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特征研究
摘要:使用行为特征是城市公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且持续性研究的议题。本研究以暨阳小游园为例,采用PSPL调研法和行为注记法,对园内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老年人入园人数与时段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入园人数最高,冬季最低,春夏秋冬四季入园人数依次呈现“单峰”“双峰”“双谷双峰”“单峰”的时段特征。老年人四季活动类型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秋两季老年人活动表现为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和活动丰富3种类型,而夏冬两季老年人活动类型分别为活动较丰富、活动丰富和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2种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口袋公园适老化优化设计提供实证基础和理论依据。
1问题的提出
口袋公园以斑块化形态、散落式镶嵌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成为有效拓展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重要举措,亦是城市公园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持续性议题。自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宰恩(RobertZion)提出口袋公园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以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口袋公园的主要功能与价值[1]、选址布局[2]、规划设计[3]、对城市热环境影响[4]、使用率与使用评价[5]、植物景观营建[6]等方面,其研究成果为厘清口袋公园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科学化与精准化满足城市居民对开放绿地空间的需求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9.8%,较上一年增长了0.9%,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加重。据有关研究报道,城市公园等绿色休闲空间对老年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成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口袋公园因其灵活便捷、可达性高等特点,更是成为老年人群体的高频使用空间。学者们对口袋公园适老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如李蓉蓉等[7]提出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功能与完善服务设施以提升口袋公园适老化设计等。然而,已有研究尚缺乏口袋公园老年人使用行为等基础性数据支撑,口袋公园适老性设计基础研究资料有待进一步充实。基于此,以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游园老年人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PSPL调研法和行为注记法,探究老年人春夏秋冬四季在口袋公园的使用行为,探明老年人使用行为季节性特征,从而为口袋公园的适老化优化设计与微更新提供依据。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浙江省诸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021-2023年3年期间平均雨雪天122d(其中雪天4d)、多云与晴朗天243d,3年平均气温为19.2℃,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5.3℃。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诸暨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开展户外活动。
暨阳小游园位于诸暨市暨阳街道,东连浣江中学,西接福庄路,南邻暨阳路,北靠荷花支路,占地面积2015m2,设有3处人行入口,200m范围内有一所小学和初级中学。园内以开敞自由活动空间为主,绿地面积约1200m2,设有疏林草地和规则树阵等2个植物景观类型,绿地空间有明显的边界;硬质景观面积约815m2,设有小广场、坐凳、靠背椅、可移动桌凳、景观亭、健身器械等设施。本研究对暨阳小游园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PSPL(PublicSpace&PublicLifeSurvey)调研法和行为注记法。PSPL调研法旨在获取不同时段暨阳小游园各空间单元老年人的使用行为,行为注记法意在观测各类活动的老年人数与活动分布。
2.3数据来源
调研时间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每月各选取无雨(雪)的2个工作日和休息节假日进行4次全天调查,调查时段为6:00-20:00共15个时段,每个时段观察10min,进行人群流量计数统计和活动类型记录。春夏秋冬四季按气象学界定进行划分。
3老年人口袋公园四季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诸暨市2023年入春、入夏、入秋、入冬时间分别为3月4日、5月14日、10月6日、12月16日,因研究地春夏秋冬四季分布不均匀,故老年人口袋公园四季使用行为特征采用均值数据进行分析。
3.1老年人四季入园人数特征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入园人数与时段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3.1.1老年人四季入园人数与时段特征。四季入园人数与时段总体表现为夏季入园人数最高,四季单日峰值在下午的特征(图1)。春夏秋冬四季入园日均值人次分别为192、321、292、91人次,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四季单日入园人次最高峰均在下午,依次是春季14时、夏季16时、秋季15时、冬季14时。
3.1.2老年人春季入园人数与时段特征。春季入园人数呈现出“单峰”特征。6:00高于7:00,8:00起逐渐递增,至14:00出现单日峰值(29人),后单边递减,至20:00人数为0。
3.1.3老年人夏季入园人数与时段特征。夏季入园人数为“双峰”特征。6:00高于7:00,8:00起逐渐递增,至10:00出现单日第一峰值(24人),11:00后再次递增,至14:00增速加快,16:00出现第2次峰值(40人),并且是单日最高峰值,17:00后快速递减,至20:00在园人数5人以上。
3.1.4老年人秋季入园人数与时段特征。秋季入园人数为“双谷双峰”特征。6:00-8:00,入园人数直线递减,8:00出现第一个低谷(7人),后直线增加,11:00出现第一个峰值(21人),于12:00回落,出现第2个低谷(17人),15:00到达第2个峰值(37人),16:00后快速直线下降,但20:00仍有5人以上在园。
3.1.5老年人冬季入园人数与时段特征。冬季入园人数表现为“单峰”特征。6:00-11:00,入园人数缓慢上升,于12:00后快速上升,至14:00达到峰值(18人),14:00后单边下降,20:00在园人数为0。
3.2老人年四季活动类型特征分析
根据前人已有研究成果[8]和暨阳小游园调研结果,将老年人入园活动划分为静态活动和动态活动2类,静态活动包括休憩观赏活动3项(静坐、观景、围观)、休闲娱乐活动4项(打牌、下棋、唱歌、演奏乐器)、邻里社交活动3项(聊天、带娃、遛狗);动态活动包括器械健身和跳舞、打拳等非器械健身活动3项,共计两类13项活动。根据活动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将老年人活动划分为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活动丰富3个类型。其中,活动单调是指活动项目数量3项及以下,活动较丰富是指活动项目数量3项以上6项以下,活动丰富是指活动项目数量7项及以上。根据活动发生的时段数,将老年人活动划分为高偏好、中偏好、低偏好3个类型。其中,高偏好是指发生时段数在8个及以上的活动,中偏好是指发生时段数在4~7个之间的活动,低偏好是指发生时段数在3个及以下的活动。


3.2.1老年人四季活动类型与时段特征。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四季活动以静态类为主(占比90%),动态类活动为辅(占比10%)(图2)。在静态类活动中,打牌、围观、聊天、下棋是老年人主要活动项,依次占比27%、15%、14%、11%,静坐、观景、遛狗、带娃等活动比较均衡,而唱歌与演奏乐器等活动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动态类活动中,器械健身、跳舞、打拳等活动呈现出均衡性,不具备显著性差异。


在13项活动中(图3),打牌活动发生于10:00-17:00,其中14:00-17:00此项活动呈现均衡分布;围观活动发生时段较多,10:00-18:00皆有发生,16:00达到最高峰;聊天活动发生时段跨度则更长,9:00-20:00皆有发生,18:00最多;下棋活动发生于8:00-17:00,10:00和16:00为最高峰;带娃活动几乎分布于全天时段,10:00和15:00最多;遛狗活动亦是几乎分布于全天时段,9:00是遛狗高峰;观景活动分布于6:00-17:00,其中14:00是其高峰;唱歌、演奏乐器、跳舞仅分布于6:00-8:00;器械健身与打拳活动时段比较零散。


3.2.2老年人春季活动类型与时段特征。一方面,老年人活动类型表现为全类型,即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活动丰富皆有发生(图4)。在6:00-8:00、19:00-20:00等5个时段,老年人活动单调,仅包括唱歌、跳舞或唱歌、演奏乐器、器械健身或跳舞或静坐等活动;9:00-10:00、13:00-18:00等8个时段,老年人活动较丰富,静坐、观景、围观、打牌、下棋、聊天、带娃、遛狗、器械健身、打拳等活动都有发生;1:00和12:00的2个时段,老年人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为除唱歌、演奏乐器、跳舞外的其余10项活动。另一方面,下棋、打牌、带娃、围观、静坐5项活动占绝对优势,是老年人高偏好活动项;观景、遛狗、聊天、器械健身4项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是老年人中偏好活动项;唱歌、演奏乐器、跳舞、打拳4项活动处于低参与度,是老年人低偏好活动项。

3.2.3老年人夏季活动类型与时段特征。一方面,老年人夏季活动表现出活动较丰富和活动丰富2种类型(图5)。在7:00-8:00、11:00-14:00、16:00-20:00等11个时段,老年人活动较丰富,除演奏乐器外,其余活动皆有发生;6:00、7:00、10:00、15:00这4个时段,老年人活动丰富,13项活动全部发生。另一方面,聊天、围观、带娃、遛狗、静坐5项活动占绝对优势,是老年人高偏好活动项;观景、打牌、下棋、器械健身、打拳5项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是老年人中偏好活动项;唱歌、演奏乐器、跳舞3项活动明显偏少,是老年人的偏好活动项。


3.2.4老年人秋季活动类型与时段特征。一方面,老年人秋季活动表现出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活动丰富3种类型(图6)。活动单调分布于19:00个时段,以静坐,聊天和带娃为主;活动丰富分布于9:00-12:00、14:00、15:00、17:00这6个时段,13项活动皆有发生;其余时间则为活动较丰富时段,13项活动亦皆有发生。另一方面,带娃、聊天、下棋、遛狗、围观、打牌6项活动占绝对优势,是老年人高偏好活动项;静坐、观景、器械健身、跳舞4项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是老年人中偏好活动项;唱歌、演奏乐器、打拳等3项活动参与度低,是老年人低偏好活动项。


3.2.5老年人冬季活动类型与时段特征。一方面,老年人冬季活动表现出活动单调和活动较丰富2种类型(图7)。活动较丰富分布于11:00-14:00这4个时段,包括静坐、观景、围观、打牌、下棋、聊天、带娃、遛狗等8个活动项;7:00-10:00、15:00-18:00这8个时段活动单调,活动项涵盖除唱歌、演奏乐器外的其余项;而6:00、19:00和20:00的3个时段则没有任何活动发生,暨阳小游园内无老年人入园使用。另一方面,静坐、观景、打牌等3项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是老年人中偏好活动项;围观、下棋、聊天、带娃、遛狗、器械健身、跳舞、打拳8项活动处于低参与度,是老年人低偏好活动项;而唱歌、演奏乐器2项活动没有发生,老年人对此表现出零偏好。
4结论与讨论
研究采用PLPS调研法和行为注记法对暨阳小游园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老年人入园人数与时段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入园人数最高,冬季最低,且春季入园人数呈现“单峰”时段特征,夏季“双峰”时段特征,秋季“双谷双峰”时段特征,冬季“单峰”时段特征。
②老年人四季活动类型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全年活动以静态类为主、动态类活动为辅。春季和秋季,老年人活动表现为活动单调、活动较丰富和活动丰富3种类型,其中春季高偏好活动项为下棋、打牌、带娃、围观、静坐5项活动,秋季高偏好活动项为带娃、聊天、下棋、遛狗、围观、打牌6项活动,春秋两季共同高偏好活动项为带娃、下棋、围观和打牌;夏季和冬季,老年人活动类型只包括2种类型,即活动较丰富与活动丰富和活动单调和活动较丰富,其中夏季高偏好活动项为聊天、围观、带娃、遛狗、静坐5项活动,冬季则无高偏好活动项。
本研究虽然采集了48天720个时段数据,但没有包括雨(雪)天的老年人使用行为数据,可能会影响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特征分析的完整性,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PSPL调研法和行为注记法只是客观反映老年人四季使用行为,并没有很好地表征老年人的年龄,致使研究数据可能会遗漏外貌年轻化的老年人使用行为,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尽可能提高样本数据采集的完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