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的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
摘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系统化认知儿童日常户外行为需求及其与社区建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具有紧迫要义。
基于儿童视角,以日常生活圈尺度的社区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调研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户外空间需求和满意度,从场地空间、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边界空间4个层面采集社区建成环境各要素属性,经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儿童户外行为及满意度建成环境的关键指标,包括儿童适宜活动空间面积、周边建筑密度、步行道路连接度和边界空间出入口密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社区户外空间儿童友好度的指标建议值及策略。
基于儿童视角,以日常生活圈尺度的社区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调研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户外空间需求和满意度,从场地空间、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边界空间4个层面采集社区建成环境各要素属性,经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儿童户外行为及满意度建成环境的关键指标,包括儿童适宜活动空间面积、周边建筑密度、步行道路连接度和边界空间出入口密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社区户外空间儿童友好度的指标建议值及策略。
1背景
中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下半场”阶段,城市发展从重“量”到重“质”、重“物”到重“人”转变[1]。与此同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正式写进国家发展“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并将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2]。
社区尺度的城市空间在充当儿童日常生活最频繁使用的物质载体的同时,也构建了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教育生产机制,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行为引导及人格塑造均有直接效用。而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机动化对传统街道空间的侵袭、集约化对居住模式垂直发展的推进,以及市场化对居住街区封闭管理的促动,面向儿童的社区空间呈现出碎片化、偏态化及封闭化的特征,儿童日常行为需求与公共空间配置模式之间矛盾凸显。
此外,教育压力带来的课业繁重、网络媒介的多元影响,也让儿童生活方式呈现出室内化、电子化和静态化的趋势,这些均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户外行为的频次与体力活动水平。
社区尺度的城市空间在充当儿童日常生活最频繁使用的物质载体的同时,也构建了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教育生产机制,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行为引导及人格塑造均有直接效用。而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机动化对传统街道空间的侵袭、集约化对居住模式垂直发展的推进,以及市场化对居住街区封闭管理的促动,面向儿童的社区空间呈现出碎片化、偏态化及封闭化的特征,儿童日常行为需求与公共空间配置模式之间矛盾凸显。
此外,教育压力带来的课业繁重、网络媒介的多元影响,也让儿童生活方式呈现出室内化、电子化和静态化的趋势,这些均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户外行为的频次与体力活动水平。
面对城市发展与儿童行为需求间的矛盾,1996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在联合国第二届人居环境会议上提出,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求纳入社区与城市规划中,并宣布儿童的福祉是评价健康城市环境、民主社会和政府治理水平的最终指标[3]。“儿童友好”在尊重和保护儿童各项权益的基础上,将儿童的健康发展作为基本宗旨,为儿童社会化人格构建和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区和城市环境。
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出“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FCI)的实施条件与要素。多国基于具体国情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行动方案,包括荷兰的“都市95”、美国丹佛的“见学地景”等。我国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主要集中于国外建设经验的归纳、儿童友好型环境设计的原则及要点探讨等[4-7]。
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出“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FCI)的实施条件与要素。多国基于具体国情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行动方案,包括荷兰的“都市95”、美国丹佛的“见学地景”等。我国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主要集中于国外建设经验的归纳、儿童友好型环境设计的原则及要点探讨等[4-7]。
社区生活圈内的建成环境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础与重要载体;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是友好型儿童社区的主要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目前对于儿童行为心理与社区空间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与偏好、中微观尺度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布局,以及社区环境对儿童日常行为的影响三方面。相关学者对儿童户外活动类型、时间、频率与偏好等展开调研,提出其具有时间短、活动范围小及类型偏单一的特点,偏好使用“非正式”公共空间[8-11]。
一些学者指出儿童活动空间呈现出场地缺乏且分布不均、游乐设施数量与种类不足的状况[12-13]。部分社区环境因子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功能设施、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道路形态等均会影响儿童活动积极性,活动场地的功能配置与布局也会影响户外活动强度和时间[14-15]。
一些学者指出儿童活动空间呈现出场地缺乏且分布不均、游乐设施数量与种类不足的状况[12-13]。部分社区环境因子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功能设施、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道路形态等均会影响儿童活动积极性,活动场地的功能配置与布局也会影响户外活动强度和时间[14-15]。
基于已有研究的梳理,认为我国在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与建成环境的关联性研究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儿童户外空间进行社区尺度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儿童视角,以日常生活圈尺度的社区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调研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户外空间需求和满意度,采集建成环境各要素属性,经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儿童户外行为及满意度的建成环境的关键指标,并初步探讨提升社区户外空间儿童友好度的优化策略。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2.1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具有多视角的定义,一般泛指聚居在一定地理范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物质空间层面,社区多指基于日常生活圈尺度的居民聚居地。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城市居住区生活圈的划分,将5min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服务设施配建定义为社区级设施。基于此,本研究将社区界定为5min生活圈范域内、具有地域空间特征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街区、可包含单个或若干居住小区。
儿童友好型社区是以安全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为物质环境基础,通过公共政策、设计导则和服务体系的制定,为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构建能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与空间环境。
儿童友好型社区是以安全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为物质环境基础,通过公共政策、设计导则和服务体系的制定,为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构建能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与空间环境。
2)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已有的对不同儿童年龄段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和空间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反映出社区尺度下户外活动空间的环境质量密切影响着0~12岁儿童的日常生活。本研究中,社区户外空间是指基于社区空间尺度、可供居民使用的城市户外空间,包括开放的城市广场、绿地及街角绿地,以及居住小区内的配建广场、绿地等。
2.2调研样本的选取
以南京市鼓楼区龙江片区为例,根据区位、空间特征与服务人群的差异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作为研究样本,并以样本空间为中心划定儿童步行可达的5min生活圈作为建成环境调研范围(图1、2)。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主要分居住用地内配建的小区活动场地(简称R类)与开放的社区级城市绿地及广场用地(简称G类)2类。本文选取R类和G类样本空间各6组(表1)。
2.3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需求与满意度调研
主要运用PSPL调研法对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需求和满意度进行数据采集。PSPL是由扬·盖尔提出的评估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公共生活的调研方法,包括地图标记法、现场计数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等。调研工作由12名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于2020年10月完成。本文将通过客观实地观察得出的内容记为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通过主观问卷访谈方式得出的儿童现状需求及表现作为户外活动需求和满意度调研内容。
户外活动的调研采用现场计数和地图标记的方法,分时段记录0~12岁儿童的人数、性别、行为类型和活动地点;时段选取工作日和休息日各1天中相同的4个时间段。
儿童户外活动需求和满意度调研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活动频率、时长、需求、偏好,以及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进行数据采集。每个样本空间发放问卷约30份,共计发放360份,有效问卷345份。考虑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卷理解能力的制约,0~2、3~6岁儿童均由陪同家长填写问卷;7~12岁儿童主要由家长和儿童在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问卷;少量的独立活动的儿童,由调研者与儿童问询访谈后填写完成。需求及偏好的调研内容包括:活动频率、时长、偏好地点、活动方式及对场地的需求。
满意度评价包括对场地12个分项和总体满意度评分,以及对“安全、可达、舒适、多功能和自然”5个维度的重要度排序;12个分项包括交通安全、治安状况、环境设施安全性、步行方便性、无障碍设施完善性、场地规模、卫生状况、设施质量、活动功能丰富度、活动设施数量、绿化覆盖率与景观丰富性。满意度评分借鉴李克特量表的5级分类打分法,按满意程度分别记1~5分。
满意度评价包括对场地12个分项和总体满意度评分,以及对“安全、可达、舒适、多功能和自然”5个维度的重要度排序;12个分项包括交通安全、治安状况、环境设施安全性、步行方便性、无障碍设施完善性、场地规模、卫生状况、设施质量、活动功能丰富度、活动设施数量、绿化覆盖率与景观丰富性。满意度评分借鉴李克特量表的5级分类打分法,按满意程度分别记1~5分。
2.4建成环境调研
通过对现有规划资料测度和实地调研,获取样本空间及周边建成环境各要素数据,利用CAD、ArcGIS等软件从场地空间、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边界空间4个层面统计各项指标。
场地空间层面选取活动空间面积、活动空间辐射率、绿地率、设施多样性、座椅分布密度和儿童适宜活动空间面积6个指标。其中,活动空间辐射率为活动空间面积与儿童5min步行可达范围覆盖面积的比值。绿地率为活动空间范围内的绿地占比。活动设施多样性借鉴生态学领域中衡量物种多样性的辛普森指数[16]来统计,指数越大则表明设施种类越丰富,分布越均匀。
土地利用层面是从中观尺度分析周边土地开发状况对户外活动的影响。研究选取了周边住宅平均楼层数、周边建筑密度和用地混合度3个指标,统计范围为儿童5min步行可达圈层。其中,周边住宅平均楼层数为住宅建筑的楼层总数与楼栋数的比值。用地混合度使用熵指数[17],加权计算各类不同土地类型在街区中的面积占比,量化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与均衡性。
道路系统层面选取步行路网密度和步行道路连接度指数2个指标。步行路网密度为可达步行圈内的步行道路总长度与圈层覆盖面积的比值;连接度指数为步行道路网的总边数(路段数)与总节点数比值[18],比值越高,表明路网中断头路越少,道路成网率越高。
边界空间层面选取出入口密度和界面通透系数2个指标,测度场地边界空间的限定方式对活动的影响。出入口密度为出入口宽度的总和与边界总长度的比值;界面通透系数通过对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界面分别赋值0、0.5、1,加权计算界面长度与边界总长度的比值,以反映边界界面的通透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