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园艺产品贮运加工课程思政建设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理论知识的扩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塑造教学目标,课堂和实验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内容,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生PPT、实验表现和期末考试的形式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达到师生互促、知行合一的目的。关键词: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OBE理念;思政建设
“四新”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1]。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能够促进“四新”交叉融合,新农科以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遵循绿色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以现代生物科技改造传统农林产业。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只有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渠道,才能将思政工作落实,并力争做到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产生协同效应。在其他课程中寻找思政源泉又在2019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被提出。在以“老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内容,围绕“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培养知农、爱农的特色应用型农业人才[2]。
1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课程OBE理念的建设
1.1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理论课程中OBE理念的建设


“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是应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较强的一门课程,作为园艺专业课的必修课程,分为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两部分[3]。在贮藏保鲜学习过程中,从原料来说,与植物学、果树栽培学、花卉学、蔬菜学及育种学有着密切关系,需具备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贮藏和加工原理;从进行贮藏加工技能来说,需具备食品机械、食品工程原理、制冷学等方面一定程度的知识[4]。多学科的相互渗透,激发教师修改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融入交叉学科新知,教师先自身熟悉消化新技术、新材料、新发展方向,再通过课堂引导学生利用所接触的新知识、新理论进行发散性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授课过程中多元化教学,将讲、查、做、论贯穿于课程始末,形成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的统一性,在学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达到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学生在熟悉和掌握贮藏加工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对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发展方向和政策进行查阅总结探索,增强学生的觅食能力;团队合作的形式挖掘园艺产品特性,制定贮藏和加工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园艺贮藏加工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1.2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实验课程中OBE理念的建设
先进技术是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延伸,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园艺产品贮藏和加工行业发展迅速,百草味、三只松鼠、熊孩子等知名品牌已走进大众的生活。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声波加工技术、低温油浴工艺、超微粉碎等技术不仅提高了园艺产品加工品的外观品质,更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价值,课上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产生探索的兴趣,思考如何提升自己适应新科技的发展,并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身所学解决问题。在课堂中不仅拓展新技术、新知识,并将知名园艺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品牌文化分享给同学们,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树立职业信心。课堂中根据授课内容加入三只松鼠的品牌介绍:我们是来自松鼠星球的三只松鼠,小贱、小美、酷是主人心中的萌宠天团;我们全心全意为主人提供新鲜、健康、俱性价比的美食,坚信美食的治愈力量;我们陪伴在主人身边,传播爱与快乐、萌即正能量,为主人创造独特的松鼠世界;发现生活中最单纯的幸福感。植入企业人才观念:松鼠是中国食品行业的佼佼者,同样也是一所年轻人的学校;我们愿意倾听哪怕1%的声音,同样也会给你101%充实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始终愿意相信年轻人,并以培育年轻人和未来的行业人才为己任;在这里,你能够成人与成材,更有热情和勇气地面对生活,向往并创造美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书本外的知识,对相关企业现状有所了解,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生生涯。实验课中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深挖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实验设计和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使学生从园艺产品特性出发,增强对贮藏和加工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1.3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OBE理念的一致性


“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构建主义为主,达到课前预习、课堂交流、课后学习的效果,网络上的优秀资源可变成学生探索新知和了解行业前沿的助力器,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索。混合式教学实现了教学成果导向,反向设计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5],从社会需求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强调课堂和线上主动学习中学生学到了什么?成效如何?老师在学生取得成效过程中的助推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取得的成效持续度如何?“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混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前进,完善和优化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的教学成效。
2“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课程OBE理念建设中思政内容的融入
2.1“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理论课OBE理念建设中思政内容的融入
专业课中孕育的思政内容,具有多元化的背景、多维度的内容、多角度的内涵,是教育理念+教学思维的结合,“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授课教师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德育教育资源,将课程与思政在育人方面产生共鸣。在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包装的作用讲解过程中,加入“人靠衣装,果靠包装”的理念,包装能提升人的价值,人要对自己扬长避短,做好包装;包装更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每种商品有其最适宜、最有个性的包装方式,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服装一样,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好的。通过褚橙包装的工匠精神的融入,以学生为中心,将无形的价值塑造与有形的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知识同向同行[6],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中深挖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将爱农兴农情怀、绿色生态自信、创新创业精神有机融入和映射到课堂之中,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增强师生互动、师生共建的氛围。
2.2“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实验课OBE理念建设中思政内容的融入
挖掘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实验课中承载着较多的思政元素,从制度的制定到自觉遵守,从科学技术的探索到绿色生态理念的建立,从团队协作到共同探索创新。制作葡萄酒实验的过程中,融入中国第一家庭酒堡———耿氏酒堡的创始人耿学刚的事迹,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从20年前就开始探索龙眼、巨峰和玫瑰香等葡萄的储藏、保鲜技术;他简单做人,简单做事,逢人不急,遇事不恼,用难得糊涂的随遇而安,酿造生活的醇厚佳酿,率先在当地引进龙眼、葡萄,蹚出一条果农自己酿造原产地域庄园名酒的案例。在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职业信念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扩展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检验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3对应课程目标,优化考核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对应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取讨论、课后作业、PPT、试验表现、考试等多样化的形式,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照占比为40%︰60%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创新能力和绿色生态职业道德等的水平。以国内贮藏保鲜现状为基础,延伸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应用,拓宽国际视野,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绿色生产为中心,健康产品为目标,在学习中理解职业道德和规范。
4分析课程达成度,反思课程

“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细节和学生的反应,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互动气氛,若发现学生有疑惑现象,要做到立即调整原有讲授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建立课后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反思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学生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切实做到教师与学生互促,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共同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对应课程理论知识的扩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塑造等教学目标,细致分析学生讨论、课后作业、PPT、实验表现和期末试卷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查缺补漏,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农科建设使高校教师对新时代农林教育规律置身于农林人才培养新目标道路上[7],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达到“三全”立德树人的目的[8]。“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课程与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紧密相连,有助于促进新农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