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内外兼修”的微景观探索
吕静1,张皓2(1昆山市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2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相继开展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方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迈入新征程,乡村景观风貌持续改善。然而,目前乡村人居环境“微景观”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众多宅前屋后附属空间和碎片空间尚未跟上全面提升的步伐等。以昆山市乡村微景观实践情况为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成功的实践经验启示,从规划设计方式和长效管控模式两方面入手,尝试性探索乡村微景观的营造策略和发展途径,为实现以村民参与为基础的乡村人居环境“内外兼修”提供新思路。
乡村承载着悠久的农业文明,拥有区别于城市的独特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近些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相继开展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方法,助推现代农业农村发展。
1缘起: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下,乡村环境、产业结构、物质空间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了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等一系列“乡村行动”,进一步整合了乡村资源,重塑乡村景观环境,为当代乡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乡村规划建设行动的推进,村庄建筑风貌得以提升,道路、河流、公共空间节点等乡村景观逐步改善,村庄风貌焕然一新,乡村外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或许受使用权限、空间零碎等的限制,许多村庄宅前屋后的空间依然处于失衡无序的状态,以村民参与为基础的乡村宅前屋后“微景观”建设对于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外兼修”显得尤为重要。
2场景:概念内涵及研究范围
2.1概念内涵
当下,农村人居环境从“三年行动”到“五年行动”的整治提升,已经进入了系统、全面升级的新阶段。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所提出的“乡村微景观”是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迈入新征程下的尝试性探索,主要指乡村土地使用权为个人的宅前屋后微小空间,通过村民自主参与的模式,因地制宜进行建设提升,形成具有归属感、幸福感的景观空间。
2.2研究对象
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肩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在乡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如:为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水平,制定并不断更新《昆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核办法(试行)》,以“红黑榜”的形式激励各村积极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积极制定《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以“菜单图谱”的形式加强和规范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在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等不断实践中,昆山市乡村公共空间及建筑风貌等人居环境“外修”提升已初见成效,但乡村宅前屋后空间打造还不够成熟,尚未实现乡土景观的全域管控。部分乡村通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等活动,以期通过示范、激励作用带动村民自建,利用闲置的民宅进行民宿改造,打造乡村民宿微景观,但收效甚微,就整体而言,乡村人居环境“内修”的微景观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2.3研究方法
乡村微景观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家门口”的幸福。本研究以《昆山市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中的分类标准为依据,分别选取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其他一般村庄3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村为调查研究对象(城郊融合类村庄暂无,搬迁撤并类村庄拟搬迁撤并,故以上两类村庄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广泛调研不同类型村庄微景观营建情况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践成功的经验启示,探索归纳乡村微景观的发展途径。
3研判:发展特征和问题反思
3.1发展特征
昆山市聚集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大多开展过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整治改造,基础条件较好,在乡村微景观营造方面有一定尝试和探索;其他一般村庄是指目前暂时无法分类的村庄,以及城镇空间内近期已翻建或环境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基础条件一般,乡村微景观较为粗放(表1)。
3.2问题反思
基于调查研究,总结聚集提升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其他一般村庄在乡村微景观营造上存在如下共性问题:一是场地闲置化。部分宅前屋后场地闲置、杂草丛生,或直接硬化、无人打理,造成资源浪费、景观失调。二是风格城市化。部分村庄在整治改造过程中容易陷入标准化误区,照搬城市景观,宅前屋后铺满不透水的混凝土场地,种植修剪整齐的园林苗木,宜居生活和乡土性丢失。三是过度功能化。村民对场地无过多的审美要求,更希望有可就近采摘的菜地和使用方便的硬化场地等。
归纳乡村微景观失落的原因:一是村民参与不充分。受土地使用权限影响,村民的意愿决定了微景观的面貌,部分村民常年在外,宅前屋后疏于照料,或希望简单处理,不愿投入多的资金用于外部环境打造。二是设计引导不深入。特色保护类村庄前期在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受一定的规划设计引导,部分民宅微景观形成示范效果,但未能深入开展,大部分村民审美和技术有限,难以将功能需求与和谐美观相结合,容易照搬城市建设模式而陷入误区。三是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目前的乡村微景观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和系统谋划,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共同努力。
4归纳: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反思,结合乡村微景观在昆山市乡村建设中的实践启示,本研究从规划设计方式和长效管控模式两方面入手,归纳适合乡村微景观营造的基本策略。
4.1规划设计方式
梳理昆山市已形成较好风貌的乡村微景观实践案例,规避风格城市化、过度功能化等问题,从立足乡土性、统筹功能性、突出特色性、融入创意性4个角度出发,总结微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4.1.1立足乡土性。乡土强调的是一种地域传统,区别于外地的和现代的,乡土所代表的是地域性和传统性[1]。乡土性是乡村的自然表现和独特气质,是人们体味乡村、品味乡情、回味乡愁的重要标识。乡村微景观在营造时要立足乡土性,在设计风格上,要区别于城市景观的整齐划一、精致美观,保留乡土景观的自然乡野和生态宜居性(图1);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优先选取乡土植物(图2),规避“乔-灌-草”组团式种植方式;在设计要素选择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图3)等。
4.1.2统筹功能性。空间形态是乡村生活的物质载体,尊重和保障居民对宅前屋后空间的使用习惯才是本质追求,失去本质生活的微景观,再优秀也只会成为“展品”。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微景观进行功能定位,充分考虑每户村民对场地的需求,如村民是否需要晾咸肉、晒谷物的晒场,促进邻里沟通的品茶休憩空间(图4),夏日老人择菜、纳凉的林荫地(图5),以及就近采摘的可食地景(图6)等,打造实用性与美观性兼备、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微景观。
4.1.3突出特色性。特色性是乡村内涵的重要体现,由于乡村特色的包容性,每一种特色的表达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在微景观设计时避免盲目造景、求新求快,忽略乡村特色风貌塑造,造成千村一面、千景一面等特色缺失问题,要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突出地域特色[2]。如立足产业特色的金华村“腊肉文化”(图7),基于历史文化遗存和“太极型”特殊水居肌理的姜里村姜里遗址、“太极水村”风貌(图8),延续酿酒工艺的寒贞村“黄酒文化”(图9)等,从突出特色与个性、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具有文化特色的微景观之路。
4.1.4融入创意性。如果说微景观是乡村环境的底色,创意景观则是底色上的异彩。乡村创意景观建设按照旧物利用、就地取材的原则,选取农户家中闲置、废弃的老物件或当地常见用材,通过创意实现了用材自身特质与美学创新相融合,如利用旧木桩制作的门牌(图10),闲置的水缸、瓦罐种植花卉(图11),水边的毛竹拼接组合成特色小品(图12)等,在打造创意景观元素、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为村民带来趣味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岁月沉淀的物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了情感、接续了幸福。
4.2长效管控模式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美丽的微景观可以一蹴而就,但可持续的健康环境离不开长效的管护机制,需要政府、村民、外部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形成多元参与、多方联动的乡村微景观管控模式。4.2.1自上而下,政府主导。(1)拓宽统筹路径。可持续的乡村微景观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在探索初期,政府主导部门的积极推动至关重要,如加快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微景观打造提供实践方向;政府联合国企、社会组织机构、当地“乡贤”等形成合作联盟,为微景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村委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意识到微景观不仅是家庭个事,也是整个村庄向好向上的集体行动,并做好村民动员工作,通过座谈、示范点参观等柔性引导的方式,让村民形成情感和思想共振[3],提升村民建设意愿和热情。同时,制定适当的激励机制,给予积极响应微景观实践的村民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2)搭建管护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由政府主导搭建管护平台促进实施。一是搭建“乡村微驿站”。帮助村民协调、解决微景观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村民可以将闲置物品与驿站进行资源置换,换回花种、菜种等用于微景观种植,驿站将收到的闲置物品通过再创造,用于乡村公共空间打造。二是创新代管模式。村民宅前屋后场地闲置的重要原因是有土地使用权的村民常年在外,难以照料,通过创新代管模式,由村委自营或引入社会团体合作运营管理,采用微租金代管理等方式,统一建设、管理、经营散落的微景观空间,运营主体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土地使用权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法打造“创意可食地景”,可获得土地农产品产出,也可通过开展“菜地认种”等活动获得经济收益,散落的空间通过代管平台形成聚集效益,也让闲置的资源产生新的价值。三是完善反馈机制。乡村人居环境最直观的体验者是村民,反馈是重要环节,在乡村建设中必须要重视村民意见,鼓励村民建言献策,形成村民参与的利益共识[4],可由政府主导搭建反馈平台,让村民在微景观建设完成后,有困难可倾诉、有问题可解决,通过听取村民使用感受、征求改进意见、吸纳优化建议,进而总结实践经验和归纳推广方法,更好地为民服务。
4.2.2自下而上,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从发起、规划到维护管理,其核心是村民参与,只有村民全流程参与到实践中去,成为主动营造微景观的内生力量,自下而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自觉维护微景观的意识,乡村人居环境整体的提升才能有效、长久。村民作为参与的主体,前期需积极引导村民提高审美需求,自愿加入建设队伍中;设计阶段,以村民对场地的诉求为主导方向,要融入村民自己的设计想法,与设计师共同出谋划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专业人员配合下,利用家中旧物、简单的乡土素材亲自动手,添砖加瓦、种菜栽花,营造温馨的生活空间,从而获得属于村民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4.2.3上下联动,技术加持。乡村微景观从建设到维护离不开技术支持,政府可引入社会团体力量给予村民技术帮助,形成联动效益。如与设计院合作,建立良性运转的“设计师下乡”模式,设计师在充分了解所负责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前提下,发挥专业所长,通过搭建设计师服务平台及制定设计培训课程等途径,全程跟踪指导村民进行微景观建设。或引进高校团队,形成校地合作,通过大学生夏令营、设计竞赛等活动方式,发挥人才创新作用,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5],助力乡村微景观打造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创意实现提供场地空间,拉近年轻人与乡村的关系。
5总结与展望
乡村微景观见证着乡村生活的柴米油盐、民俗风情,是乡村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存在,物质空间可以折射出人文情景的变迁,从“微处落子”也可以达到“全盘皆活”的效力,乡村微景观意义深远。面对时代的演进、社会的进步,乡村微景观的营建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修正,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方式方法,重塑乡村魅力,留住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