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讨

   2025-01-11 0
核心提示: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讨摘要:双高计划的重心在于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群,而这一目标背后的支柱则是校内实训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讨
 
摘要:“双高计划”的重心在于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群,而这一目标背后的支柱则是校内实训基地,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是确保专业群建设稳步向前的稳固基石。“教、训、研、创、服”五位一体的实训基地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地方产业、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深入解析“教、训、研、创、服”五位一体的内涵。联结国内外建设经验,融入自身专业群特色,可以进一步优化五位一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通过构建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框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旨在为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进而提升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水准。
 
社会发展需要实践型、应用型的社会人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及其功能,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前瞻性。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高职院校以培育大国工匠为目标,以扶植能工巧匠为责任,持续输出新型人才,利用高素质、新技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
 
近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以增强职业院校特色,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已建设的实训基地,综合应用性高、专业性强,能与企业对接,联合开展相关培训和考核(优质职业工种培训和技能证书考核),认定教学成果的积累和转化,从而构建产教双重教育完美闭环[3],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双高计划”,强调坚持以点带面,先发展重点专业或院校形成标杆,后带动其他专业或院校发展,以全面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4]。高职院校与现有经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会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构建“教、训、研、创、服”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1“教、训、研、创、服”———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内涵
 
在构建高水平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需巧妙整合多方资源,包括政府的引导、产业的实际需求及高校的理论研究,涵盖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创新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其目的不局限于单一技能的培养,而是着力培养具备新时代特色,且能全面发展、持续创新和多层次智能应用的综合型人才。这个集合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实现对接的桥梁,通过这种对接,能达到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目的[5]。简单来说,是从人才到企业,再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全面提升。

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内涵
 
“教、训、研、创、服”五位一体实训基地正是产教融合的典范(见表1),其不仅是教育和产业的桥梁,更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摇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7]。高校教育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借助企业的实际资源和经验来深化和提升教育内容和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拓展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6]。
 
2高职园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大高校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建设实训基地,其中不乏涌现出一批高水平,且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样板实训基地”。然而,纵观实训基地建设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2.1难以支撑专业(群)建设要求
 
在园林专业群中,如园林绿化、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病虫害防治等职业技术课程具备很强的实操性,学生需要较多的实践训练来掌握技能技术,以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还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优秀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等多个项目协同建设[8]。目前,多数院校建设筹备园林类实训中心时,前期缺乏充分的调研,无法获得有效的讨论与取证、专家论证,导致各专业群之间、专业群内部无法进行充分沟通,不同专业各自建设实训室,致使单一、局部实训场景多,无法满足多元实训需求。同时,由于实训设备更新换代迅速,部分实训设备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2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当前,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普遍存在2个问题:一是实训室社会化程度和实训设备使用频率均较低;二是实训教师的选拔、聘任机制有待完善,实训教师的指导能力有待加强。这两大问题容易导致实训基地只为相关专业提供实践教学活动,不对外开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3科教融汇意识薄弱
 
国家大力培养能工巧匠,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因此,对实训基地的科教融汇需求日益提升,但在制定方案和标准时,还不能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很好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教学课程标准。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果信息不能共享或缺乏与时俱进的设备设施和配套服务,既会阻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又会抑制大学生的创作与创业热情,降低创新创业效率[9]。
 
2.4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但在产教融合中一直存在企业积极性不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实训基地建设不足且分散单一,教学体系不健全,设备落后、短缺,无法开展多项实训项目,同时,与市场需求脱轨,与企业目标不契合,无法匹配优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交流[10]。“双师型”教师真正深入企业实践层面的少之又少,校企合作形式不能很好地衔接,因此,打造一支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