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文旅融合被视作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详细阐述了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原则、要素及策略,强调了生态优先、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和体验经济的重要性。设计要素涵盖了自然景观资源的评估与保护、人文景观的挖掘与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美化、景观节点与游线设计等方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文旅融合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吸引游客,实现乡村文化的活化与传播。本研究提出了整体规划与分区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乡土材料与工艺的运用、数字技术与智慧旅游的应用等创新策略,为乡村景观的创新性规划提供指导,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是将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作为文旅融合的关键环节,不仅关乎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承载着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的重任。
1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1.1生态优先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首要遵循生态优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规划中应保护关键生态区,如水源、湿地、森林和栖息地,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针对受损环境,如退化草地、污染水体,实施植被恢复、水质净化、土壤改良,促绿色可持续发展。

1.2文化传承原则
1.3社区发展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需高度依赖社区参与,应倾听村民意见,满足其需求,使规划实际可行,获得民众支持。规划应提升生活质量,改进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多元化,确保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达成共同富裕。
1.4体验经济原则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应兼顾物质与精神建设,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开发故事性和互动性旅游项目。涉及文化沉浸体验、生态教育、手工艺品市集、乡村美食节等,吸引游客,延长停留,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2乡村景观设计要素
2.1自然景观资源评估与保护


乡村的自然景观是其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包括山峦、河流、湖泊、森林、田野、草原等,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乡村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态基础。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详尽地科学评估这些资源,识别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地区,例如水源涵养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分布区等。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以维护自然资源的持续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2.2人文景观元素挖掘与整合
乡村的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历史建筑、古迹遗址、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身份和历史记忆的载体。设计时,应深入挖掘这些人文资源的独特价值,通过修缮保护、展示利用、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其融入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中。例如,可以修复和开放具有历史意义的宅院供游客参观,或在特定区域设立民俗文化展示中心,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和手工艺市集,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激发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2.3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美化
为了提升乡村的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美化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网络的优化、公共交通的完善、住宿餐饮设施的升级、公共卫生设施的增设等。同时,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小径等,应进行美化和绿化,种植本地树种和花卉,设置休息座椅和景观小品,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
2.4景观节点与游线设计
合理的景观节点布局和游线设计能够引导游客有序地游览乡村,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乡村的自然美和文化魅力。景观节点通常是指那些具有显著视觉效果或文化价值的地点,如风景秀丽的观景台、历史悠久的古桥、充满艺术气息的壁画墙等。设计时应考虑将这些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或多条主题清晰、内容丰富的游览路线,如“古村探秘之旅”“田园风光漫步”“非遗文化体验行”等,每条路线都应有独特的亮点和故事,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乡村的多元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分散人流,减轻热点区域的压力,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均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