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

   2025-02-03 付伟0
核心提示:为掌握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应用现状,对主要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附属绿地展开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宜春市区绿地彩叶植物共44科68属85种,以无患子科、天门冬科、
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
 
摘要:为掌握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应用现状,对主要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和附属绿地展开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宜春市区绿地彩叶植物共44科68属85种,以无患子科、天门冬科、蔷薇科、禾本科、木樨科及榆科植物为主。有乔木类30种,灌木类31种,草本类24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35.29%、36.47%、28.24%。其中春色叶植物10种,秋色叶植物25种,常色叶植物23种,斑色叶植物26种,双色叶植物1种。宜春市区园林绿地中彩叶植物配置形式以群植或片植、行植或环植、花境为主,孤植和垂直绿化应用较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宜春市区应加强彩叶植物开发、引种和品种选育,优化彩叶植物应用配置,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建议。
 
彩叶植物是指不受气候、湿度、土壤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整个叶片或者部分叶片较稳定地呈现出红色、黄色、紫色等非绿色的种类[1-2],具有较高的观赏和体验价值。根据色彩在叶面上的分布和观赏期,广义的彩叶植物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斑色叶和双色叶植物[3],而狭义的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本研究采用广义的彩叶植物范畴。
 
彩叶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特色鲜明等优点,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增强植物季相变化,弥补城市淡花季节的单调色彩,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绿地类型中[4]。近年来,关于彩叶植物的分类、应用、引种、育种技术及叶片呈色分子机制等相关领域有较多的报道[5-8],并对杭州[9]、厦门[10]、西安[11]、宿迁[7]和茂名[12]等地城市绿地中的彩叶植物进行了详细研究。宜春市植物资源丰富,但从中国知网、百度等学术平台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发现,对园林绿化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和研究比较缺乏。近年来,宜春市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在这一关键性阶段,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彩叶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宜春市区彩叶植物资源的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地彩叶植物的资源种类、生长习性和应用现状,为提高当地的绿化效果和改善城市景观提供参考。
 
1调查方法与内容
 
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时间段对宜春市袁州区(113°54′~114°37′E、27°33′~28°05′N)主要城市绿地中的彩叶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植物种类、园林用途、配置形式、应用效果、生长现状等信息,采集部分典型植物标本,并拍照。

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
 
绿地类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49号公告发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的大类分为公园绿地(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含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

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
 
本次调查统计到宜春市区彩叶植物共有44科68属85种(图1),其中裸子植物分类采用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采用APGⅣ(2016)分类系统。树种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主要以《彩叶植物与景观》[13]、iplant植物智、联盟图片(CUBG)等文献、专业网站为依据进行鉴定和分类。由表1可知,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最多的科为无患子科的9种,较多的有天门冬科、蔷薇科、禾本科、木樨科及榆科,单科单属单种的植物有27种。
 
2.2彩叶植物生活型

宜春市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
 
生活型是植物长期在某个生长环境中表现在外貌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类型。由表2可知,宜春市区彩叶植物有乔木类30种,灌木类31种,草本类24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35.30%、36.47%、28.23%,其中以落叶乔女贞,出现频率均在60%以上,最高的为88.24%。
 
2.4彩叶植物分类

彩叶植物分类
 
2.4.1春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指新生长出来的嫩叶呈现红色、黄色、黄绿色等色彩的植物。由表4可知,宜春市区春色叶植物有10种,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如金焰绣线菊、石楠、红叶石楠、紫叶碧桃,其他科植物分布较散。
 
2.4.2秋色叶色植物。秋色叶植物是指秋冬季节植物叶色由绿色转变成其他鲜艳颜色,并具有较长时间观赏价值的树种。由表5可知,宜春市区的秋色叶植物较丰富,共计25种,多为落叶乔木。无患子科植物种类最多为7种,占28%,有鸡爪槭、三角枫、五角枫等。杉科、榆科、蔷薇科、山茱萸科植物各2种。
 
 
2.4.3常色叶植物。常色叶植物是指叶片常年或在整个生木、常绿灌木、多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占31.77%、24.71%、25.88%。落叶乔木是秋色叶植物重要成分,常绿彩叶灌木主要由春色叶植物、常色叶植物和斑色叶植物构成,草本彩叶植物主要由常色叶植物和斑色叶植物构成。
 
2.3彩叶植物频率分析

彩叶植物频率分析
 
由表3可知,宜春市区彩叶植物出现频率前5名的植物分别是红叶石楠、樟树、红花檵木、桂花和金森长周期内呈现金黄色、红色、紫红色、银白色等色彩的植物。由表6可知,宜春市区出现的常色叶植物共计23种,以常绿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叶色呈红褐色、紫色或紫红色的有红花檵木、紫叶李、羽毛槭、紫叶酢浆草、紫叶美人蕉等12种;叶色呈黄色系的有金枝槐、金叶女贞、柠檬黄卵叶女贞、金叶大花六道木、金叶过路黄等8种;此外还有叶银白色的银叶菊和水果蓝;叶灰蓝色的埃丽蓝羊茅。
 
2.4.4斑色叶植物。斑色叶植物是指在绿色叶片上有彩色斑块或条纹,或叶缘异色的植物。由表7可知,宜春市区出现的斑色叶植物较为丰富,共26种,以天门冬科(4种)、禾本科(3种)、天南星科(2种)、茜草科(2种)、夹竹桃科(2种)植物为主。该类植物以常绿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分别为9种和12种,分别占34.62%和46.15%。
 
2.4.5双色叶植物。双色叶植物是指叶表和叶背呈现出明显不同颜色的植物,其叶色彩鲜艳,观赏价值高。由表8可知,目前宜春市区双色叶植物仅有红背桂,而且仅出现在1处调查点。
 
3宜春市区彩叶植物应用和配置现状
 
彩叶植物具有颜色鲜艳、观赏期长、营造的景观稳定或富有变化等特点[3]。充分利用其特性与其他乔灌草及山石、水体、建筑、小品等园林要素合理配置,可以丰富城市园林的色彩,提升城市景观效果。调查发现,宜春市区园林绿地彩叶植物的配置形式以丛植、群植或片植、行植或环植、色块种植、基础种植、花境为主,孤植和垂直绿化应用较少。
 
3.1丛植
 
据调查,宜春市区园林绿化中的一些交通岛、小区入口处等地将三五成丛的彩叶植物点缀于园林绿地中,以丰富景观色彩。如时代天樾营销中心前丛植2株银姬小蜡,上层种植樟树,通过彩叶植物与上层乔木、下层地被、草坪等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2群植或片植
 
群植或片植
 
群植或片植是宜春园林绿地中运用较多的配置形式,以彩叶植物为主,构成乔-灌-草的竖向空间,极大丰富了园林景观色彩,又活跃了气氛。如在状元洲公园状元阁西侧绿地中,采用樟树+枫香+鸡爪槭+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蚊母树-草坪草的配植,形成红、黄、绿的多彩景观效果(图2A)。北湖公园停车场用乌桕(复羽叶栾树)+红叶石楠+毛杜鹃的群植形式,形成了春绿、夏花、秋叶、冬果的四季景观效果。
 
3.3行植或环植
 
在规则式道路、环形广场等地种植姿态优美、冠大荫浓的春、秋季叶色变化的乔木,可以美化、彩化街道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如秀江中路两侧的樟树春季换叶时满树的黄绿色显得春意浓浓。泸州北路道路两旁一边种植无患子,一边种植复羽叶栾树,2种植物树形相似,在春夏两季叶色翠绿,秋季叶色金黄,复羽叶栾树满树红褐色蒴果,十分壮观、美丽,下层用花箱种植各类时令花卉、彩叶藤本植物等,让道路景观多姿多彩。宜春学院北校区操场周围环植的二球悬铃木秋叶黄色,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图2B)。
 
3.4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
 
调查发现,在宜春市区绿地中常常选择耐修剪、株丛紧密的彩叶植物,如金边大叶黄杨、红花檵木、金森女贞等作彩篱或与道路、围墙、绿篱、绿色基础种植材料相互搭配,效果较好。如润达国际商业广场花池中种植的水果蓝,蓝白色的叶色搭配一些蝴蝶造型灯具,别有情调。状元洲公园的部分地被由麦冬换为紫叶酢浆草后,更具特色。在宜春学院沁湖旁中,用金脉美人蕉与景石点缀水畔,叶色中的黄色脉纹给人高贵典雅的感觉,丰富了水岸景观。
 
3.5花境
 
花境是一种由一二年生花卉、宿球根花卉、灌木和小乔木搭配而形成的独特混合植物景观。近年来,花境发展迅速,成为园林景观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彩叶植物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值得期待的是此类大规模多彩花境的设计、施工在宜春还是头一次。2019年4月起,借举办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宜春市提出城市景观美化工程,首次增设了多处大规模多彩花境设计、施工,种植了羽毛枫、金边胡颓子、柠檬黄卵叶女贞、金心大岛薹草等多种彩叶植物,与景石、景观小品等相互衬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景观(图2C)。状元洲公园、袁山公园在品质提升后也增加了多处花境景观,多种彩叶植物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公园的色彩美(图2D)。
 
4建议
 
4.1加强彩叶植物开发、引种和品种选育工作
 
宜春地理环境优良,乡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其具有人文气息浓厚、生态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管理简单等优点,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和特色植物景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应加大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特别是彩叶乔木类的收集、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如“网红”乡土植物乌桕,目前在华东沿海地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但在宜春市区园林绿地中的使用频率仅为17.6%,且数量不多,没有更好地发挥观叶、观果的群植效果。另一方面,目前宜春市区彩叶植物前5名出现频率均在60%以上,最高的为88.24%(表3),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建议相关部门可以从国内外引进一些适应宜春气候的彩叶乔灌木,通过引种驯化再推广应用。如宜春市人民政府广场引种的秋焰槭秋色表现效果不错,进一步丰富了彩叶植物种类和结构,提高城市景观效果。
 
4.2优化彩叶植物应用配置
 
在应用彩叶植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据调查,宜春市区园林绿地中很多金叶女贞、金宝石钝齿冬青等没有很好地展现其色彩美,这些植物喜光,光照越强、叶片色彩越鲜艳,在光照不足的半阴或全阴环境下,叶片恢复绿色,失去彩叶效果;而金叶肾蕨较耐阴,不喜光,在花境中应用时注意遮光,一旦光线直射,就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同时,要遵循植物配置的美学原则,通过艺术构图原理将不同花色、花果期及造型的植物进行组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目前,宜春市区园林绿地中彩叶植物配置形式以群植或片植、行植或环植、花境为主,孤植和垂直绿化应用缺乏。可在立交桥柱、建筑墙面大力种植爬山虎、花叶络石等攀援植物,进一步丰富植物景观类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3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园林植物后期养护管理是形成良好植物景观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起,宜春市区逐渐增加了花境设计应用,由于植物种类较多,养护要求不尽相同,对养护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持续维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应加强养护工人技能培训,共同维护植物景观持续向好发展,使植物景观由“园林绿化”向“园林彩化”迈进。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