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莆田岸圃园林平面复原探析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明末莆田岸圃园林平面复原探析

日期:2023-11-07 09:48:05     作者:陈意微    浏览:0    
核心提示:明末兴化府莆田县进士彭汝楠之私园“岸圃”为当时闽中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是“文献名邦”莆田在造园史上的骄人成就。此园在营造艺术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此园的营造艺术研究成果。
明末莆田“岸圃”平面复原探析
 
摘要:明末兴化府莆田县进士彭汝楠之私园“岸圃”为当时闽中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是“文献名邦”莆田在造园史上的骄人成就。此园在营造艺术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此园的营造艺术研究成果。

通过研读明末拓本《岸圃大观》图记、《岸圃十二首》及莆田古地图等史料,采用图景互证、图像互证、图文互证的方法考证园林整体方位,推敲园林空间结构,辨析园景细节,作出园林平面复原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岸圃的选址、造园过程、园林布局等方面的营造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明末福建园林作出初步探索。
 
1引论
 
“岸圃”(亦称柳塘园)是明末兴化府莆田县城南门郊外“柳桥”(亦称柳塘)一带的名园,为进士彭汝楠(1584—1642)①仕归莆田后所建。营建始于天启五年(1625年)晚秋,历经多年而成。彭汝楠之同邑友人黄擔,工诗书擅水墨花卉,与其住处相近,常于园中游赏,为之绘图,彭汝楠作记。崇祯二年(1629年),彭汝楠北上赴任大理寺右寺丞,在丹阳(江苏镇江)行船途中巧遇董其昌,仓促拿出图记求教,董欣然为之书“岸圃大观”四字,并予卷首题跋。后彭汝楠向王思任出示带有董题跋之图记,王甚欣赏,谓“大”字殊可观。

董其昌听闻后又为图记题后跋,重宣“大观”精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彭汝楠嘱好友朱继祚将园图、园记及董其昌前后题跋勒于石,以传后世[1-4]。清顺治年间,清兵攻陷兴化城,岸圃被毁,逐渐芜没于荒烟断草中,至民国其旧址依然可辨,但“惟存假山十余笏”[5]。20世纪60年代,岸圃旧址仍有“假山石十余块,残留在田野之中”[6],今已难觅踪迹。
 
1.1研究意义
 
岸圃具有重要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是研究福建园林乃至中国园林历史发展的极佳案例首先,此园具有很高的艺术品质,时人朱继祚称赞其“构造化工,位置闲美”[3],是闽中②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在历代的莆田县志中多有记述,其中尤以“烟鬟阁”“剩水居”“浮山舫”等诸胜广为人知③。

究其原因,一是其选址在距离县城南门不远的柳桥一带,此地古荔“离披覆水,群山环侍”[1],具备良好的景观资源和借景条件,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柳桥春晓”便指此地[7];二是园主彭汝楠不仅能诗擅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而且有林泉之癖,岸圃是其“辗转添设,几穷精卫之力”的精心打磨之作[1],能够做到“以千古之旷怀,集一带之胜”④。作为一个时代的地方名园,对其艺术成就的认识具有园林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其次,此园对福建园林风格特征的重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历来人文荟萃,文风鼎盛。中原战乱,掀起了东晋“衣冠南渡,八姓入闽”[8]及此后的多次移民潮,这些来自中原的社会精英带来灿烂的中原文化,并在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成就出独特的福建园林文化。

历代地方志或诗词文献记载的福建园林数量众多,但保存下来的极少。大量园林实物的消失,给园林研究带来困难,以致对福建园林风格特征的认识,大多基于少数的清代遗存,形成了园林格局较小、布置简洁、叠山用材独特等共识[9-11]。然而,岸圃无论在规模布局,抑或营造手法上均与这些普遍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对这一例证的深入研究,有益于从园林史视角重新认识福建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段的风格特征。
 
1.2研究材料
 
明末莆田岸圃园林平面复原探析
 
晚明文人有这样的共鸣:园林易废,只有借助园林文学、艺术作品才能使园林流传后世。园图、园记、园诗等园林文艺作品开始被赋予延续园林文化生命的重要历史功能[12],《岸圃大观》图记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⑤。本文对岸圃的复原研究主要依据崇祯十一年(1638年)刊行的拓本《岸圃大观》⑥(图1)。此套图记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图文结合;二是“写真”。
 
园文结合是明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园林记录方式,如《拙政园图咏》[13]、《止园图册》与《止园记》[14]、《寄畅园五十景图》与《寄畅园记》[15]等。《岸圃大观》有园图十二帧,每帧附有一记,卷首有董其昌题字、题跋及园主作序⑦。将园图和园记装帧成册,是为了更好地对园林进行整体再现,正如明·朱继祚在《柳塘园图记书后》所言:“图中山溪之映带,水石花竹之周遭,与夫重楼复阁,曲磴回廊之层折透邃,图悉载之。图所未尽,记又补绘之。[3]”以地理方位为依据的景致记述方式⑧,与园图互为补充、佐证。
 
对景写生是明代园林绘画创作中常用的方式,《岸圃大观》图册便是画家黄擔多次游赏园林之时,“兴到盘礴,辙泚笔貌一景”[1]而成。此套图册不仅注重对园中景致的忠实摹写,而且重视呈现园林整体的游观体验。与早期园林绘画册页相对独立的一图一景形式不同,此套图册尽管每页也有一主景,但是兼顾前后各景的连续性,相同的景致会在前后两页中出现(如图1红框所示)。因此,图册所描绘的并非是一处处固定静止的景点,而是一次次动态的游览过程,有助于把握园林整体面貌,这与作于约同时期的《止园图册》(1627年)颇为类似。
 
此外,还有时人王思任所作《岸圃十二首》[16]及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收录的彭汝楠及颐社友人⑨为岸圃所作的园诗⑩,以及岸圃遗留石刻碑文[17]与莆田历代古地图,为园林平面复原提供了佐证材料。
 
>更多关于莆田岸圃平面复原探析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