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MIP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2025-01-15 0
核心提示: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
基于E-RMIP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摘要: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景区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在周边地区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旅游形象较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结果,提出精品旅游、“旅游+”模式、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和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双河溶洞景区申报AAAAA景区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岩溶洞穴(karstcave,简称溶洞)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岩)由于水的侵蚀、崩塌等环境或地质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是喀斯特景观中普遍存在的地质地貌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因其景观精、奇、巧、特等特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1]。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80万个洞穴,其中旅游洞穴约1505处[2];在我国约50万个洞穴中被开发的游览洞穴有800多个[3];贵州已开发的溶洞如织金洞等,多数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依托于自然环境,从传统旅游模式走向更具环保意识的“绿色”模式[4],致力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知识与文化传承,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5]。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意义突显,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生态旅游作为我国践行“两山”理论的载体和重要途径[6],承载了引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等具体需求[7]。岩溶洞穴作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生态资源,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更好体现其核心价值。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研究,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将溶洞景观特征与当地人文、区域规划发展等相结合,探讨其旅游开发模式[8-9]、规划设计[10-11]、灯光设计[12-13]等并形成了各种开发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可持续开发模式,如限制游客量[14-15]等。注重新理论和技术手段,如三维技术[16]、信息化服务平台[17],探讨探险疗养[18]、科考等主题旅游。但是,现有相关研究较少关注基于生态理念的洞穴旅游开发。
 
双河溶洞景区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以及亚洲第一、世界第五长的洞穴,它们都具备很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目前,对双河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环境[19-20]和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等方面[21-22]。基于此,本研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改进的昂普(E-RMIP)分析方法,从生态旅游角度出发对双河溶洞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以期为双河溶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双河溶洞景区位于贵州省绥阳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02′30″~107°25′00″、北纬28°08′00″~28°20′00″,下辖地下裂缝景区、双河谷景区(图1),同时也是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是绥阳县重要的旅游资源。景区年平均气温11.6~15.5℃,年均降雨量为1160~1350mm,约分布有50km2的原生性森林,植物组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区内拥有世界地质遗迹2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地质遗迹15处、县级遗迹多处。拥有大风洞、响水洞、何教洞、银河洞和双河水洞等多个洞穴。景区始终秉持“自然遗产全球共享”理念,推动生态建设,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区内生态环境与地质遗迹。
 
1.2研究方法
 
RMP分析法最早由吴必虎[23]教授提出,旨在解决区域旅游开发的规划问题。2005年杨新军等将形象(Image)正式纳入了RMP模式中。2018年黄元豪等生态理念(Ecologicalconcept)引入RMP中。本研究将RMIP和E-RMP相结合,基于E-RMIP视角,尝试对研究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2E-RMIP分析
 
2.1资源分析(R)

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根据双河溶洞生态旅游资源特征,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24]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将双河溶洞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表1),各类型数量分别占国家标准类型比重的87.5%、51.61%、17.41%。双河溶洞拥有得天独厚的岩溶地貌、水文系统、生态系统资源,“洞、林、山、水”齐备。加之以“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模式使得生态资源更加富集,生态经济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
 
双河溶洞景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组合较好。景区内有集旅游观光、洞穴探险、科学研究多位一体的洞穴系统,如规模巨大、形态优美、景观丰富的大风洞;适合地下水体景观观光的响水洞和双河水洞;复杂洞道探险寻宝的山王洞、银河洞等。景区PM2.5含量低,空气清洁,空气负离子浓度高,适宜开展洞穴康养活动;生态环境优越,植被以亚热带山地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荒山、河谷斜坡等地分布有次生灌丛和灌草丛,其中野生植物124科298属413种(包括变种);景区还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决定了其洞穴旅游产品的开发价值。
 
同时,景区科研、科考、科普价值高。双河溶洞是亚洲第一长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育在白云岩层系的洞穴系统,其围岩保存的古生物化石,对于研究喀斯特作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及古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其丰富的地下溶蚀侵蚀形态、完整的水文系统也为洞穴科普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2市场分析(M)

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2.2.1需求分析。以“双河溶洞”为关键词,从百度大数据平台采集综合搜索指数用于反映景区客源市场情况,时间跨度为2018-2022年,经筛选、整理和归纳后,得到表2。
 
同时,根据百度指数,全国各地对双河溶洞景区的网络关注度高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在周边省份,与距离呈正相关。除相邻省份外,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关注度较高。整体网络关注以贵州省为主,与其现有客源市场相符合;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关注度也较高,是重要的潜在客源市场。2.2.2市场定位。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联合发布的《2020国内旅游复兴大数据报告》和《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越野自驾”“户外”“自然”等成为国内旅游消费新热点;“休闲避暑”“漂流玩水”类主题深受游客青睐。双河溶洞景区以“洞穴探险、户外徒步、旅游观光”为主导,“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重点,
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规范完善旅游市场。
 
2021年绥阳县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吸引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积极推进学旅融合、体旅融合,开发研学旅游精品线路、洞穴、露营、攀岩等项目,双河溶洞景区获评“贵州文化旅游十大网红打卡地”和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和探洞运动基地。全县2020年、2021连续入围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榜,由此可见双河溶洞景区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发展较薄弱、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游客停留时长多为1~2d。
 
2.3形象(I)
 
旅游者对景区旅游形象的总体印象与认知,能够反映出旅游形象的传播效果,以及官方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之间的差距,是评估形象定位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25]。本研究采用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利用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了携程和马蜂窝两大主流OTA(OnlineTravelAgency)2018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有关双河景区的在线评论730条,约24653字。
 
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
 
以ROSTCM6内置词典建立文本分析语料词典库,筛选后得到网络文本数据。除去无意义语素并进行高频词统计,借鉴学者们对旅游地形象感知高频词的分类[26-27],得到能够代表双河溶洞旅游形象感知的前51个高频特征词(表3)。
 
高频词代表着游客对于该景点的印象,频次越高印象越深[28]。双河溶洞词频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溶洞”“景色”“地下裂缝”“双河溶洞”和“值得”。从景点风貌看,体现景区独特景观的有“溶洞”“地下河谷”“天坑”等与“喀斯特”直接相关的元素高频出现;“值得”“趣味”“神奇”等体现了游客对于该景区的整体感知;“探险”“飞拉达”“绳降”等说明户外项目深受市场欢迎。双河溶洞旅游形象的认知现状,与报告所反映的需求热点和消费趋势相吻合。
 
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得到游客评论可视化图。由图1可知,“步行”“溶洞”“地下梯田”和“亚洲第一长洞”是网络的核心,与其他特征词共现的频率最高,也是游客最直接的景区总体印象。“贵州—亚洲第一长洞”表明了景区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停车—小时”反映了游客对于游览时间和交通便捷度的关注。“走路———步行———洞道”突出了步行是游玩过程中最主要的游览方式。“银河洞———飞拉达———溶洞———探险”和“景色———溶洞—风光”2条线表明溶洞景观是景区的主要旅游吸引点。另外“不值得-建议-票价-单一”等负面词汇更应受到重视,这对未来景区的品牌塑造和形象改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4产品(P)
 
产品是旅游开发的最终产物,如何将资源转化为游客接受的产品,是目前洞穴旅游开发亟需解决的问题[29]。目前,双河溶洞景区生态旅游产品以自然观光、四季休闲、生态度假和科考探险为主,以洞穴疗养、地质科普和洞穴文化为辅。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了森林康养、洞穴养生;地下裂缝景区和双河谷水洞、池武溪水域、区内农田和森林均为良好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资源,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洞穴疗养、森林疗养等生态产品和生态摄影活动;而洞内恒温恒湿、富含负氧离子,适合休闲康养,可由此推出“穴居”旅游产品并开发洞内帐篷营地。
 
同时,在绥阳县政府积极推进农旅融合的支持下,双河景区还开展了油菜花写生、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推出了银河洞飞拉达、垂直绳降、SRT和亲子探秘系列活动,并开辟出双河溶洞探险户外运动路线和“百车自驾”活动。在科普方面,双河谷科普研学基地近年来开展了“水彩名家”训练营、“野小子”夏令营、实践教育课程系列活动,打造出体旅融合等“旅游+”格局。
 
3双河溶洞资源开发与利用
 
3.1双河溶洞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双河景区的开发、保护、管理等主要有以下问题:①景区雷同、游客停留时间短:据点评发现双河溶洞景区游客多为一日游,这与旅游型洞穴开发大同小异、游客观赏疲惫息息相关。
 
②景名体系不统一:景观命名依形态特征和命名者的想象力而定,如“神泉玉露”“夜明珠”“天宫”等无明显的主题串联;
 
③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存在不足,高级客栈数量欠缺,小规模宾馆的接待能力和卫生条件有待提高;缺乏专业地质导游讲解,游客体验大打折扣;洞内灯光设置杂乱滋生大量灯光植物、钟乳石表面脱落等不利于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资源的保护;
 
④地质景观缺乏观赏性价值和游玩体验感:地学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窄,且无具体的有形产品(如宝玉石、地质特色文创等);
 
⑤宣传力度不足:主要宣传平台为其微信公众号,2018-2023年发布推文共87篇;2019年开通短视频运营,视频数量至今仅有79条;
 
⑥区内其他景观(如峰丛、河流、农田)的生态价值等未能得到充分挖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3.2双河溶洞开发建议
 
为继续推动“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提出以下完善双河溶洞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3.2.1精品旅游。为了满足溶洞旅游多样化、个性化、科学化的需求,以洞穴为核心,将洞穴观光、养生、探险和户外运动作为特色游览主题,整合乡村景观、河流、森林、文化等资源,打造“亚洲最长洞,白云岩之魂”特色岩溶景区。立足于自然和生态,响应并推进“山水田林湖”景观资源共同体的构建,建立洞穴旅游+地质公园+乡村景观+诗乡文化的人地合一的旅游综合体,参照国内外其他相似景观开发、保护、管理、研究的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景区的主题定位和客源结构融入新的生活理念、旅游动机和科技元素,设计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3.2.2“旅游+”产业融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区内生态旅游与康养、农林、体育文化等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交互融合,加快推进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研学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动农品变商品,推动旅游经济提质升级,实现旅游富农。
 
3.2.3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从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微博、微信平台、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游客,要理顺景区内现有优势资源,细化游客需求,提高景区宣传的创新性和互动性,推动宣传策略的科学化、精细化,在旅游市场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3.2.4提高管理能力。建立完整的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加强管理服务人员文化水平及综合素养,提高景区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及可持续发展、和谐理念和系统论为指导原则,更新管理理念,实现景区管理体系的自我调节和更新。
 
4结论
 
从生态理念角度出发,对双河溶洞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并通过RMIP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双河溶洞景区资源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构成。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组合较好,功能齐全;景区科研、科考、科普价值高。景区市场潜力巨大,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在周边地区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市场定位明确,发展前景广阔。
 
用网络文本挖掘法可知双河溶洞景区词频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溶洞”“景色”“地下裂缝”“双河溶洞”和“值得”,游客评论—词汇语义网络分析可视化显示游客感知景区直接印象为“溶洞”,景区总体旅游形象较好,但宣传力度不足。旅游产品总体形式丰富,共有7个类别,自然观光、四季休闲、生态度假和科考探险为主。
 
该景区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仍有欠缺,可以通过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采取精细化布局、多元化赋能等方式,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更好实现景区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