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日期:2024-09-07 14:35:29     浏览:0    
核心提示: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与启示摘要:【目的】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中小型、碎片化绿地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与启示
 
摘要:【目的】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中小型、碎片化绿地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老年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
 
【方法】纵观全球视野下2000年以来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研究流变,以检索出的8156篇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将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和蓬勃期3个阶段,对研究的全球分布特征进行详细探讨,并基于148篇精选文献进行研究热点议题和研究方法转变的探析。
 
【结果】老年友好型绿地是应时应策的必要发展方向,空间载体逐渐多元化;研究热点涉及空间及人群2个层面,从早期理论框架搭建到近期绿地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方法包括空间物理特征评价、人群使用感知评价和混合研究评价,在空间层面由微观转向宏观的多层次方法发展,在人群层面从传统量表转向新兴科学量化监测手段。
 
【结论】未来应在绿地设计实践全流程中运用老年友好型理念,并对整体视角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基于多元议题、多样目标的新兴技术方法,形成更适合中国的评估及优化方法,以有效地引领并指导中国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研究与实践方向。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最大的社会变革之一。2022—2050年,世界上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10%增加到16%[1]。中国自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且2012—2021年老龄人口的增幅达4.8%,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2]。
 
为应对这一变革,2005年,“老年友好型城市”(age-friendlycities)概念首次被提出。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指导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指南》(GlobalAge-FriendlyCities:AGuide),从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社会参与等8个领域指导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并强调关注城市绿地空间品质及空间特征[3]。2015年以来,中国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相继颁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导则》《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广州市关于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实施方案》等政策导则,标志着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全面启动。可见,国内外相关组织均鼓励“通过优化健康、参与和安全机会来促进积极老龄化,探索老年人群使用需求和环境特征的相互关系,建立‘人-环境契合’的‘老年友好型城市’,以提高人群生活质量”[4]。
 
1老年友好型绿地空间的发展与挑战
 
老年友好型城市建立在WHO积极老龄化框架之上[5],关注老年人使用需求,讨论契合需求的环境特征,通过提高环境的老年友好水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与提高生活福祉水平。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群身心健康和福祉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6-7],与促进积极老龄化存在紧密联系[8]。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相较于城市边缘区的大型绿地,高密度建成区的中小型绿地是城市居民日常主要使用的绿色开放空间,可促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9]。根据WHO关于绿地层面的建设要求,老年友好型绿地应是无障碍、无条件接纳老龄人群的绿地空间,涵盖适宜场所、吸引人的景观、无障碍的活动设施及卫生设施等硬件配置,从而满足老龄人群友好交往、便捷可达、舒适安全等需求[10]。
 
然而,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营造在政策、研究及实践3个方面均面临诸多局限与挑战[11]。在政策方面,缺乏从不同年龄层群体差异化视角的规划指导,存在绿地分布不均[12-13]且邻近空间同质化倾向严重、服务效率较低[14-15]等问题。在研究方面,缺乏如何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设计理论探讨[16-17],就研究方法而言,定性与定量方法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皆有所应用,现有研究侧重于通过主观性较强的量表统计探讨空间或人群单一层面或要素的影响机制,而空间和人群2个层面的相关性及其多因素作用机制的分析相对薄弱[18]。在实践方面,绿地空间规划多关注空间形式、美感等特征,但忽视老龄人群的多样性和差异化需求,缺乏对老年友好型绿地设计指导[19]及关键设计因素的综合考量[20]。
 
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近20年的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及研究方法,明晰老年友好型绿地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转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2个方面:1)厘清老年友好型绿地在全球各国家研究热点的转变以及研究方法的发展;2)研判适老性需求下中国老年友好型绿地的未来研究及实践方向,探寻适合中国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老年友好型绿地评估及优化方法。
 
2老年友好型绿地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及全球分布特征
 
2.1文献选取依据
 
本研究以高密度建成区的中小型老年友好型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区别于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包括社区公园、邻里公共空间、迷你公园、口袋公园等多种形式。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并综合考虑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表现形式,本研究将老年友好型绿地界定为:城市建设用地内,特别是位于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可供老年人进入的公园绿地、广场用地及附属绿地,面积大多<6hm2,
常具有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及可达性强的特点[21-22]。
 
本研究聚焦“老年友好型绿地”,以2000—2023年WebofScience、Scopus和中国知网(CNKI)为论文数据库,以(“age-friendly”OR“elderlyfriendly”OR“aged”OR“senior”OR“aging”)AND(“greenspace”OR“park”OR“garden”)为英文检索关键词,以(“老年友好型”“老龄化”或“老年人”)和(“绿地”“公园”或“花园”)为中文检索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文献分析,以获得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第一轮和第二轮搜索分别产生了2369条和9086条记录。将全部的11455条记录导入Covidence在线协助文献管理软件,补充其他来源研究共计13篇,经筛选、评估,最终得到148篇文献用于研究方法分析(图1),其中113篇为定量建模研究,28篇为定性研究,3篇为综述,4篇为政府或机构报告。
 
2.2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进展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自从2002年WHO提出“积极老龄化”概念以来,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各类空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000—2023年的累积发文量达8156篇,其中2018—2023年为发文高峰期,累积发文量达4662篇,占总发文量的57.2%,预示着学界对于“高密度建成区绿地”与“老年友好”的关联探讨进入了重要阶段。纵观研究历程的综合发文数量、驱动因素及研究方向等,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相关研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与全球老龄化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综合不同年份的政策事件、空间导向、驱动因素和衡量指标(图2),以及年发文数量(图3),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探索期、发展期、蓬勃期。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2.2.1探索期:以老年人群视角出发的绿地研究尝试
 
2000—2007年,随着“积极老龄化”“老年友好型城市”等主张的提出,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相关研究逐渐萌生,并进入探索期。该阶段年均发文量约49篇,相关研究从“健康行为”“身体活动”等议题切入,对老年友好型绿地空间展开了初步探索。中国相关研究的空间载体亦从2000年以前的养老建筑外部附属空间过渡到2000年以后开始受到关注的休闲绿地[23]。
 
2.2.2发展期:政策理念及评价机制引导下绿地空间的多元探索
 
资料显示全球老龄化比例(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6.89%逐步达到了2008年的7.53%[24]。2008年以来,大量研究表明公园与老年人存在密切关联,并随着“就地养老”“老龄化政策”等理念的提出,研究逐步聚焦老年友好型公园绿地,部分学者开始围绕“心理学”“慢性疾病”“肥胖”等议题展开研究。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学”“社会政策”等更多社会因素也成为驱动老年友好型研究的重要契机之一。研究对于绿地空间类型的关注层面也愈发多元化,包括但不限于口袋公园、老年友好社区、绿地规划等,自此开始了对各层级、各类型老年友好型绿地的持续探索。
 
2.2.3蓬勃期:应对细分领域及疫情疾病风险的专项研究深入
 
2018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老年友好型绿地相关文献增至4662篇,研究进入了蓬勃期。该时期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驱动因素:1)从“风险因素”“社会隔离”等特定角度开展对于老年友好型绿地空间的专项研究;2)受COVID-19影响,绿地空间对预防、控制流行性疾病的作用也成为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的主要分支之一[25]。该阶段,社区公园等邻近人群生活区的绿地空间成为研究主体,相关研究重点探讨如何通过社区公园来缓解住区周边人群的绿地需求,多关注“生活满意度”“孤独感”等心理健康层面。
 
2.3研究的全球分布特征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从发文地域来看,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西班牙(表1)的相应研究机构对于“绿地健康”议题保持着持续关注。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英国所发表的相关文献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较高影响力,普遍关注社区公园、体育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指标等议题。
 
不同国家对于老年友好型绿地议题的探索存在地域性、阶段性差异,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关注都市农业和食品安全;美国和加拿大关注绿地空间对于改善老年人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此外美国的部分研究还将特定人群(民族/种族)纳入考量;英国注重参与及共同设计,共建老年友好型绿地。
 
在WHO指南指导下,中国学者于2000年开始关注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相关议题,展开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并与美国、英国等国的学者保持紧密研究联系,延伸了对于空间格局、公园使用、适老化公园设计及评价、身心健康评价等议题的思考及讨论[26-27]。
 
3老年友好型绿地相关研究热点及其转变
 
3.1研究热点概述
 
诸多代表性研究对于后续的老年友好型绿地及绿地健康研究产生了重要意义,Chiesura等[28]指出绿地空间在促进老年人群身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绿地作为老年人重要的日常目的地和活动发生地,可促进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29-30],以达到降低慢性病发病率[31]、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绿地空间作为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促进社交网络快速构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凝聚力的积极作用,可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32],进而使老年人整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得到提升[33]。
 
通过对绿地健康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过往研究关注的物质空间载体为社区公园、城市公园及口袋公园等绿地形式。基于148篇精选参考文献的聚类分析,相关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口袋公园、基于公园的中度至剧烈的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MVPA)、积极出行、社区公园、公园使用、自评健康、老年友好型社区、居住满意度八大聚类。归结而言,上述八大聚类主要从空间与人群两大层面对老年友好型绿地展开研究,分别关注物质空间载体的环境设施及空间格局,以及老年人身心健康、活动水平、满意度等内容。
 
3.2研究热点分析及转变动因解析
 
笔者进一步解析不同时期研究热点的关联,发现研究热点间存在驱动性及递进性。
 
探索期的研究更侧重于“老龄友好型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等空间的理论框架搭建,旨在明确老年友好型绿地的发展背景及空间载体,提出老年友好型城市及绿地的核心在于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环境品质。
 
发展期的研究趋向“环境适老化”“健康”2个主要分支:一方面,关注“在地老化”“空间品质”“可达性”“步行性”等适老化主张下的物质环境及设施的优化提升、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等;另一方面,以全方位的身心健康指标来衡量绿地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包括“死亡率”“肥胖”“心血管疾病”“体育活动”“出行情况”等生理指标,以及“孤独感”等心理指标。
 
 
蓬勃期的研究议题愈发多元与聚焦,如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衡量指标逐渐细微化,具体表现在疾病的统计指标,包括“慢性病”“阿尔兹海默病”等衡量指标。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设计切入点更为多元,如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亲生物性”等生态视角。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评价体系更为丰富化,强调“社会参与”“社会凝聚力”等社会方面,提倡老年人共同参与。且在中国城市存量发展时代下,“城市更新”“就地养老”等新政策、新模式推动研究从宏观规划逐步转向中、微观设计,研究空间以“社区公园”“疗愈景观”等为载体,涵盖“适老化设施”,如座椅、无障碍、遮阴、大面积铺装及活动空间、厕所、照明、导览指示等要素的设计[34]。在空间营造过程中,关注尺度、围合开敞性、景观质量、景观可识别性和互动性、空间安全性等设计要点。而疗愈景观作为专类景观形式之一,服务于康复及老年人群,强调营造安全无障碍、高社交互动性及文化性的自然景观。疗愈景观的植物配置多由可降噪杀菌、释放有益活性物质的养生植物[35]和具有芳香气味、宜人色彩、花期和质地各异的观赏植物共同组成[36],以此对生理及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4老年友好型绿地相关研究方法的转变及运用
 
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相关研究以各类科学研究方法为依托。自2002年,研究人员已开始采用空间特征量表等方式科学评价老年人群邻里环境等特征。纵观以往研究,通常采用实地观察、访谈问卷、数据模拟等方法探究空间特征、老年人群感知及身心健康,主要可以划分为空间和人群两大层面。通过梳理相关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并予以统计分析,可厘清不同时期研究方法的发展变化,归纳和总结关键方法的适用性特征。
 
4.1不同时期研究方法的转变
 
本研究基于精选出的148篇重要参考文献,系统梳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转变,分别从空间和人群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4.1.1空间层面:由微观形态转向宏观格局,多层次发展
 
微观空间形态是早期研究的主要议题。2000年以来,学者开发了纳入不同评价元素的“社区环境审计工具”以评价微观空间形态[37],该工具作为重要研究手段,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共计在相关文献中被使用21次。如Sun等[38]从微观角度探讨空间形态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包含空间营造、设施配置、景观特征和周边环境,使老年友好型绿地空间评价标准更为详尽。然而早期研究对于宏观视角的关注度较低,至2006年,ArcGIS等数字化平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从数量公平(绿地率)到空间公平(可达性)再到社会公平(公平性)的研究递进。在多元方法的支持下,宏观视角的研究呈现蓬勃之势,如Wang等[39]从宏观角度,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句法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空间评价体系。此外,新兴数据收集技术的出现也为研究带来了诸多助力。近年来量表媒介由纸质扩展到基于智能手机收集的创新公民科学方法(innovativecitizenscienceapproach)和基于网络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articipatory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PPGIS)方法,简化了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工作,丰富了广大民众直接参与评估的途径[40-41]。
 
4.1.2人群层面:从量表统计到新兴科学量化监测手段
 
使用后评价、身心健康评价等分析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探寻人群空间感知及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例如SF-12v2健康评估工具量表[42]、关于幸福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工具量表[43]、生活满意度量表[44]、一般社会资本量表(generalsocialcapitalscale,SCS)[45]、沃里克-爱丁堡心理健康量表(TheWarwick-Edinburghmentalwellbeingscales,WEMWBS)[46]等。部分相关指标会随某些热点议题的出现而被广泛运用,如一般社会资本量表对于社区凝聚力、社会互动等研究议题呈现较高适用性,并随社区参与、心理健康热点的兴起而被广泛运用。此外,随着近年新兴技术的发展,便携式传感器及生物监测器等生理指标监测仪器极大地推动了人群感知层面研究的定量化和科学化发展。
 
4.2研究方法的运用

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热点及关键方法探析
 
基于对应的研究层面、分析内容和类别,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空间物理特征评价、人群使用感知评价以及混合研究评价(表2)。3类评价方法在研究层面上各有侧重,且均有广泛应用。在研究过程中涌现了多元研究平台、新式量表和数据收集方式。评价方法从空间、人群层面均有突破,总体实现了从单一定性研究到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转变。但在评价要素选取上多基于单要素,忽略研究整体复合性。
 
4.2.1空间物理特征评价
 
微观研究多采用社区环境审计工具[47-48]获取空间特征数据,审计工具的量表指标以《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指南》框架为基础[49-50]进行制定。宏观上空间物理分析多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句法[51]评估老年友好型绿地分布情况,如常采用的缓冲区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52-53]等,对绿地空间服务范围、行进路网、人群需求等进行分析[54],探讨绿地公平性、可达性。
 
4.2.2人群使用感知评价
 
人群使用感知评价多采用量表和客观数据获取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以间接评估绿地水平,通常针对《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指南》特征清单制定指标[55-56],如生活满意度量表、幸福水平的社会生产工具量表、SF-12v2健康评估工具量表等,从整体福祉水平出发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身体功能及角色、身体疼痛、活力、情绪、心理和社会参与指标进行全面测量。在心理健康方面,量表自变量多与老年人感知的邻里环境友好水平相关[57],因变量包括焦虑、压力缓解、有所放松和得到满足[58]等,可通过沃里克-爱丁堡心理健康量表、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affectandnegativeaffectscale,PANAS)获得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在生理健康方面,研究者多采用SOPARC社区游戏和娱乐观察系统、计步器和加速度计运动统计等工具,获取如活动时间、活动强度、步行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客观数据[59],作为衡量绿地水平的直接因变量;同时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功能限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等健康数据也可以侧面反映绿地水平[60]。
 
4.2.3混合研究评价
 
混合研究常利用实地观察、静态摄影、访谈与量表评估手段,将空间特征数据(客观数据)、行为时空观察结果(客观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主观数据)结合,分析绿地的空间特征和氛围对老年人空间选择和活动类型等的影响[61-62],考量老年人活动时空特征差异等[63-64]。
 
5研究评述与展望
 
纵观近20年全球视野下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化研究方法作为设计实践的背后逻辑支撑。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探寻了不同诉求和关注层面下的相关方法,为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研究及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运用途径及依据。
 
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研究是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应时应策的产物,近年来相关研究呈现激增状态,但当下中国绿地空间现状尚未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整体视角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65],同时较易忽略中观的外部环境特征作用[66],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体系亟待加强。当前,相关研究呈现对多元议题、特定背景和细分领域进行探索的趋势,研究层面和研究方法可归纳为空间及人群两大层面,新兴数字方法推动了更科学化的研究。同时,研究议题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多元化探索老年友好型绿地所需特质。未来可从3个方面入手,推动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系统性研究与规划设计。
 
 
1)“全流程,友好型”的设计实践引导。在设计实践全流程中,引入“老年友好型”理念,以科学引导绿地空间设计。老年友好型绿地设计实践通常包括4个阶段:第一是选址设计,考虑分布公平、步行友好特征[67];第二是干预措施设计和开发,综合考量绿地空间形态和设施配备等关键属性[68];第三是生活中评估设计效果,以三大类评价方法进行绿地空间评估;第四是使用中设计的维护与更新,以第三阶段评估结果为依据,促进适老性更新。社区参与将贯穿“选址设计”之外的其他3个环节,作为应对老年友好需求的直接体现,影响设计、评价、维护与更新过程。
 
2)“整体视角下,复合性与差异性”的综合评价。研究应从整体视角切入,关注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综合与差异化评价。绿地空间本体由宏观布局、中观配置、微观设计的多元要素构成,老年友好标准亦受老年人群特质、需求等多元因素影响。综合两者关系,老年友好型绿地研究呈现层级嵌套及多元复合特性[69]。现有研究多关注单一要素,研究平行展开,虽试图建立绿地与作用机制两维度的关联,但往往简化、抽象某一维度,导致研究结论偏重于空间或人群的特定层面。本研究梳理了空间及人群两大层面的科学方法,以期在未来推动针对双维度的多重共线性复合研究。此外,在文献分析过程中发现,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设计实践因老年人特异性需求而与其他绿地存在设计差异,但在评价研究中仅仅是将评价数据收集对象限定为老年人,采用的评价方法并未体现人群差异性。因此适用于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促进形成具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研究方法。
 
3)“多元议题,新兴方法”的技术引领。研究应关注前沿热点与新兴研究方法,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在空间层面:从宏观视角考量,以数字化技术为平台,结合老龄人口分布、人群需求的关于可达性和公平性等的研究亟待加强,以科学推动解决老龄群体的绿地可达及公平问题;从中观视角出发,老年友好型绿地的外部环境要素有必要被纳入研究考量,促使提升老年友好型绿地周边配置水平;从微观视角出发,以第三视角的实地观察和社区环境审计方法,以第一视角的老年人使用感知评价方法可被广泛使用,以获取老年友好型绿地中的偏好要素及配置。在人群层面:以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等自我评价和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统计数据侧面反映老年友好型绿地的空间质量。未来结合机器学习、生成式设计等新兴研究方法[70-71],可将主观且难以量化的老年人需求与感知偏好转化为老年友好型绿地的设计依据。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