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

日期:2023-11-14 21:54:46     作者:施红燕    浏览:0    
核心提示: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它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丁家山东麓、西湖国宾馆(刘庄)北侧的山体上,石刻至今保存完好。本文通过对“蕉石鸣琴”石刻的历史追溯,探究它的由来及石刻书者——康有为与百年刘庄的渊源。
蕉石鸣琴石刻历史考
 
摘要:“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它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丁家山东麓、西湖国宾馆(刘庄)北侧的山体上,石刻至今保存完好。本文通过对“蕉石鸣琴”石刻的历史追溯,探究它的由来及石刻书者——康有为与百年刘庄的渊源。
 
1.“蕉石鸣琴”石刻本体情况及其所处环境
 
“蕉石鸣琴”石刻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丁家山东麓、西湖国宾馆(刘庄)北侧的山体上。石刻为竖向沟底刻法,行楷,字径25厘米,通高100厘米,宽40厘米,左侧有“庚申三月康有为”落款,“庚申三月”为1920年3月。[1]
 
石刻所处的丁家山为南高峰支脉,海拔35米,西接大麦岭,与苏堤望山桥隔西里湖相望。《湖山便览》卷九称:“俯瞰全湖,水天一碧,又名一天山。”与热闹的湖滨相比,丁家山一带显得较为幽静,故昔日湖上诸多私家园林如刘庄、郭庄、康庄、蒋庄等纷纷落户于此。
 
刘庄,三面临湖,背靠丁家山,占地三十六万平方米,沿西湖全长两千米,《江南园林志》称“为湖上别业中最大者”,昔有“湖上第一庄”之称。刘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借西里湖之景,遥对苏堤,前人曾评说:“西湖得天下山水之胜,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在20世纪50年代,刘庄与近邻丁家山的康庄、韩庄、杨庄等合并在一起,改建为西湖国宾馆。[2]如今的园林布局、房屋建筑是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设计改建,又经过90年代末期,新旧世纪交替之年大规模的翻建整修建成的,庭内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加上丰富的人文景点而冠居“西湖第一名园”。
 
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
 
2.相关文献记载
 
清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主持修纂的《西湖志》卷四中记载:“丁家山在金沙港西南,上有重冈叠,俯瞰全湖,与北岸之乌石峰、栖霞岭相拱揖。国朝雍正九年,当事既修浚西湖,爰芟刈榛秽,辟蹬道数十级,延缘而登。于山半置亭,以为憩息之所。更上为八角亭,题小序为额,亭外悬崖数仞,护以石栏,黛色波光,如在阶坡。更进为舫室数楹,窗槛玲珑,湖渌远映,恍疑乘槎天汉。舫前奇石林立,状类芭蕉,题曰‘蕉石山房’。石根天然一池,泉从石罅出……”从以上记载内容中可见李卫对西湖景观营造的注重(当事人即为总督李卫),同时“蕉石鸣琴”如何得名,因谁而起一目了然——李卫才是“蕉石鸣琴”景点的开辟者和营造者。于是在李卫增修的“西湖十八景”中,也自然出现了“蕉石鸣琴”一景,自此“蕉石鸣琴”景点算是名正言顺地载入史册,被后人口碑相传。
 
清代翟灏、翟瀚合著的《湖山便览》卷一载:“雍正间,总督李卫浚治,缮修胜迹,复增西湖十八景,目曰:湖山春社、功德崇坊、蕉石鸣琴……韬光观海、西溪探梅。”卷九载:“蹬道之南,壁高丈许,前一巨石,卓立如屏,遂称蕉屏。屏以内庋石床、石几,泠然虚应,雅宜鼓琴,目曰‘蕉石鸣琴’。”
 
 
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记载“丁家山……又名蕉石鸣琴。本朝乾隆十六年、二十七年、四十五年,翠华南巡,俱有御制《题丁家山》诗”。帝皇的题诗足见其对此景点的厚爱和认可,使得“蕉石鸣琴”景点瞬间蜚声遐迩,同时也激起了文人墨客的创作欲。清代画家创作了不少以“蕉石鸣琴”为主题或艺术灵感的画作,如张宗苍的《乾隆御制蕉石鸣琴诗意图》、董邦达《西湖四十景》“蕉石鸣琴”篇、钱维城《南巡盛典图》“蕉石鸣琴”篇等。
 
1932年版的《西湖新志》记载:“康庄,一名‘一天庐’,在丁家山上。为南海康有为别业。沿径而上有岫筠亭,最高处有屋三楹,额曰‘开天天室’,其地即蕉石山房遗址。颇多奇石,亦湖上一胜区也。”
 
1990年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编《西湖风景园林》中的《西湖环湖名胜点的辟建与整修》章节中记载:“丁家山北侧的半山道旁有一高一丈余、状如芭蕉的卓立石屏,在此石屏对侧石壁上有康有为庚申三月题刻的‘蕉石鸣琴’四字。二石峦小空间曾置以石桌、石几,环境幽静,携琴奏曲更显‘蕉石鸣琴’的赏景乐趣……解放初,‘蕉石鸣琴’石屏被泥所埋,石桌、石几早无踪影,溪流填埋,山林荒颓……丁家山经解放初期的封山育林,1959年改建时树木茂盛。修建了石级、石板、卵石、块石冰梅等形式的上山游步道,沟通了山南坡北、东西端景点,清除了掩埋‘蕉石鸣琴’处的山泥,使‘康山’石壁处的泉水从石罅中重又迸出流淌……”
 
1995年施奠东主编的《西湖志》第十卷记载:“蕉石鸣琴题刻在丁家山东端、磴道之南丈许石壁前。字径二十五厘米,沟底刻法,刻于卓立之石上。落款庚申三月康有为。”

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
 
3.石刻的来龙去脉
 
从上面的文献尤其是李卫主持修纂的《西湖志》卷四的记载,我们知晓“蕉石鸣琴”景点及其名称的由来。那又是谁、何时、在何种情形下刻上去的?这都跟康有为有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因受阻而未上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建立民国政府,康有为才返回国内,鉴于他“力主民主,倡言革新,引进西法,改良吏治,广开言路”等维新思想在当时的受众热度,国民政府对其以礼相待。
 
1916年夏季,康有为到杭州,备受各方政要器重,时任浙江督军的吕公望安排康有为入住濒临西湖的刘庄。[3]而当时的刘庄处在查封拍卖状态,只因早在民国前刘学询因种种原因,与当时的大清银行、交通银行发生了债务纠纷,官府将刘庄查封拍卖,因价高十几年内一直无人问津。[4]直到民国后,浙江省政府会安排一些过往杭州的名人显要前去小憩。刘庄濒湖背山,环境幽静,山清水秀,如此环境使得当时暂居此处的康有为萌生了在此购地建“康庄的想法。

他花费四万两购下了刘庄北面所余丁家山公地和山下的一大块地,耗时四年,分十一期,建成了占地三十余亩、属于自己的庄园,并在山下立山门,自题“康庄”二字于山门门楣。[5]《民国时期的杭州》这样记载:“从大门入园,便见万竹深深,中通一曲幽径,有亭名‘筠岫’。转入沿山,石蹬二百余级。弯曲高下,行有戒心,名‘却曲蹬’,拾级而上至‘开天天室’。室前有岩石数方,高岩兀立,上刻题‘康庄’、‘潜岩’等字,岩前有亭称‘与木同居’。

此处另有一石破土而出耸立成排,形如蕉叶,一叶上刻‘蕉石鸣琴’四字。最高处筑台,题‘寥天’,登台望南高峰、琅当岭,众木葱葱;视苏白二堤如锦带银涤,眺杭城群屋,万家鳞栉尽在目下;近看湖面,水平如镜,故为西湖眺望最胜处。”园内主要建筑有人天庐、明瑟亭、幽饮亭、石老云荒馆等,而位于丁家山东麓的“蕉石鸣琴”景域自然而然就在其康庄范围内了,于是就有了庚申(1920年)三月康有为“蕉石鸣琴”的题书,同一时期康有为在康庄还留下了“潜岩”和“石门”两处石刻。
 
蕉石鸣琴石刻是杭州市市级文保点
 
4.康庄后续
 
1927年康有为病逝,康庄收为公有。抗战时期,康庄遭到破坏而逐渐荒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康庄、刘庄、韩庄等附近的几个庄园合并在一起,改建为西湖国宾馆,并由浙江省警卫处接管,作为接待来杭的国家领导人之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毛泽东曾数十次来杭下榻于刘庄,在工作之余常到丁家山顶的“蕉石山房”(康有为旧居遗址)阅览报刊、谈论诗文,特别是1959年12月至1960年1月期间,毛泽东带领读书组成员在此进行了一次读书活动。毛泽东读书组的成员有胡绳、邓力群、田家英,陈伯达和秘书林克等,他们在此每天读三四个小时,逐章逐节,边读边议,认真研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所以此处后被称为“毛泽东读书处”。1997年8月,丁家山毛泽东读书处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结语
 
“蕉石鸣琴”景观始于清雍正,盛于清乾隆,衰于民国,见证了李卫的营造、刘庄和康庄的起起落落、新中国发展时期的许多重要时刻。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历史文化需求的逐步提升,尤其近几年来,人们对石刻文化的喜爱,石刻以其独具风格的固态美愈来愈被人关注,经历风雨的文字不仅拥有特殊的美学艺术,当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再度被人们发现并口碑相传时,更是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充分体现着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园林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