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园绿地体系怎么建设的5个方法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徐州公园绿地体系怎么建设的5个方法

日期:2022-01-30 13:02:33     浏览:3    
核心提示:从城市建成区的尺度看,徐州城市山水环境保存良好,贯穿市区中心的5个山地组团和故黄河延续了徐州建城时的自然历史格局。
公园体系建设
 
公园绿地的数量和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能否近便地享受优良的近自然休闲游憩环境。随着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如何实现公园绿地的提质增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将公园体系的内涵划定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专类公园、郊野型公园5类,并要求“人均综合公园面积和人均社区公园面积应分别大于3.0m2/人”[3]。
 
构建公园体系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园的作用。综合公园环境丰富、活动多样、服务全龄人口,通过高超的造园技艺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与艺术鉴赏力;社区公园和游园充分发挥就近、就便服务周边居民的作用,重点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需求;专类公园突出特色;郊野型公园释放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冲动。
 
1人均各类公园面积

徐州公园绿地体系怎么建设的5个方法
 
公园的类型、面积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配套的设施与功能,其数量与布局又影响了功能的发挥。徐州各类公园中,郊野型公园面积最大,主要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展开公园化改造,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格局,优化了生态环境,又为市民提供了普惠的休闲游憩场所;专类公园面积在公园体系位居第二,以滨河公园、遗址公园为主要特色;综合公园位居第三;同时,游园和社区公园的面积在10年内也有明显提升。2015年,滨河专类公园承担社区公园职能的面积为372hm2,使社区公园总面积达到462.6hm2,人均社区公园面积3.81hm2,超出底线指标要求(图6)。
 
2015年,徐州的人均公园体系面积已接近20m2,为市民的休闲游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表6)。
 
2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分别评价公园体系的服务半径,是对“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的进一步深化。为了更为精准地分析不同类型公园的供给情况,依据经验,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公园与服务半径相对应,据此分析徐州市2005—2015年公园分布与服务半径覆盖率的变化情况(表7)。
 
徐州专类公园主要为体现徐州河网密布环境特色的滨河专类公园和依托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建设的遗址公园。依托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生态修复工程、山地建设的专类公园,因其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游客覆盖范围较广,对综合公园起到了补充作用;此类公园按照综合公园标准计算服务半径。依托河流建设的滨河专类公园分布范围较广,覆盖部分居住区,对社区公园起到补充作用;此类公园按照社区公园标准计算服务半径。
 
分析徐州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情况,2005年徐州市3类主要公园的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8.80%,2010年提升至89.01%,2015年达到94.59%,实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表8,图7~9)。
 
从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角度考察各区不同类型公园的布局情况,可以得到贾汪区(大庙街道)和铜山区的布局均衡度最低(表9)。由于贾汪区大庙街道和铜山区的户籍人口较少,且位于城市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这一指标主要评价“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于城市河流、湖泊、沼泽、林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4]。而今对城市自然格局,包括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的保护,已经成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一部分,构成“城市特色标识与公众记忆”[5]。
 
3历史传承的自然山水格局
 
徐州自古拥有传统严整的风水格局。依据发掘资料和现存遗迹考证,徐州古城以城为穴,九里山为主山,龙脉因之入城,拉犁山与杨山分东西两路,为“青龙”“白虎”左右辅弼,城东南近倚云龙山为“案山”,奎山、骆驼山夹水口,远对拖龙山为“朝山”。丘陵地形使入城河道水流湍急,水势险要。在千百年来不断的修建营造过程中形成了如今四面山阜环绕,兼具南北风格——规整与自由双重特质的格局(图10)。
 
4近现代自然山水格局的保存状况
 
自三国时期起,水陆运输就成为徐州的一项重要经济功能。人工开挖的九龙湖、徐运新河、丁万河等,都曾发挥了重要的内港和水陆转运作用。1910年徐州铁路的建成与运营,对徐州的城市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9年前,徐州城已经突破原有的风水格局,向北、向东跨越故黄河朝铁路沿线发展;截至1994年,除大规模的军事用地和工业用地布局在外围呈飞地状,城市的主要建设用地仍位于故黄河以南、云龙湖以北的区域内,自然山水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边界;到2002年,内外城市建设用地逐渐连片,一些山体被绵延的建设用地包围,但是展示城市自然格局的山脉、水系仍被保留下来,得以延续。2002年起,徐州陆续实施泄洪河道、内港内河的功能转型、生态修复、环境整治,至2015年实现了市区内的河道全线贯通(图11)。
 
从城市建成区的尺度看,徐州城市山水环境保存良好,贯穿市区中心的5个山地组团和故黄河延续了徐州建城时的自然历史格局。
 
5结语
 
本文探讨了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和评价指标,并使用徐州市10年间由国家园林城市跃升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变化情况作为验证(表10)。转化评价角度,能够指引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更加贴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提质增效,更为精准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标签: 徐州园林
>更多关于徐州园林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