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生态特征及生态建设对策
摘要: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阐述了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合理绿地布局、优化绿地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生产与防护绿地建设、增加附属绿地及遵循以人为本建设原则等对策,旨在提升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推动荆州市中心城区向生态友好型城市转型。
城市绿地对生态、景观、居民休闲生活,以及城市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均能产生积极影响[1],科学合理的绿地布局和空间分配不仅可以支持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还能维护物种多样性。虽然荆州市在绿地景观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如公园、附属绿地、街头游园数量得到增加,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城市绿地结构不够完整、景观廊道建设尚不完善,导致斑块绿地间缺乏有效连接,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发展。此外,还存在丰富的水系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景观多样性原则执行不到位、城市绿化空间布局不均等问题。因此,为解决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的绿地系统和优化景观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1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
荆州市位于中国地势第三阶梯的西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依次过渡,逐级倾斜。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呈以网格放射状为主的混合式布局结构,可归纳为“两圈三带、三横五纵、四楔多园”(见图1)。“两圈”是指围绕中心城区建立,由道路防护林带围合的城市内环生态圈和沿荆州古城墙结合护城河水系形成的古城生态圈;“三带”是指西干渠河渠绿化景观带、太湖港生态绿化景观带和荆襄河、荆沙河接护城河滨水景观带;“三横”包括东西向的荆沙大道、江津路、南环路接荆沙路接北京路;“五纵”包括南北向郢都路、太岳路、园林路、豉湖路、西环路;“四楔”是指城市外围向市中心楔形布置的绿地,包括荆襄河楔形绿地、沮漳河楔形绿地、周家岭高压走廊楔形绿地、荆岳铁路下河线防护林带楔形绿地;“多园”是指公园和街道游园,包括中山公园、文湖公园、烈士陵园、玉桥公园、荆州市植物园等。
由表1可知,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公园绿地多样性高,斑块面积大,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附属绿地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破碎度高,受干扰强;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在中心城区内分布较少,均匀度和破碎度低。在荆州市中心城区中,市级公园共5个,总面积442.36hm2;区级公园共6个,总面积77.4hm2;居住区公园共5个,总面积53.7hm2;专类公园共17个,总面积240.29hm2;带状公园共6个,总面积339.1hm2。
2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景观结构不完善,连接度低
景观结构是指景观格局中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可被划分为基质、廊道和斑块3种。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以城市建筑为基质,以中山公园、古城公园、龙渊公园等公园绿地,以及街头游园、附属绿地为斑块,以城市中心外侧主要道路防护林带围合的城市内环生态圈,以及荆州古城墙和护城河水系形成的古城生态圈为廊道。在中心城区内,绝大多数公园广场采用道路连接而不是绿色廊道,导致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斑块之间形成一个个孤立的生境岛,因此,无法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同时,荆州市环、楔结合的绿地系统并未真正形成,导致绿地系统建设中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之间缺少连续性。目前,荆州市中心城区有100多条道路,主要以长湖大道、复兴大道、荆州大道等及水系串联起主要景观绿地,但道路及水系两侧绿化建设不完善,导致景观连通性高,但连接度低。
2.2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缺乏长远规划
在荆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老城区公园绿地数量相对偏少,城市绿地主要集中在内环线以外,旧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与沙市区相差较大[2]。此外,荆州中心城区大多绿地景观缺乏长远规划,公园绿地布局不合理,景观片段化明显。尽管荆州市植物资源丰富,古树名木繁多,且得益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但由于绿地景观资源未得到合理地利用,导致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和审美价值的降低。
2.3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荆州市地处长江沿岸,中心城区河湖水系错综复杂,城市外围的主要水系包括长江、长湖、海子湖和荆襄河等,这些水系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基础。中心城区拥有护城河、西干渠、便河等重要水体,不仅能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还能为城市景观增添独特的风貌[3]。然而,由于后期维护不足,许多湖泊已被淤泥填埋,湖泊周边的绿地也被转作生产用地,加上水资源保护意识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使得许多水域水质持续恶化,既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又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城水体环境,以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2.4生产绿地及防护绿地面积不足
生产绿地是培育苗木与花卉的圃地。由于荆州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绿地面积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绿化需求,进而限制了苗木品种的多样性。同时,在植物配置上,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比例失衡,制约了城市景观多样性的构建。防护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具有隔离污染、保障清洁卫生的功能。当前,河流与道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建设尚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与环境改善的作用。此外,多数污染源周边缺乏防护林带的有效阻隔,且河流与道路两旁的绿化覆盖不足,进一步凸显了加强防护绿地建设的紧迫性。
2.5附属绿地缺乏
附属绿地是城市用地除绿地之外的城市各类用地的绿化用地。近年来,大部分建设的小区环境优美、绿化率较高、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改善了城市绿化环境。但城区内的一些老居民房,因为修建时间久远,绿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所以,缺少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并且对于小区游园的建设较少,不能给周边居民提供较好的休憩娱乐空间。按照有效绿地面积来计算,小区绿地建设的各项标准都无法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同时,单位附属绿地面积较少,很多工厂都缺乏改善空气和美化环境的附属绿地。
2.6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绿化种植技术水平低
在荆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许多绿地服务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存在设施数量不足及质量不高的问题,未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在绿化植被方面,城市绿地以草坪种植为主,植物配置水平较低,缺乏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多层次组合,导致生态多样性较差,绿地综合水平较低。大多数居住区和商场入口处均以大面积草坪为主,既无法真实反映城市绿地生物量的丰富性,又制约了绿地系统综合效能与生态多样性的提升。此外,荆州市在园林和城市生态相关技术储备方面也存在不足,人员结构配置不够合理。
3荆州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生态化建设对策
3.1构建合理的绿地布局结构
绿地结构布局决定了城市绿地有机体的基本功能发挥,系统的形态以及每块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分布[4]。主要目标是促进城市绿地布局的均衡与连通性的强化,为城市生物提供生态落脚点。在城市建设中,不仅需提高绿地的连通性,还要增强景观连接度。较高的景观连接度有助于促进生物过程的迁移,并强化绿地斑块间的动态联系。通过加强道路和水系周边的绿化建设,提升绿化覆盖率,可以更好地连接各个绿地斑块,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有效交换。同时,应结合荆州市现有河道和防洪沟渠,总体构建绿地网络系统。
3.2优化整体绿地系统布局
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需秉持全局视角,确保绿地布局均衡且类型丰富,以充分响应市民多元化的游憩需求。通过增加口袋公园,并缩短其服务半径,方便市民日常休闲活动。明确公园绿地分级,构建科学合理的绿地体系框架。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融合长期愿景与短期目标,分阶段推进绿地建设。此外,城市绿地不仅能减轻环境污染,还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因此,荆州中心城区应结合区位特征,统筹绿化系统布局,重点发展能削弱热岛效应、提升空气质量及提供生态氧吧的各类区域绿地,同时,强化绿地自然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加速推进城市绿化进程,打造绿色生态典范。
3.3合理利用水资源
荆州市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且结构完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系统梳理城市布局,深入挖掘地域自然特色,打造具备平原水网特征的园林城市“骨架”,同时,突出体现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历史底蕴,以充分发挥荆州市独特景观的优势。根据不同水系(如河流、湖泊、溪流)的特点,设计基于荆州文化的亲水和观水活动。荆州市邻近长江,易受洪涝影响,应结合荆江大堤、太湖港水库等防洪设施,将防洪措施与植树造林、农田灌溉及农林产业紧密融合,从而提升防洪能力,并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3.4加强生产和防护绿地建设
针对生产绿地布局,当前市内的苗木培育基地主要集中在城市西北部。为丰富市区绿化苗木资源,应积极拓展市郊苗木基地,提升城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增加选择空间。防护绿地建设应聚焦于城市外围的公路、铁路沿线,以及工厂、仓库、水系周边区域,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对于河流沿岸,推荐采用生态护坡技术,保持河道自然形态,对于穿越市区的河流,可将其整体建设为带状风光带。此外,在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汽车尾气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针对污染源周边及工厂与生活区交界地带,构建卫生隔离绿带,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周边环境质量,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态。
3.5增加附属绿地建设
附属绿地规划应兼顾其特有属性与使用功能需求。对于临街的大型公共建筑,绿化设计应强调公共开放性与空间融入,依据场地特性与功能定位,优化景观环境体验。对于工业区域附属绿地,可精选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植物,如常春藤能吸附甲醛,巴西木能过滤粉尘,夹竹桃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植物不仅具有防护隔离功能,还兼具美化环境之效。对于荆州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亟须重新规划绿地布局,确保每个小区至少配备1~2处集中绿地空间,为居民提供交流休闲的理想场所。
3.6遵循“以人为本”建设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核心在于提升人居环境整体质量。在荆州市中心城区改造建设中,应将改善气候和美化环境作为首要目标,以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自1992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荆州市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闻名,在绿地建设中,需结合历史文脉和现状特征,重点突出绿地的文化和休闲功能,同时,优先使用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易于维护的乡土植物。另外,城市绿地建设应注重提升植物配置的合理性,通过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科学搭配,提高绿地的标准和园林艺术水平,展现荆州独特的园林风貌。
4荆州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构理念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念,针对荆州市中心城区的具体状况,采取因地制宜策略,融合区域特色,构建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绿地体系与绿色廊道网络,通过强化市区公园、生产绿地及附属绿地建设,形成良好的绿地系统空间布局[5]。
以中心城区河道(如护城河、便河、沮漳河等)为依托,构建绿色生态走廊,这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绿地生态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河流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纽带,有效串联起分散的绿地、湿地与游园,其穿越城市的特性,不仅提升了空气净化能力,还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大气污染与热岛效应。此外,应重视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的利用,发挥地域环境优势,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底蕴,致力于将荆州打造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典范。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在保护自然生态与促进城市发展之间实现平衡,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要任务。期望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创新,为荆州市及全国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模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