企业,在纽约市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屋顶农场。布鲁克林格兰奇通过建设绿色空间、举办教育活动以及扩大在纽约市社区获得当地种植的农产品的机会来促进可持续的城市生活。通过和当地多个社区组织合作,开展从青年教育到公平食品分配,再到劳动力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举办了许多公共项目和私人活动,每年有超过12000名游客来到农场。
私人活动包括婚礼、晚宴、企业团队聚餐和媒体发布会。为了让公众参与可持续生活和感受当地生态,布鲁克林格兰奇还会举办相关研讨会,邀请客人在开放日前来农场参观。布鲁克林格兰奇官网私人工作坊有许多活动全年开放预约,不受季节限制,给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的运营提供了诸多思路。
2.2.1染色工坊(NaturalDye)。染色工作坊会提供场地和布样,参与者可以携带由棉、羊毛、丝绸或涤纶制成1~3件小物品进行染色,如T恤、袜子、手提包等,也可以使用布鲁克林格兰奇提供的帆布手提包,使用鲜花、树根、异国染料、药用植物甚至食物残渣进行DIY染色,会有特邀讲师教学如何制作染缸,如何使用各种染色技术进行制作。
2.2.2饺子厨艺工坊(CookingWorkshop:Dumplings)。这是农场推出的最受欢迎的实践烹饪课程,每次时长2h,厨师会教授烹饪技巧,协助参与者把新鲜蔬菜加入手工饺子中,作为公共小吃享用。
2.2.3瑜伽(RooftopYoga)。农场推出的规模为2~25人的私人瑜伽课程,每次时间2h,布鲁克林瑜伽教练将指导参与者完成各个级别的练习,可在室外或室内进行。
2.2.4晚宴派对。屋顶农场拥有采光良好的室内活动空间并配备落地滑动玻璃门,户外庭院空间采用当地的青石材料铺设,布鲁克林格兰奇团队精心策划饮料计划,同当地生产商合作,有稳定的植物鸡尾酒和高品质产品来源。充分利用社区里的绿色空间和室内场地的便利设施,可以承办晚宴、公司活动或鸡尾酒会等社交活动。
2.2.5婚礼。布鲁克林屋顶农场可以承办露天婚礼,客人沿着季节性农作物田间蜿蜒的小路前往活动主场地,屋顶农场中心的大型铺砌甲板可以欣赏到曼哈顿天际线和东河滨水区的全景,非常适合举办鸡尾酒会、小型音乐会以及派对。
2.2.6参观讲解(Insiders’Presentation)。为方便参观者深入了解城市农业,布鲁克林格兰奇会举办开放日活动,带领游客参观0.61hm2的商业种植绿色屋顶,为参观者介绍基本业务。以他们创办10年以来的业务为案例研究,介绍农场的基础设施和安装过程,探索屋顶农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每次开放日规模可接纳2~25人,可根据要求容纳更大的团体,每次时长2h。
3非生产季社区花园的运营管理策略分析
通过研究以上几个在非生产季运营管理成功的美国社区花园案例,探究其在1年不同时期的活动策划及运营模式,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运营管理的策略。
3.1充分利用物候变化,打造季节性限定活动
季节性活动的选择取决于社区花园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温度、不同海拔的活动都会存在差异。在美国中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四季分明,社区花园经常会根据物候变化举办活动,例如在温暖的季节,春天举办樱花节,秋季观赏红叶、举办丰收节等等。在较为寒冷的非生产季,利用物候条件举办活动,例如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可以举办徒步观鸟活动、自行车骑行活动,感受冬季自然的魅力,若是遇到降雪天气,还可以举办滑雪活动。充分利用物候变化,举办各种季节性的限定活动,引导公众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打造专属的社区记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刚好反映的就是自然的物候变化,策划活动时可深度挖掘节气中包含的非生产性活动。
3.2挖掘民俗文化,举办特色节日活动
在社区花园中举办节日活动,特别是传统节日活动,不仅能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还能提升人们对当地文化民俗的认同感,让居民在住所周边就能体会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在社区花园举办此类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双赢模式,既宣传了民俗文化,又提升了社区自治力和凝聚力。
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不同,举办节日活动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型国家,一个社区中往往会有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因此节日活动的类型会丰富许多,有社区花园会特地举办土著民节日活动。而中国着重考虑能调动大家参与感的传统的民俗活动,通过节目表演、活动室的布置、材料的准备、美食的制作等,把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特长,居民既是活动的策划者、推动者,也是活动的受益者。当然,相同的节日民俗在中国南北方又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可以根据社区花园所在地的民俗进行调整。活动可以设置抽奖、分发小礼品等互动环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3.3推出私人定制活动,提高社区花园的利用率
社区花园除了可以举办公众活动外,还可考虑承接私人活动,既增加花园经济收益,又可宣传推广社区花园。在规划设计时,可将花园营建得美观且具有特色,多设置活动空间,吸引人们在非生产季来租场地举办私人活动。欧美国家会选择在社区花园中举办婚礼、派对、晚宴、研讨会等私人活动,并在官网给出私人活动预订套餐,列有可供使用的场地、设施设备、停车场、能提供的服务种类等详细信息。因此,可以借鉴这种运营模式,善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快、传播面广的特性,提升社区花园的知名度,不仅吸引人们预订私人活动,同时也能增加公众参加社区花园公共活动的机会。
3.4利用周边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与学校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规划社区花园时,一是可以利用周边优势的溪流、池塘、山林等自然地理条件,使社区花园成为学校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的连接点。也可与当地植物园、动物园联合开展活动,举办游园会。二是利用优质的科研资源,提升社区花园自然教育专业度的同时,为动植物科普事业作出贡献。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社区花园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利用社区花园,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课堂。
幼儿园、小学等低年龄的学生对自然的感知以直观为主,因此可以通过展示动植物标本、实地参观、动植物认知、动手体验园艺活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自然生物的了解,感受自然之美。
初高中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开设以社区花园为主题的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课程,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自然、记录自然,让社区花园成为他们的“自然游乐场”。
社区花园还可与当地高校的农林类学院、环境保护类社团合作,为他们提供研究对象和资源,当地高校反过来又可以为社区花园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如请高校人员担任主讲,开设自然科普类课程,形成良性循环的合作模式。
4结论与展望
社区花园的本质是解决因城市快速发展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种方案,城镇化进程过快,人口流动规模大带给人的最直观的问题就是邻里关系变得疏远,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减少[5]。社区花园恰好可以成为串联家庭、社区和学校的纽带,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景观环境的同时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想要社区花园发挥更加多样化的社会作用,就离不开非生产性活动的策划运营,通过挖掘民俗文化,利用自然物候,举办公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提高社区花园在不同季节尤其是非生产季节的使用率,打造自下而上的全过程公众参与流程,促进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根据公众反馈持续更新和完善运营模式,增加社区花园在非生产季的运营机会,丰富社区花园的使用功能,营造可持续的社区环境,让在存量更新背景下的社区花园更加充分地发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