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绿地休憩空间,其休闲适宜度水平对于缓解城市居民精神压力,促进居民交往有着重要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构建含有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公共审美、配套设施、健康效益、生态价值)、11个要素层和22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计算得出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得分为4.185,并结合评价结果对黔灵山公园管理与建设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促进黔灵山公园科学管理与零碳景区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前所未有的加快,与此同时,在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与高成本的生活压力影响下,城市居民在有限的空间里难以进行有效的休闲娱乐活动。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绿地休憩空间,缓解城市居民精神压力,促进居民交往、改善城市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森林公园”包括农田、森林、水域以及城市4类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目前对城市森林公园的研究主要有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究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2-4]、对城市森林公园康养休憩功能的研究[5-6],以及对城市森林公园内景观规划、土壤植被等进行研究[7-10]。也有少数学者从声音的角度对城市森林公园展开研究,如朱天媛等[11]认为城市森林公园声景品质是影响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森林公园不同功能区中声景感知特征及差异性。上述学者对城市森林公园的研究主要从满足人们休憩需求、公园环境、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了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为提升城市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感和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观光等功能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休闲,可理解为通过某种活动达到“满足放松、愉悦、安逸、刺激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各种活动”[12]。适宜度则是“场所空间、肌理、内容及环境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程度”[13]。因此,休闲适宜度可认为是某个环境中能够达到满足、愉悦心理、生理需求的各个活动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和满足人的需求程度的总和。
本研究将以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区域,开展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同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增强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以提升居民满意度、发展健康城市,也为着力推进该地区零碳景区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区域与方法
1.1研究区域
黔灵山公园是贵阳市一所综合性游览公园,位于贵阳西北角,是贵阳市城区腹地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此外,黔灵山公园地处高原亚热带气候,公园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年均气温15.3℃,年降雨量可达1200mm,水热同季、气候湿润、环境优美、地势广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极佳的休闲娱乐场地,深受当地甚至外来游客喜爱。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文献分析法,构建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邀请5位专家对各指标层之间的重要性判断进行打分,并求取平均值,利用SPSSAU软件计算并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再结合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到的数据估算出黔灵山公园综合休闲适宜度。
2理论基础
2.1环境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姜天予和石洋等[14-15]表明,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及心理的影响以及人的心理及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对公园休闲适宜度的探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游客对公园生态、噪声、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态度,同时也依据游客的身心感受从公园设施布置、文化景观布置等角度,分析公园的景观设计、空间布局以满足游客需求,充分结合游客心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提升公园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建议。
2.2层次需求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层次。公园的生态环境以及空间布局、建筑设计等能为游客提供基本的休闲器材、景观要素,为提升游客自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出贡献,满足游客的生理需要和审美需要,是游客休养生息、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
2.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发展为核心,强调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统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即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16]。因此,在对黔灵山公园的研究中,充分考虑了结构布局、景观设计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联系,旨在打造城市居民及各地游客满意的公园环境。
3指标体系构建
3.1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查阅、归纳总结相关文献以及向专家咨询,构建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分为一个目标层及公共审美、配套设施、健康效益、生态价值4个准则层以及植物景观、休闲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生理健康等11个要素层和文化景观的丰富度、鲜明性以及交通的便捷性、可达性等22个指标层,对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进行构建。其中12个指标层数据来源于实地调查,10个指标层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3.2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使用Saaty等人提出的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构造城市森林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后,邀请5位专家用“1-9层次标度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赋值。结合专家打分结果,使用SPSSAU软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一致性检验结果小于0.1,即CR值<0.1,则证明评价指标重要性打分通过一致性检验,即重要性评判符合一般逻辑。
计算结果显示,准则层中健康效益所占比重最大(0.409),其余指标占比大小依次是生态价值(0.234)、配套设施(0.214)以及公共审美(0.144)且各指标间的判断均通过一致性检验(见表1)。
4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4.1评价结果分析
4.1.1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指标层指标数据,其中实地调查的指标通过对黔灵山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后依据评价标准作出评分。问卷调查的指标通过线上、线下2种方式分发调查问卷,最终收集17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2份,占比83.04%,无效问卷29份,占比16.96%(见表2)。
综合指标体系可计算得出,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总分为4.185,结合孟玮等[13]的研究,将公园休闲适宜度分为5个等级(见表3),可知公园对于游客的休闲适宜度处于优秀水平,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玩环境和游玩体验,适合供游客游玩。
4.1.2分项评价结果与分析。通过对黔灵山公园的资料查阅、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评价的4个准则层综合评价得分及具体分析如下。
(1)公共审美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50分,处于优秀等级。该准则层包括的三方面得分均≥4分,主要原因在于黔灵山公园占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分布高低错落,给游客形成视觉的层次感。其次,园内的弘福寺、麒麟洞、摩崖石刻等多种文化景观背景介绍详细,可供游客近距离观赏且园内各类水体让游客更加贴近公园,形成良好的游玩体验。
(2)配套设施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33分。该准则层的三方面得分均超过4分,处于优秀等级。公园内部含有娱乐设施包括且不限于供人们跳舞的广场、羽毛球场、缆车,还有各类景观步道供游客游玩,给予游客与当地居民丰富的游玩体验。园内在各处布置有垃圾桶、休息桌椅等基础设施,但是卫生设施的分布不均匀,休息桌椅的布置对于每日上千游客接待量来说有些许欠缺,不能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求。在安全设施布置方面园区布置得较为恰当,在部分场所设有智慧卫生急救站,能及时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且园区在绝大多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都设有安全提示,最大程度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3)健康效益的综合评价得分为3.87分。该准则层中对游客的心理健康的综合评分为4.11,处于优秀水平。而对游客的生理与社会健康的积极作用综合评分分别为3.57和3.94,处于良好水平。其具体原因主要是园区环境舒适,能为游客提供较多景观欣赏,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缓解生活、工作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调查的人群中,每周前往黔灵山公园1~3次的人群中,有超过60%的人表示经常前往黔灵山公园进行锻炼,这类人群中老年人占比36%,大多是生活在周边的人群,对公园的健身设施使用较为频繁。由于公园内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地的受众者基本是附近居民,因此相比于其他指标,公园总体对游客的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效益相对较低。
(4)生态价值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10分,处于优秀等级。公园的生态价值所包含的两方面的得分分别为4.22分和3.98分。黔灵山公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0hm2,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对吸附园内细颗粒物起到重要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净化园内空气,对提供良好空气质量有正面效应。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公园内清新怡人的比例达到97.18%,且其中有80%的游客认为园内空气比外界更清新。此外,公园水体也起到了吸收热量、调节气候的作用。在隔音防噪方面,由于休闲娱乐场所各类广场的距离较近,且部分游客为了能有更好的娱乐体验会使用扩音器等设备,导致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影响到其余游客的游玩体验,因此该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
4.2研究讨论与建议
4.2.1研究讨论。
(1)公园景观类型丰富,符合公众审美。园区内含有多种植物景观以及猕猴、鸟类、熊猫等动物,水体类型丰富、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丰厚,文化特色突出,介绍详细各个景点的历史背景,园区设计风格与园内景观风格一致,园区游览路线布置合理,游客既能观赏沿途风景,也能参观到园区内修建的各个动物观赏区和参与园内特色活动,满足大众审美。
(2)公园各类设施种类齐全,满足大众需求。黔灵山公园不仅是观赏性公园,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公园内空气质量较高,空间大,配备了各类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在为人们提供足够的娱乐空间和游玩空间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服务。
(3)猴群管理不当、交通拥挤等影响游客游玩体验。园区内猕猴成群,且都是散养状态。猴群与人类的频繁接触导致猕猴对人群渐渐产生威胁,猕猴伤人事件频发。此外,由于园区内停车位有限,而游客量过大,导致园区门口存在车辆胡乱停放的现象,造成交通拥堵,让游客的出行体验下降。
4.2.2建议。
针对目前黔灵山公园调查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公园基础设施布置,满足游客需求。增加园区内公共卫生间的数量以及卫生设施和休息桌椅的投放数量,同时及时进行维护,保证游客使用的便捷性;
(2)进一步加强景区管理与服务。及时投喂猴群食物,规范对猴群的管理,尽可能消除猴群对游客的威胁。同时也要增设停车位,规范园区车辆停放和摊贩摆摊位置,保证道路畅通。
此外,为促进黔灵山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公园,结合实地调查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工作,提升游客低碳游玩意识。通过明显宣传标志、广播等方式进行环保工作宣传、提升游客环保意识。(2)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减少交通碳排放。黔灵山公园地理位置可达性较高,游客可通过公共交通、自驾、步行等方式前往该地。但是黔灵山公园人流量大,其中超过70%的人乘坐汽车到达目的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形成专门的交通体系直达黔灵山公园,将对减碳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5展望
5.1增加客观数据
在估算黔灵山公园休闲适宜度综合评分过程中,指标值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对黔灵山公园游客的主观调查和实地调查,如水体质量和空气质量感受结果相比于客观的检测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因为本研究的关注点是公园环境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人们的切身感受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因此使用该数据进行计算可行。如果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将此类指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出相应的值用于估算综合评分,文章的科学性将会进一步提升。
5.2评价指标增加碳源碳汇相关指标估算
在“双碳目标”提出的大背景下,如果未来将休闲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与碳排放和碳中和结合起来,即将碳排放和碳中和也加入休闲适宜度评价体系中,作为影响游客游玩体验的一项指标数据,将有利于研究形成更有说服力的零碳景区建设建议,对于零碳景区建设更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