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林木种质资源组成特性研究
摘要:基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对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栽培林木种质资源以及滨海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属分布区类型均以热带分布区类型占优势,科的分布区类型R/T值为2.69,属的分布区类型R/T值为2.2;栽培林木种质资源物种来源主要为国外引种,共116种,其次为国内引进树种,共56种,乡土树种最少,共计27种;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中滨海林木资源共31科59属79种,以灌木类为主,共41种,藤本类型其次,共20种,乔木类型最少,共18种。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拥有大小岛屿126座的“千礁岛县”,是我国第五大岛,也是福建省第一大岛[1]。然而,岛屿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受到海水侵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的影响,加之围垦、开采等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海岛成为生态敏感区[2]。岛屿生态被破坏,会导致海岛植被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岛景观破碎化等[3-4]。因此,查清当地生物资源家底,探究岛屿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为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是开展自然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对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区域范围内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以了解资源组成和物种分布情况,为维持平潭岛屿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6]。
1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台湾海峡北口西侧[1],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9.6℃,年均降雨量1172mm,年平均风速5m/s,大风日主要集中出现在冬半年,而受热带气旋影响,大风极值多出现在夏季[7]。平潭大气候温暖湿润,但灾害性天气频发,小气候具有夏秋季地表温度高、温差大、光照充足、风力大和生境干旱等特点[8]。特别是小气候对平潭植被区系组成和群落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物种种类、结构分布以及自然演替等独具特色,形成独特的平潭海岛群落类型。
1.2研究方法
1.2.1外业调查。外业调查范围包括平潭综合实验区下辖15个乡镇,185个村,另有平潭国有防护林场、三十六脚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采用线路调查方式,结合标准地调查,对线路两侧10m范围内不同木本植物种类进行记录,填写树种调查表,并拍照上传。同一线路海拔每上升300m,需重新记录所有树种[6]。
1.2.2数据分析。野生植物区系分析中,蕨类植物根据臧得奎[9]对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方法进行划分,种子植物根据吴征镒等[10-11]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划分方法进行划分。
2结果与分析
2.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属区系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平潭综合实验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计215种,隶属于63科14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共计12种,其中,热带分布的科最多,共计7种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含35科,占除世界分布外总科数的72.92%;温带分布的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共计4种,含13科,占除世界分布外总科数的27.08%。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类型优势明显,R/T比值为2.69。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变型更多样,共计21种类型及变型。热带分布的属最多,共计12种类型及变型,含96属,占除世界分布外总属数的68.09%。温带分布的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共计7种,含44属,占除世界分布外总属数的31.21%,R/T比值为2.20。此外,世界分布类型的属共计3属,我国特有属1属,为杉木属。
不论是科的分布区类型,还是属的分布区类型均表明,平潭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区系组成上热带成分明显,分布区内的林木资源可能需对炎热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
2.2栽培林木种质资源组成分析


2.2.1栽培林木种质资源来源分析。由表2可知,平潭栽培林木种质资源共计199种,隶属于57科128属。从物种来源上分析,共有国外引进、国内引进和乡土树种3种类型,其中,国外引进的树种最多,共计116种;其次为国内引进树种,共计56种;乡土树种最少,共计27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名录2023版》可知,平潭栽培林木种质资源中有7种列为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双荚决明、一品红、绿玉树、量天尺、梨果仙人掌、木麒麟、蔓马缨丹。

2.2.2栽培林木种质资源观赏特性分析。由表3可知,平潭栽培观赏林木种质资源可分类4种类型,分别为观形、观叶、观花和观果。其中,观形类的观赏树种最多,共108种,隶属于35科69属,代表树种有:苏铁、异叶南洋杉、人面子等;观叶类植物次之,共78种,隶属于30科53属,代表树种有:大琴叶榕、鸡爪槭、孔雀木等;观花类植物数量排名第三,共70种,隶属于22科51属,代表植物有:荷花木兰、朱缨花、朱槿等;观果类植物物种数最少,仅13种,隶属于9科12属,代表植物有:番荔枝、甜橙、假苹婆等。
2.3滨海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组成分析


由表4可知,平潭滨海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计79种,隶属于31科59属。其中,按生活型分类,灌木类型最多,共41种,包含豺皮樟(Litsearotundifoliavar.oblongifolia)、滨柃(Euryaemarginata)、海桐(Pittosporumtobira)、郁李(Cerasusjaponica)、蓬蘽(Rubushirsutus),茅莓(Rubusparvifolius)、木豆(Cajanuscajan)、显脉山绿豆(Desmodiumreticulatum)、截叶铁扫帚(Lespedezacuneata)、望江南(Sennaoccidentalis)、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红仔珠(Breyniaofficinalis)、银叶巴豆(cascarilloides)、波盘叶下珠(Phyllanthuspiereyi)、金豆(Fortunellavenosa)、车桑子(Dodonaeaviscosa)、变叶裸实(Gymnosporiadiversifolia)、芫花(Daphnegenkwa)、了哥王(Wikstroemiaindica)、福建胡颓子(Elaeagnusoldhamii)、广东箣柊(Scolopiasaeva)、南岭柞木(Xylosmacontroversa)、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海滨木槿(Hibiscushamabo)、桤叶黄花稔(Sidaalnifolia)、心叶黄花稔(Sidacordifolia)、梵天花(Urenaprocumbens)、朱砂根(Ardisiacrenata)、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九节(Psychotriaasiatica)、上狮紫珠(Callicarpasiongsaiensis)、苦郎树(Clerodendruminerme)、马缨丹(Lantanacamara)、牡荆(Vitexnegundovar.cannabifolia)、蔓荆(Vitextrifolia)、牛茄子(Solanumcapsicoides)、刺天茄(Solanumviolaceum)、苦槛蓝(Pentacoeliumbontioides)芙蓉菊(Crossostephiumchinense);藤本类型次之,共20种,包含薜荔(Ficuspumila)、爱玉子(Ficuspumilavar.awkeotsang)、构棘(Macluracochinchinensis)、木防己(Cocculusorbiculatus)、千金藤(Stephaniajaponica)、硕苞蔷薇(Rosabracteata)、寒莓(Rubusbuergeri)、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青江藤(Celastrushindsii)、东南南蛇藤(Celastruspunctatus)、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铁包金(Berchemialineata)、雀梅藤(Sageretiathea)、毛叶雀梅藤(Sageretiatheavar.tomentosa)、小叶葡萄(Vitissinocinerea)、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匙羹藤(Gymnemasylvestre)、蔓九节(Psychotriaserpens)、单叶蔓荆(Vitexrotundifolia);乔木类型最少,共18种,包含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矮小天仙果(Ficuserecta)、潺槁木姜子(Litseaglutinosa)、油茶(Camelliaoleifera)、樟(Cinnamomumcamphora)、毛柱郁李(Cerasuspogonostyla)、山槐(Albiziakalkora)、乌桕(Triadicasebifera)、椿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球花脚骨脆(Caseariaglomerata)、箣柊(Scolopiachinensis)、重瓣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f.plenus)、黄槿(Hibiscustiliaceus)、多枝紫金牛(Ardisiasieboldii)、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山矾(Symplocossumuntia)、蒲葵(Livistonachinensis)、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
从各科所含种数来看,排名前五的科依次为锦葵科(7种)、马鞭草科(6种)、蔷薇科(6种)、大戟科(5种)、豆科(5种),代表树种有:硕苞蔷薇、茅莓、显脉山绿豆、截叶铁扫帚、红仔珠、海滨木槿、苦郎树等。
3结论与讨论
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分别对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属区系、栽培林木种质资源来源和观赏特性以及特色滨海林木种质资拓展研究范围,探讨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协同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