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日益受到关注。共享理念是当前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强调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提倡空间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共享理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与挑战,探索基于共享理念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共享理念概述
共享理念强调人人享有、全民共享,追求无差别的权利。同时,共享发展对客体的要求是全面性、均衡性,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使发展成果能够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公共空间设计视角出发,共享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内部空间的利用和智慧化使用方面,通过功能复合、设计元素的有机拼贴、智慧化设施营造等措施,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功能的丰富体现。共享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
2公共空间类型
2.1外部空间共享型
在共享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中的外部空间共享主要分为广场、街道、屋顶花园以及停车空间共享等类型。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场地,是满足人流聚散和休闲娱乐需求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与建筑体在空间上的过渡区域。在共享理念下,广场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开放’}生和包容‘}生,使其能承载多种类的活动,如文化活动、社区聚会、商业推广等。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具有人流交通导向及城市面貌展示等作用,街道的设计应更加注重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以及与两侧城市空间的融合感。同时,街道的共享还体现在其功能衍生的多元化方面,如设置临时摊位、街头表演区、公共艺术展示区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
2.2场地特色共享型
在共享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涵盖了对周边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利用,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多元、具有场地特色的城市空间。自然空间共享主要涉及城市公共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融入周边山水、植被等自然元素,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改善城市的微气候,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也是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将历史建筑、古迹遗址等融入空间设计,使公共空间成为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3共享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
在共享理念指导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采取“以人为本”的原贝}]进行布局,旨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创造出功能丰富、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服务。针对前文提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公共空间,下文将分别对小尺度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及数字公共空间的利用进行详细阐述。
3.1高效使用的共享空间
城市中的小型公共空间,如街角绿地、巷弄空地等,因其体量较小、使用效率较低,通过精细化的空间功能划分,可以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区域,如设置亲子活动区、交流区、运动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人员通过设计多功能叠加元素,使公共空间具备更多的功能属性。在小型广场布置可移动的花箱、座凳等设施,可以应对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设置移动花箱与座凳对空间进行重组、更新,形成如图1中的a,b,c三种模式,满足一般休憩、文化活动、周末艺展等需求,从而使有限空间具备更多功能。
3.2城市内部空间的充分开发
在共享理念下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为了实现城市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需要对公共空间进行复合化设计。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时间段和空间的使用需求,设计人员将多种功能融入同一空间内。竖向空间开发能够充分激发城市内部空间的潜能,通过修建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空中步道等,将公共空间从地面延伸到立体空间,以此增加空间的使用面积和层次感。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活动空间。地下空间是城市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空间充分利用的关键领域,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将地下空间用于建设停车场、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以缓解地面空间的紧张。同时,地下空间还可以与地面空间形成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
另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实现对城市内部空间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利用,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需求变化,为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公共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模拟和展示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为决策提供直观依据。这些措施和手段的实施,最终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城市空间的智慧共享
在共享理念下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实现对城市空间的智慧共享。首先,应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智能化信息平台,这一平台可以集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信息,如空间布局、设施状态、活动安排等,并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实时、便捷的信息服务。市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预约设施或服务,参与活动,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动。其次,推广智能化设施与设备是实现智慧共享的关键。
例如,在公共空间设置智能导览系统,通过语音、文字、图像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导航和介绍服务;设置智能照明系统,根据时间和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营造舒适的视觉环境;引入智能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与秩序。再次,为了实现城市空间的智慧共享,相关部门还需要实现各类数据的互联互通,包括公共空间内部的数据互通,如设施使用数据、活动参与数据等,以及公共空间与其他城市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如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等。
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统筹规划和协同管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在推广智慧共享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通过采取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措施,保护市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进而实现共享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智慧共享目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城市生活体验。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共享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与方法。这些策略与方法不仅有助于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和功能,还能增强空间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使之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然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实际需求和反馈,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策略,推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