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3个机制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3个机制

日期:2023-11-09 19:21:27     浏览:0    
核心提示:泰国首都曼谷经历了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由于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不断扩大的住宅区和经济区,各种开发导致绿色公共空间的缺失,还出现了空置或碎片化的空间。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也破坏了这些社区的整体美感。
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机制?
 
泰国首都曼谷经历了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由于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不断扩大的住宅区和经济区,各种开发导致绿色公共空间的缺失,还出现了空置或碎片化的空间。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也破坏了这些社区的整体美感。
 
利用空置或被忽视的空间发展公园可能是应对这些城市挑战的一个解决方案。发展公园或绿色公共空间不一定需要大面积的区域,可以更加灵活地利用各种废弃或闲置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政府或私人所有,但应易于进入并保证安全。在改造过程中,当地社区应积极参与和协作,并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和偏好。可以根据社区或用户需求纳入的活动场地包括健康公园、运动场、游乐场、城市菜园或森林公园。种植林荫植物不仅有助于氧气生成,还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便于维护。
 
目前,曼谷的绿地在人均数量和可达性方面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全球公认标准(人均绿地面积最低9m2),而曼谷的人均绿地面积仅为6.9m2。

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机制
 
此外,在评估步行距离的绿地平均可达性时,WHO建议绿地应分布在300~500m或大约10~15min可达的范围内。相比之下,曼谷居民平均需要60min的时间或4.5km的距离才能到达绿地。令人担忧的是,曼谷只有13%的居民能够在400m半径范围内进入绿地。此外,树荫覆盖区域仅占绿地总面积的17%。

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机制
 
因此,曼谷市制定了通过“绿色曼谷2030”项目来增加绿地的目标。这一举措旨在将人均绿地从目前的6.9m2增加到10m2,并改善绿地可达性至步行15min。实现这些目标后,到2030年,400m半径范围内可达绿地的人口比例将从13%增加到50%,树荫覆盖率将从现有的17%扩大到30%[5](图9)。

截至2022年,曼谷的绿地面积约为41327286.489m2,其中将近一半的面积(18602682.9m2)公众无法进入。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下,如果不加以额外干预,增加绿色空间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创建we!park平台,以促进绿地的可达性建设。

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机制
 
we!park是一个平台,源于将空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空间开发成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公共场所的概念。它侧重于选择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让包括政府机构、私营部门、民间团体、专业部门和教育机构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图9、10)。
 
针对曼谷面临的挑战,we!park有机会将未使用和废弃的空间开发成小型绿色公共区域,即口袋公园(面积约80~8000m2)。其重点不仅仅是扩大绿地的数量,而是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机会。这些口袋公园明确要求保证公众的可达性,并采用参与式设计过程,让所有部门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这种方法旨在创造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绿色公共空间。
 
we!park开发的公园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城市的不同地区,在大约400~1000m的舒适步行距离内促进公共空间的平等使用。如前所述,we!park平台包括了参与绿色公共空间开发和城市发展的所有相关部门,通过它们的共同协作,这些潜在区域得以开发。该平台利用了大量资源和资本来支持和提高公共空间开发过程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地区级政府机构是曼谷公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机制。we!park已经实施了“公园诊所和公园指导”项目,成为协调和联系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机构、公众、私营部门和该地区其他相关方)的中心枢纽。这项举措的重点是设计适合每个人的包容性空间,确保对设计区域的持续维护和管理,并根据每个独立区域的具体需求提供知识支持。最终目标是建造更多面向社区、满足不同社区需求的小型公园。
 
“公园诊所和公园指导”项目是一项能力培养倡议,旨在通过参与式学习,提升政府官员在公园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它涉及6个地区组的政府官员:北曼谷组、北吞武里组、东曼谷组、中曼谷组、南吞武里组和南曼谷组。培训使这些官员成为专家,并积极参与设计过程,确保公园满足人民的期望和需求。每个地区在其管辖范围内选择一个场地,由包括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大学、专业部门和公众在内的5个部门共同设计和开发,以在各自地区创建最具响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公园。
 
每个地区小组的“公园诊所和公园指导”项目将持续3d,包括为期2.5d的培训课程和0.5d在示范性公园的实地考察,如NHAKhlongChan社区的LankilaPhat1运动场。在此之后,每个地区将开始研究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各自面临的具体挑战,这些认知将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设计解决方案。
 
在整个过程中,项目还寻求与专业建筑学术机构(例如提供建筑教育的大学)的合作。泰国建筑师协会等专业组织为绿地开发提供咨询服务。最后,通过对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包括讨论、交流和修订,确保各区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合作过程结束后,设计方案将参加“15分钟公园”竞赛,随后作为各区正在进行的“15分钟公园”项目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这个项目将为初步开发提供一个综合性框架,共包括50个构想。其中有25个“弹出式公园”作为待建的实验原型。随后,将开展暑期学校项目,研究6个地区中的新地区级空间潜力。此外,6个地区的政府组织还将提供实习机会,最终在邻里层面建立试点模式,由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至少涉及13个地区。之后,we!park团队将着手在全市范围内建造“15分钟公园”。这项尝试需要曼谷都市管理局的预算计划支持,以及私营部门的捐款和筹款工作,以确保曼谷居民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在15min半径范围使用绿地。
 
泰国如何建立共创绿色空间的机制
 
we!park的绿色公共空间布局策略侧重于增加小型绿色公共空间的数量,并将其均衡地融入城市,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方便、广泛地使用。目前,we!park团队正在努力将这些空间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共区域。这一举措从5个潜在区域的试点项目开始(图11)。
 
1)华南蓬寺口袋公园:这是一个社区级的公共公园,是由捐赠的土地发展成口袋公园的原型,由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和多位专业设计师协同设计,并成功实施。该公园的建设得到了曼谷都市管理局的财政捐助,并通过指定平台Taejai.com获得众筹资金支持。
 
2)Choduek社区口袋公园:这是一个位于TaladNoi市场附近KhlongPhadungKrungKasem运河沿岸的游乐场及娱乐区。该公园的设计在学生和专业设计师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其建造得到了私营部门的资金支持。3)Ekkamai口袋公园:这是一座位于繁华的SaenSaep运河沿岸,由运河上建造桥梁形成的剩余空间开发而成的公共公园。其设计方案来自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并与社区合作开发。
 
目前,在曼谷都市管理局的支持下,项目正处于建设预算编制阶段。4)SaengThip运动场:该项目位于高速公路下方,曾是一个被忽视的空间。然而,通过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已被改造成一个运动场。此外,它还是不断增长的空间网络系统的一部分,目前正在向第二阶段扩展。5)KlongSan弹出式公园:这个创意空间位于湄南河畔,已被临时授予私人土地使用权,为期12年。在筹款和参与式进程中,该区域从KhlongSan社区的垃圾场转变为学习、创造和文化活动的空间。它正在演变成一个新的社区和邻里节点,成为一个休闲区和人们向往的目的地,承载了运动、放松、草药种植和垃圾分类等功能。
 
 
经过几年的努力,we!park通过不断尝试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中3个基本工具的使用非常重要。
 
1)数据库:we!park团队开发了wepark.co网站,为感兴趣的个人获取有关we!park的项目信息和数据(包括运营细节和组织信息)提供平台。该数据库收集并整合了实体进度报告、绿色公共空间趋势数据以及每个地区开发的具体细节。此外,它还将用户连接到名为“绿色查找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是沟通、统计和了解绿色公共空间现状的渠道。
 
2)知识平台:即在线沟通平台,旨在更新we!park的工作进程和分享与绿色公共空间开发相关的各种知识。该平台允许感兴趣的个人访问信息、搜索数据,并随时获得最新消息,其目的是通过提供知识和鼓励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来促进绿色公共空间的发展。3)指南:这是一本创建小型绿地(口袋公园)的指南,其中总结了we!park近两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包括工作指南、原则、案例研究和练习,可以为社区小型绿地的开发提供参照。
 
3结论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开发绿色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加强备灾的一种解决方案。这些空间的开发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多维度的益处。首先,它通过在整个城市分布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提供阴凉,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它还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温度。此外,从社会角度来看,绿地作为社区的休闲和交流场所,加强了社会联系,构筑了社区韧性。
 
不仅如此,它还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催生贸易空间、促进消费并增加土地价值。最重要的是,它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让城市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应与创造绿地同步进行,并认识到废弃区域是发展的机会。
 
只有当意识到城市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机遇时,才能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社会。这个过程中必须纳入协作、知识、资金和政策,刺激和创造商业机会。促进健康、保护环境,并准备好应对持续的气候变化,只有这样,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及韧性发展。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