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的2个调查

   2025-01-23 党媛0
核心提示: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布局日趋合理,植物景观建设正朝着特色化、优美化、自然化等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存量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不同于增量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尽量降低工程量与成本。通过利用植物景观现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提升植物景观。因此,对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极其重要。通过园林城市复检结果,发现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已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2.1存量绿地植物景观已取得的成效
 
目前,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布局日趋合理,植物景观建设正朝着特色化、优美化、自然化等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公园绿地系统。在漯河市存量绿地结构中,公园绿地占比较大,对健全城市生态起到重要作用。在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上,根据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既考虑了植物的美观、生态效益等,又考虑了植物的抗性。植物选择和配置主要有水杉、银杏、白蜡、栾树、国槐、雪松、黑松、广玉兰、樱花、红叶李、西府海棠、大叶黄杨、金边黄杨、蜡梅、紫荆、紫藤、扶芳藤、常青藤、麦冬、铺地柏和丛生福禄考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地植物景观。
 
②道路绿地系统。漯河市在道路绿地建设方面,发展也较快。通过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改变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单一绿化模式,改善了道路绿化的绿化品位和观瞻效果,例如嵩山路、金山路、文化路等城市主次干道。骨干树种选用千头椿、馒头柳、国槐、黄山栾、大叶女贞、广玉兰、法国梧桐等。同时,为了勾画城市田园风光,在一些道路种植花灌木和翠竹,遮掩城市建筑,以增加公众回归自然的视觉效果。
 
③生态防护林系统。漯河市外围的防护林带具有良好的防风、保护大气环境的作用,主要位于漯河市边缘区的道路两侧,有G107、人民东路、漯舞路、漯西路、龙江路、樟江路等。为使生态防护林达到生态效益、风景片林的目的,生态防护林在植物配置上,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了抗废气、耐干旱、生长快、滞尘和降噪功能好的乡土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柳树、国槐、毛白杨、石楠、大叶女贞、法青、竹子、大叶黄杨、爬山虎、小叶扶芳藤、麦冬等。综上所述,漯河市存量绿地基本实现了公园绿地系统、道路绿地系统、生态防护林系统三者相互结合的绿地植物景观系统,符合景观生态学上的基质、廊道、斑块理念。
 
存量植物景观存在的不足
 
2.2存量植物景观存在的不足
 
由于植物群落是城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的基本组成单位,为了提高植物景观的质量,应对植物群落进行分析[8]。本次园林城市复检共26个样方,有5种植物群落类型,包括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具体植物群落类型和占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复检中,常绿阔叶林最多,符合漯河市植物类型的特点。其中,常绿阔叶林是漯河市主要的本土植物类型,并是唯一保持半天然的原生植物,多以木兰科、樟科植物作为优势建群种,龙柏、雪松为主要的常绿优势树种。常绿落叶阔叶林多以壳斗科、榆科为主的落叶树种,白蜡、广玉兰、碧桃等为主要落叶树种。常绿落叶混交林中,落叶树的种类常常超过常绿树的种类,主要有红叶石楠-枫杨群落、女贞-枫杨群落、红叶石楠-国槐群落、女贞-国槐群落等。落叶常绿阔叶林多以红叶石楠、枫杨为主。落叶阔叶林数量较少,三角枫、五角枫为主要落叶树种。
 
由园林城市复检结果得知,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群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和植物群落种间关联。
 
①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一般情况下,乔木层、小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组成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但由于在群落植物种植后,各个层次的植物发育存在差异,如果缺乏一定的人工干预,有些植物随着时间推移下,会被自然淘汰。在漯河城市存量绿地植物群落中,发现群落结构简单,有些群落灌木层小于乔木层,更甚者植物群落中缺乏灌木层。此外,还存在草层片状密植现象,会造成群落结构不稳定等生态问题,无法达到植物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②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种间关联是植物群落中生态位的问题,可分为正关联、负关联、无关联3种情况[9]。正关联是2个种一起出现的次数高于期望值,负关联是2个种一起出现的次数少于期望值,无关联2个种之间相互影响极小或无影响。漯河存量绿地植物群落中,由于物种搭配组合主要为人为控制,植物群落存在物种选择单一,林分自然度低,种群分布均匀,会引发物种存活率低、群落物种多样性低、抑制物种的自然生长发育等问题,无法达到稳定的植物群落类型。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