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核心绿地斑块与廊道识别结果
斑块中心度与廊道电流密度的排序结果(图7)揭示了各个斑块与廊道对区域整体连接度贡献程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后次序,对于制定优先保护策略以达到最优保护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39个源地斑块的中心度值在38~270A之间。
中心度大小往往与斑块面积以及斑块间潜在的廊道数量密切相关,结果显示,尽管西部山区生态源地面积最大,但中心度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行政区划边界对于斑块中心度计算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并不能作为判断其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明确的是该斑块在丰台区内与其他绿地斑块的联系较弱,潜在生态廊道数量较少。西部联通南北的源地串接了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哑叭河等生态用地,与云岗森林公园、槐树岭公园、南宫生态旅游区等均有联系,中心度最高,是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核心斑块。
整体而言,廊道的电流密度值相对较高,说明大部分廊道对物种迁移必不可少。部分低电流密度廊道中存在电流值较高的夹点区域(图7中黑色矩形框),它们对保持整个网络的连接度非常重要。与卫星图像对比发现,夹点区域多位于斑块的边缘,逐渐被建设用地和农田包围或被道路切割,由于下垫面的性质以及植被类型的改变,故而对生境的分割作用十分明显,对物种迁徙造成很大阻力。
中心度大小往往与斑块面积以及斑块间潜在的廊道数量密切相关,结果显示,尽管西部山区生态源地面积最大,但中心度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行政区划边界对于斑块中心度计算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并不能作为判断其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明确的是该斑块在丰台区内与其他绿地斑块的联系较弱,潜在生态廊道数量较少。西部联通南北的源地串接了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哑叭河等生态用地,与云岗森林公园、槐树岭公园、南宫生态旅游区等均有联系,中心度最高,是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核心斑块。
整体而言,廊道的电流密度值相对较高,说明大部分廊道对物种迁移必不可少。部分低电流密度廊道中存在电流值较高的夹点区域(图7中黑色矩形框),它们对保持整个网络的连接度非常重要。与卫星图像对比发现,夹点区域多位于斑块的边缘,逐渐被建设用地和农田包围或被道路切割,由于下垫面的性质以及植被类型的改变,故而对生境的分割作用十分明显,对物种迁徙造成很大阻力。
2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核心绿地斑块与廊道优化策略
根据所有源地与廊道的重要性对计算结果进行自然断点分级(图7),其中丰台区西部区域重要源地斑块紧邻千灵山风景区,生境质量良好且连接度较高,斑块发展较为稳定。
3号斑块南北跨度大,通过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岭林地、大灰厂村林地,与其西边的山区绿地空间、东边的云岗森林公园(23,指图8中编号23,后同)、鹰山森林公园和莲石湖湿地公园(2)相连,其自身健康状态和连接重要性均较高;10号斑块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为核心,连接了周围槐树岭公园(11)与永定河园博园(6)等重要的城市绿地;14号斑块以长辛店太子峪村、后吕村乡村林地为主,其多条辐射分支连通了云岗森林公园(23)、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10)、槐树岭公园(11)、中体奥林匹克花园(21)等更多的节点,是生物能量流动的重要基质。中部区域重要源地斑块以永定河生态走廊为基线,分布有莲石湖湿地公园(2)、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1)、北京园博园(6)、晓月湖郊野公园—绿堤公园(17)、世纪森林公园(36),自身生境质量良好,是天鹅以及其他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或者重要迁徙廊道。
东部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高,4、26、5号为沿道路的线性街旁绿地斑块;12号斑块主要由居住绿地组成,尽管受到的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仍是城市建成区昆虫、刺猬等小型哺乳动物迁徙的重要“垫脚石”;28、19号斑块(海子公园、槐新公园、和义公园)为面积较大的源地斑块,是高密度建成区物种迁徙的关键落脚点,但目前28号源地斑块为高尔夫俱乐部,尽管在表面解决了绿化问题,实际上由于植被类型单一严重影响了物种丰度。
3号斑块南北跨度大,通过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岭林地、大灰厂村林地,与其西边的山区绿地空间、东边的云岗森林公园(23,指图8中编号23,后同)、鹰山森林公园和莲石湖湿地公园(2)相连,其自身健康状态和连接重要性均较高;10号斑块以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为核心,连接了周围槐树岭公园(11)与永定河园博园(6)等重要的城市绿地;14号斑块以长辛店太子峪村、后吕村乡村林地为主,其多条辐射分支连通了云岗森林公园(23)、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10)、槐树岭公园(11)、中体奥林匹克花园(21)等更多的节点,是生物能量流动的重要基质。中部区域重要源地斑块以永定河生态走廊为基线,分布有莲石湖湿地公园(2)、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1)、北京园博园(6)、晓月湖郊野公园—绿堤公园(17)、世纪森林公园(36),自身生境质量良好,是天鹅以及其他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或者重要迁徙廊道。
东部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高,4、26、5号为沿道路的线性街旁绿地斑块;12号斑块主要由居住绿地组成,尽管受到的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仍是城市建成区昆虫、刺猬等小型哺乳动物迁徙的重要“垫脚石”;28、19号斑块(海子公园、槐新公园、和义公园)为面积较大的源地斑块,是高密度建成区物种迁徙的关键落脚点,但目前28号源地斑块为高尔夫俱乐部,尽管在表面解决了绿化问题,实际上由于植被类型单一严重影响了物种丰度。
综合来看,丰台区西部区域重要源地斑块一方面因其位于千灵山余脉,可与山区生态绿地形成完整的网络,另一方面它们也承担着连接西部山区和中部永定河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中部永定河生态走廊源地斑块处于候鸟迁徙繁衍的路径上,是提高南北连接度的关键位置。
以上二者自身生态基地良好,同时延展辐射范围广,可与较多的斑块形成连接,在该区域必须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避免大型斑块进一步破碎化;同时永定河生态走廊下游的高尔夫球场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并对物种迁徙形成较大阻力,建议实施用地腾退策略。东部地区建议通过留白增绿政策提升道路、居住区绿地率与植物群落丰度,建设小型公园增加物种迁徙的“垫脚石”。
以上二者自身生态基地良好,同时延展辐射范围广,可与较多的斑块形成连接,在该区域必须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避免大型斑块进一步破碎化;同时永定河生态走廊下游的高尔夫球场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并对物种迁徙形成较大阻力,建议实施用地腾退策略。东部地区建议通过留白增绿政策提升道路、居住区绿地率与植物群落丰度,建设小型公园增加物种迁徙的“垫脚石”。
在此基础上,将所选择的潜在廊道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叠加分析,根据所连接源地的大小、位置和廊道地表覆被类型提出优化策略。整体上,西部与中部永定河生态走廊区域绿地斑块面积较大且植被覆盖较好,识别的潜在廊道呈现距离短、密度大、易于落地建设的特征;重要廊道连接了乡村林地与城市公园,是保证山区—城市平原基因流动和生物迁徙的关键连接,促进了永定河生态走廊与林地网络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这些廊道如果缺失会导致城市绿地与城市边缘的生态空间体系相脱离,进而阻止城市内外自然系统之间的生态流。东部城市平原区域绿地破碎化严重,城市道路对生物迁徙的影响很大,所识别出的潜在廊道呈现距离长、数量少、建设难度高的特征。
对比现状阻力情况,认为新增的N22、N57、N693条重要廊道和N14、N16、N40、N584条次要廊道可落地性较高。对于机动车流通量较高的道路与潜在廊道的交点处,可采用修建野生动物桥梁、增加廊道宽度,建设绿荫大道等工程提高生物迁徙的成功率。
这些廊道如果缺失会导致城市绿地与城市边缘的生态空间体系相脱离,进而阻止城市内外自然系统之间的生态流。东部城市平原区域绿地破碎化严重,城市道路对生物迁徙的影响很大,所识别出的潜在廊道呈现距离长、数量少、建设难度高的特征。
对比现状阻力情况,认为新增的N22、N57、N693条重要廊道和N14、N16、N40、N584条次要廊道可落地性较高。对于机动车流通量较高的道路与潜在廊道的交点处,可采用修建野生动物桥梁、增加廊道宽度,建设绿荫大道等工程提高生物迁徙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