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旅游景区生态设计与保护——杭州千岛鲁能胜地
1 项目背景
作为重要的城市水生态空间,滨水旅游景区是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接触水源需求的天然休闲场所。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滨水旅游景区常存在植被覆盖度低、植被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点面源污染、水体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因此,构建人水共融、顺应自然的生态可持续滨水旅
设计团队一直致力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现实图景,以杭州千岛鲁能胜地生态设计与保护项目为例,开展了自我生态修复、雨水径流控制、植物生境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践工作,更好地守护千岛湖的“绿水青山”,并转化成为淳安百姓的“金山银山”。
该项目位于千岛湖西南湖区,北抵千汾公路,南邻千岛湖界首群岛,西至松源村以南的千岛湖水道,东靠严家村东侧山体。规划总面积为 839.95 hm2,陆域与水域面积参半,为典型的滨水旅游景区,其中非风景名胜区和非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地块可布局建设用地,占地面积约 230.93 hm2。项目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第 25 区(黄山—怀玉山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然而,现场调研发现项目区域在植被生境、水体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
2 设计策略
该项目生态设计与保护的愿景为:共生 (commensalism)——建立生态、人与自然共生的区域格局;联接(connection)——把人的生活与大自然联接,把动植物生境相互联接;共享(share)——让人与生物共存共享自然环境。结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项目生态设计与保护的策略是:1)针对较高敏感区域,通过保护、重构、连结,改善生境片段化、多样性贫乏的现状,塑造区域坚实的生态骨架;2)针对汇水线密集、水质要求高的特点,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布局灰绿基础设施,塑造脉络畅通的径流水系统;3)针对植被单一、覆盖度低的现状,结合本土动物特性,合理选择植物配置,塑造健康生态基底。
2.1 策略一:重构自然连续生境,塑造坚实生态骨架
2.1.1 天然森林生境恢复,助力区域城市生态系统
项目区域内天然森林的生境恢复主要分为 3 个阶段。1)初始阶段——清除与天然植被恢复目标不相关的种植作物和引入植物。2)改造阶段(2~3 年)——注重天然原生植物物种再生,实施主要策略:严格保护区域内风水林,让残存天然森林种子自然扩展至周边地区;寻找并保护属于天然演化顶级阶段的次生灌木林;使农业和果园区域逐步自然转变为次生林,保持其已拥有的次生林物种种类。3)养护阶段(3~5 年)——鼓励种植演替顶级阶段的树种,营造近自然的由多种乔木、灌木及地被相互搭配组成的混交林,形成丰富的上中下层林木空间。
2.1.2 自然仿生设计,避免建设区生境片段化
项目采用仿生学设计,最大化使用场地内原材料,布局绿色海绵基础设施,打通生境之间的连结环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景观资源相适宜,提升建设区良好的生态景观品质。一方面,尽可能保留重要生物栖息地、生态廊道及关键生态节点,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拓展、联通和布局,优先布局低洼区域,设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场地内建筑、设施建造时,结合生态低碳的设计手段,采用低影响、易处理、本地化的材料。
2.1.3 消落带区恢复,连接陆生与水生生态系统
选择生态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水土保持能力好、生态安全且具有经济价值及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进行消落带区生境恢复。在消落带旁侧水域增加沉水、挺水、浮水等湿地植物,构造消落带生态缓冲区;在消落带补植耐淹的草本及湿地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净化效果,构建多层次复合植物群落,构成“灌丛及林地—消落带—水域”良好的陆生与水生生态系统。同时,海拔 106~108 m消落带区域的环境条件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通过抚育、补植等手段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形成乔-灌-草森林,种植千岛湖库区特色的自然植被;海拔 104~106 m 区域以种植灌、草植物为主;海拔 102~104 m 区域种植耐水湿的乔、灌、草植物。
2.2 策略二:布局灰绿基础设施,塑造畅通水循环脉络
项目结合高程、坡度等敏感因子,对场地竖向进行精细化设计,建立以绿色基础设施为主、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的径流循环路径,针对开发地块、自然山体与冲沟形成的垂直生境,植入适宜的海绵设施。通过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湿地等生态措施,充分利用绿地入渗、过滤和吸收功能,增大雨水入渗量,消减雨水径流污染,在最大限度减少雨水管网投入的同时,实现水的健康自然循环;同时,构建生态净化型植物群落,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以过滤、吸收污染物,并通过特定滤料级配降解污染物,实现出水水量、水质的精准控制;结合消落带生境重构,构建滨河净化湿地系统,有效调蓄径流总量和削减峰值流量,而湿地系统中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也能加强净化效果。
结合项目滨水岸线场地坡度、空间大小,合理设计植物群落,营造内湖景观,净化内湖水质,综合提升水环境质量和强化生态功能。主要构建生态型、湿地型和休闲型 3 种可过滤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的生态岸线。生态型岸线通过构建深水生境、滨水生境和陆生生境区,提高生物多样性;湿地型岸线利用梯形净化湿地,有效提高面源污染去除效果;休闲型岸线可充分利用水位变化,提供亲水空间和动物栖息地。
2.3 策略三:配置复合功能植物,塑造健康生态基底
项目建设初期,针对现状裸露地面较多的特点,优先引入速生先锋树种(木荷、枫香)和本地优势树种(黄檀、苦槠),随着时间积累,区域内的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同时,结合千岛湖特有的鸟类、鱼类、昆虫等物种及其喜好的植物类型,有针对性地识别并补种关键树种,为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1)结合内湖和生态岛,种植花叶芦竹、黄菖蒲、水生美人蕉、芦苇、茭白、睡莲、荷花、芡实、狐尾藻等植物,有效净化水质,并助力重塑底栖、滤食、植食、肉食等多种类型的鱼类种群,提高鱼类物种多样性。同时,每年 3—6 月实行禁渔,加快鱼类资源恢复。
2)横纵多维度营造植物生境系统,在主选本地树种(香椿、马尾松、桂花、毛竹等)的同时,增加彩色叶、观果、观花、闻香的植物(黄连木、水杉、枫香、银杏、樱花、木芙蓉、杜鹃等),以保持千岛湖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提升物种丰富度。
3)构建乡土植物群落,在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广泛引进招鸟树种(香樟、柿树、构骨、杨梅、火棘等)和蜜源植物(梨树,桃树、紫叶李、樱花等),吸引鸟类及昆虫种群觅食栖息。
3 实践效果
设计团队主要通过 3 个方面的生态设计与保护实践策略,围绕“重构自然连续生境—布局灰绿基础设施—配置复合功能植物”的生态设计框架,塑造了坚实的生态骨架、畅通的水循环脉络和健康的生态基底。项目经过生态设计与保护建设实践后,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植被群落生态系统完善,区域生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体积和径流污染物负荷,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该滨水旅游景区已充分展现了千岛湖区域“湖、岛、山、林”一体的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