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日期:2023-11-09 22:04:40     作者:常笛    浏览:0    
核心提示:哈密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主要绿洲分布区,也是新疆现存长城军事建筑遗产最多的地区。该区现有研究集中于考古、历史、地理、社科等领域,尚未有长城军事遗产与自然景观关系的专题研究。为厘清绿洲资源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构成和军事建筑建造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展开长城研究。
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摘要:【目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主要绿洲分布区,也是新疆现存长城军事建筑遗产最多的地区。该区现有研究集中于考古、历史、地理、社科等领域,尚未有长城军事遗产与自然景观关系的专题研究。为厘清绿洲资源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构成和军事建筑建造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展开长城研究。
 
【方法】实地踏勘并结合已有考古调查、古籍文献、ArcGIS软件,绘制各类绿洲调节范围内长城遗产分布图,模拟军事建筑与绿洲环境的关系。
 
【结果】该区绿洲根据成因、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3类。区域内的长城军事建筑择绿洲而筑、就地取材,形成了由点状泉水调节的山体防御线、由面状湖水调节的水体防御线和由带状河流调节的平原防御线,有军事防御和交通保障两大重要作用。总结出了该地区宏观军事防御体系和微观建筑建造的新类型。
 
【结论】绿洲资源是干旱地区长城军事建筑修筑的重要驱动力和影响因子,绿洲的形态、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地理差异性,影响了宏观的长城防御模式和微观的长城单体建造,为今后长城军事体系和建筑研究提供新思路。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今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该区东南扼星星峡隘口,与甘肃的嘉峪关相连,东北为古代蒙古部落南下进攻的咽喉之地,西部联系广阔的新疆内陆腹地。这片疆域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绿洲,为荒漠里人类生存、军事交往和贸易交通提供了自然环境基础,成为内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城镇,以及各代帝王重点经营的军事防区。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和绿洲资源的独特性使哈密地区保存了新疆全境最多的长城遗产[1]。
 
目前已有一些对新疆长城遗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古、历史、地理、社科等研究领域。其中考古领域聚焦于遗产自身的历史价值[2],以资源调查[3]和区域考古[4-5]为主;历史领域聚焦于边疆军事制度史[6]和历朝西域经营史[7]研究;地理领域聚焦于绿洲地质和水文研究[8];人文社科领域聚焦于绿洲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绿洲与丝绸之路[9]、绿洲与军事屯田[10]、绿洲与城市空间[11]的研究为主。但尚未有军事建筑遗产与自然地貌、自然景观的关系专题研究。哈密地区是东疆主要绿洲分布区和全疆长城遗产数量最多的区域,从宏观视角量化解析该区域军事建筑选址与山体水系的关系,并探究自然环境对军事防御性的影响有一定学术价值。
 
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确定该区绿洲和长城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长城遗产区域自然地貌的可视化空间模拟,结合哈密地区长城遗产的全线实地调研数据与历史文献,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古人的选址智慧,以绿洲形态为主要影响因素,将该地区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和军事建筑分为点状绿洲—防御线、面状绿洲—防御线、带状绿洲—防御线3类,区别于以往以建筑类型、材料类型为标准的分类方式,从自然景观视角揭示地理因素对军事防御体系建构的影响。
 
1哈密地区的绿洲概况
 
1.1地理单元
 
东天山余脉(巴里坤山和喀尔里克山)一路向西横亘在哈密地区中部,与其他山系一起将该区划分为3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
 
1)地处天山南部,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的哈密盆地,这里物产丰饶、农耕发达,拥有哈密地区最多的绿洲资源;
 
2)地处天山北部与莫钦乌拉山之间的巴里坤盆地,相较于山南,该地降水稍多,在巴里坤湖流域附近形成了优良的自然牧场,气候宜人、牛羊成群,是哈密地区的第二大绿洲分布区;

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3)在巴里坤盆地以北、蒙古边境以南,莫钦乌拉山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为三塘湖盆地,该单元内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地貌多为荒漠戈壁(图1)。
 
在哈密盆地和巴里坤盆地这2个地理单元内,绿洲的分布形态有聚集型和离散型两种。聚集型绿洲形成于天山南北的山前洪积扇下缘,即哈密盆地和巴里坤盆地的中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简称巴里坤县)等较大行政区的城市建设和农牧活动皆集中于此。离散型绿洲分布于天山和莫钦乌拉山的山沟谷地间。零星的水源丰富之地自成一个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周围往往发展出小型村庄。
 
1.2绿洲成因
 
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地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地理研究中将水源、地貌、光照等作为自然绿洲形成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水源在哈密地区的绿洲形成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2]。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域多年年均降水量仅约167mm,地势起伏大,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数千米(图2)。在此背景下,东天山的山区降水、冰川融水与高山积雪融水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该区提供了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13]。
 
这些发育于山区的径流在向低矮盆地缓缓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因流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在哈密盆地、巴里坤盆地等山前盆地的边缘形成了洪积倾斜平原和洪积扇,其扇缘地下水比出山口埋藏浅且更稳定,泉水可从低洼之地渗出[14],从而造就一片绿洲。此外,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是哈密地区绿洲形成的又一关键要素。该区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皆为全疆之最[15],充分的太阳能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更新循环,加之盆地地形的积温效应有效储热,可将光热能量发挥到最大。
 
1.3绿洲演进与人类活动
 
哈密地区的绿洲孕育了该区早期的人类繁衍和城市建设,虽然其面积在整个新疆并不突出,但凭借地缘优势在新疆的人类历史演进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哈密地区北连蒙古大漠、西接河西走廊、东守西域内陆,“咽喉锁钥”的军事地位不可撼动。

自汉朝设西域都护一职统辖西域起,中原封建王朝并未停止对西域的经略。哈密地区的军政权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手中频繁更迭。不论是汉朝西域都护府、唐朝北庭都护府,还是清朝伊犁将军府,哈密地区始终是中原王朝在西域的重点军事防区之一①,其稳定关乎中原王朝的边境安宁[16-17]。
 
另一方面,在众多戈壁荒漠包围之中的哈密地区绿洲,作为新疆如今的东大门,自汉代开辟官方丝绸之路后,最晚至东汉开辟新北道时,便被视作中原进入西域后在新北道上的首个落脚点和补给中枢,其线路在唐朝时期发展成熟[18]。绿洲的沃野为商贸、行军、邮驿等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物质支撑。丝路作为中央监管的官方道路,伴随交通网络体系的日渐发达,其职能与意义已远超经贸交流。丝路路网的形成关系着政治制度、民族交融与军事拓展,其发展成型的重要动力来源于中原历代王朝对西域的经营[19]。哈密地区正是凭借其绿洲资源和地理优势,成为新疆历史上经济发展、行政管理和军事防御的主要地区之一。
 
此外,人类活动亦推动了绿洲的壮大,其中当以古代屯田为首,对该地绿洲环境影响最为深远。古籍中记载了该区天山南北的多个古绿洲,至今依旧为水土肥沃之地,且新老绿洲之间具有良好的延续性。自汉朝起,中原王朝便开始了在西域的屯田事业,虽其首要目的为军需,但不论是从军事防御角度,还是丝路贸易、环境建设、民族统一的角度来看,屯政都意义非凡[10]16。西汉时期,明帝在伊吾(今哈密市)筑城,设宜禾都尉,掌屯田事务,既防御匈奴又保障北道畅通。

《旧唐书·地理志》载北庭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20]”。“甘露川”即位于今巴里坤县西北大河乡,该地尚存的大河古城被考古证实为唐朝伊吾军的屯兵城遗址。唐军在这里种田屯粮、驻守边防,扼守丝路要冲,维护边疆稳定。至清朝,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屯田历史近两千年。
 
《清史稿》载:“今考历朝屯垦之政,首直省屯田,次新疆屯田。”[21]清准对峙期间,哈密地区是重要的前线指挥中心与粮储区,塔勒纳沁、蔡把什湖、牛毛湖、三塘湖、松树塘等10多个绿洲为清政府统一西域提供坚实支撑[22]。在汉、唐、清这3个势力鼎盛的王朝统治时期,哈密地区的绿洲屯戍因军政备受重视。历经千年耕耘,如今哈密地区依托自然资源和现代技术而发展的绿洲农业,是人为影响绿洲演进的重要体现。
 
>更多关于绿洲影响下的新疆哈密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