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茗园——寄情山水文会之地
2016年,笔者正在做“八分园”造园设计的时候与本项目的业主封先生结识,同年被邀请作为造园顾问指导并优化业主正在建造的“丰德园”,同时在丰德园西侧的一块闲置土地上设计一个专门喝茶的园子。
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古城北侧的菊园片区,离古城大约2km。场地的东侧和南侧是内部道路,东北侧隔着道路便是丰德园的入口,西北侧是一片大水面,东南侧隔着道路是停车场,场地内有几棵已长成的大树,整体条件还不错。
1开题
在开始设计之前,笔者就明确了需要放弃什么——既然业主已经有了一座风格明显的苏式园林丰德园,本设计就不希望这个新的园子是一个微缩的丰德园;它不应该是靠硬质界面围合而形成丰富的空间,而应该更自然化,让人感到如置身于“山林野趣”之中。无论是“竹林七贤”的林下酣畅,还是“兰亭雅集”的诗酒风流,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事。于是笔者以“兰亭雅集”为理念对场地作出了回应。
2造园
王羲之(303—361)的《兰亭序》描绘了千年前一场临水而娱的上巳节雅集,以山水之美和欢娱之情,抒发他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笔者希望松茗园不仅是一个喝茶场所,而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文会之地。整体布局沿一条U形水系展开,区分了内、外环境,外部是业主预设的公共婚庆活动草坪,被场地西侧水系隔开;内部是庭园,园内户外活动沿水岸展开,茶室依水而落,自由布置。
首先,场地建筑密度被设定为低于现存几座主要的小规模苏州园林——这些园林大多保留了清代遗存的面貌,笔者更倾向于借鉴无锡寄畅园的设计手法,追寻明代及更早期的状态。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常通过墙体、门窗、建筑本体等硬质元素创造出视觉上丰富的空间,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段通常被建筑师们津津乐道。然而,笔者想要做一些尝试,在主体空间中放弃这种“硬几何”手法,转而采用更松散、更疏朗的设计方式。因为既是“兰亭雅集”,必然要寻找一处山野自然之地,以放松身心而感怀天地作为目标。
营造山野自然之地,并不是真的造一个完整的“山水”,然后把人与建筑放置其中。郭熙(1023—1085)的《林泉高致》里写道:“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况且也不可能真有那么大的场地。所以笔者的做法是“分水裁山”,将自然截取一部分至园内,从身体感知出发,去体现自然。
各种“兰亭雅集”主题的绘画主要表现郊野山林的水边场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序》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在相关绘画中也主要表现后两者。而笔者为了进一步让到访者置身于自然之中,将场地外部的环境与内部做了划分。西侧利用水系与植物、北侧通过假山与地形、南侧以植物、东侧则以“茂林修竹”作为内外边界。园子边界虽然没有用围墙阻隔,但利用自然元素围合,使人们始终沉浸在园内“山野”里。如《园冶》所写——“俗则屏之”,尽管在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园外南侧的高楼,但实际上身处园内,视线基本被自然景致吸引,几乎不会注意到园外的情况,从而与一部分外界环境形成隔离。
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做法上,设计也始终在回应山野自然。园内石料主要采用黄石,局部廊道及挡土墙采用业主早年收集的毛石,两者都表现了野趣。茶室的屋面大多采用茅草顶,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在植物配置上,除了业主指定布置的几棵大阪松之外,仍以朴树、榉树、银杏等常见落叶乔木为主,采用苔藓地被,增加了环境中的山林野趣。
3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园子南北两个入口的设计为游者提供了两种体验。北入口正对丰德园大门,作为主入口,不仅方便了丰德园厨房为松茗园配送茶点,还巧妙地设计成了一个类似玄关的小院。从小院向南穿过一道月洞门,即可进入园子,形成递进式的空间体验。小院也是整个园子唯一一处用实体墙围合的次级院落。
南入口则紧邻路东侧的停车场,作为进入园内山野自然之地的铺垫,先营造了一种阴翳的山野进入体验——一段带单坡顶的走廊,左侧是石墙,右侧是自然的竹林,地面上“生长”出一块石头,左侧的石墙因为石头的存在而巧妙地产生“空间进退”的回应。这种设计跟留园入口备弄空间“先抑后扬”的逼仄体验不一样,游园者不会感觉到硬质空间的压迫,但又能体会到“收”的空间感,因为大部分的光线都被巧妙地屏蔽了。穿过这个入口走廊后,一转身便豁然开朗,进入山中旷地。
4不定义使用方式的空间
园子设计了3处没有明确定义使用方式的空间。第一处位于园子最北侧,隐在假山西北侧,笔者意欲用毛石与玻璃砖打造一个没有屋顶的“多义空间”,称为“自得斋”。在平面布局上,将通过一条曲折的景观通道引导,进入这个四面围合的方形空间。这个空间的底部三分之一处为毛石砌筑,外侧为裸露的毛石,内侧被处理成粉刷白墙,东西两侧墙面各有4根方木柱,柱基为荸荠形状的整块卵石,上部支撑一道钢梁。钢梁之上的三分之二墙面为玉砂玻璃砖,呈透光不透明状,恍若宣纸。自得斋中有一棵大乌桕树,地面铺设着大粒径的碎石粒和小粒径的砾石,砾石地面上散布着一组组太湖石,有高的,有平的,除了作为“山”的意向,也充当了自然的户外家具。笔者希望用现代与传统并置的手段转译出一个既具有传统意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空间。它具体的功能不被定义,可以成为私密的户外茶空间,可以作为微型音乐会场地,也可以成为独处静坐之处,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处是位于自得斋南侧的“松幄”,是由4棵松树围成的小场地,地面由块石碎拼而成。平时这里只是单纯的绿地,需要时摆上石桌椅就成了饮茶之处。与之类似,早在文徵明(1470—1559)给王献臣造拙政园时就有了“槐幄”的典故。
第三处是水系东侧的四角茅草亭。亭子的结构很简单,4根柱子撑起四坡屋顶,檐口高度被控制得尽量低,在亭子内部往外看,向上的视线基本被屏蔽,有很强的庇护感。在檐口平面投影线内收一点的位置有一圈次级围护,即栏杆以及4根抵住斜梁的圆杆构件。笔者在每个立面增加了3幅竹帘,强化了亭子的外围界面。依据不同的内部使用情况开启不同面的竹帘,亭子的立面将呈现不同的状态。亭内抚琴为其中一种使用情况,设计者依据明代文震亨(1585—1645)《长物志》里的记载,在亭内地面下埋了4口瓦缸,使其在声学效果上更适合乐器演奏。
遗憾的是,最终园子建造仅实现了后两处空间,第一处因种种原因未能全部实现。
笔者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讨中国传统文人语境里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当代园林的呈现方式以及可能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