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堤防的城市公共园林营造实践研究——从杭州苏堤到雄安生态堤
摘要:水利与风景园林都是用于协调人与自然(水体)、城与自然(水体)关系的工程学科,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公共园林乃至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从水利工程发展而来的。通过研究杭州苏堤的建设发展历程与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生态堤的规划设计实践来探讨水利与风景园林结合的意义和特征,以及风景园林在此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相关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依水而建,水给城市带来美妙风景体验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威胁,因此水利堤防往往是水城之间重要的边界和屏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水利堤防都给人以呆板、坚硬、冰冷的形象,而在风景园林行业蓬勃发展,并充分与各个建设行业结合的今天,水利堤防的生态化、景观化也日益被重视。研究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将堤防线性空间有机纳入城市公共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积极意义。
杭州西湖的苏堤一直以中国传统经典风景园林的形象示人,追溯其形成发展历程,也是从非游观体验的水利设施,通过上千年的不断加固、修缮和调整逐步发展到如今富有游观体验且举世闻名的公共园林(图1)。
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百公里生态堤的规划建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希望通过研究风景园林经典案例——杭州苏堤的营建历程,探究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思想是如何应对和影响水利堤防的建设,并尝试将这种朴素的规划设计智慧于现代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得到实践和运用。
1生态型堤防建设发展综述
生态堤防一般是指在堤防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水利工程、景观学科、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原理,在保证生态堤防建设区域的河流生态处于平衡的状态下,更好地体现出河流岸堤基本的生态功能[1]。相比传统的堤防,生态堤防更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和自然景观风貌。
国内外也早就开始研究堤防护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瑞士、德国等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提出“自然型护岸”技术[2],如在岸边种植白杨树和榛树等大型树木来保护河岸。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多自然型河道”治理技术[3]。国内在生态堤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生态堤防内涵界定和断面型式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4],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生态堤的研究大多基于堤防的材料、结构形式、堤防形态的生态化及自然化的探索。生态堤防的建设仍是以水利工程为主导,其他专业学科为辅的工作模式,其他专业以技术补充的形式融入生态堤防的建设和研究中,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水利工程的框架,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与自然。
2苏堤的营造
2.1苏轼兴建苏堤的缘由
杭州西湖是古泻潟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流入湖中的来水携带泥沙,湖泊极易淤积,围绕农田水利建设的疏浚工程在一千多年间持续不断展开。清淤挖出的湖泥被用于兴筑长堤,拦蓄湖水,今天西湖最具代表性的“两堤三岛”堤岛空间格局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作为“两堤三岛”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与西湖治理紧密相关。在苏轼入杭以前,历任太守都非常重视对西湖的疏浚治理,主要目的有清理葑田、保证农田灌溉、保持湖水清洁和引水入六井几方面[5]。苏轼入杭前后,西湖葑草占据了湖面的一半,而西湖一旦湮废,沿湖的千顷农田将会失去灌溉水源。
苏轼采纳了时任秀洲知州章衡的建议,并执行“葑脔初无用,近以湖心叠出一路,长八百八十丈,阔五丈,颇消散此物”[6]。他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在湖中构筑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五代至北宋的历次西湖整治,以苏轼主持的西湖治理最为著名。元代脱脱视其为西湖水利史上最重要的民心工程[7],因此宋代苏堤正是西湖水利治理的产物。
苏轼采纳了时任秀洲知州章衡的建议,并执行“葑脔初无用,近以湖心叠出一路,长八百八十丈,阔五丈,颇消散此物”[6]。他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在湖中构筑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五代至北宋的历次西湖整治,以苏轼主持的西湖治理最为著名。元代脱脱视其为西湖水利史上最重要的民心工程[7],因此宋代苏堤正是西湖水利治理的产物。
2.2苏堤的风景营造
苏堤的建设不但恢复了部分西湖水域面积,保障了西湖水量,还沟通了西湖南、北两面的交通,分隔出旷阔的外西湖和静谧的里西湖(图2)。空间上,由于苏堤横截西湖,自然连接了南北向的湖面景观,因此促成了西湖游览线路的形成,串联起西湖南北和西边片区的园林名胜。苏轼建成苏堤后,也曾写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在植物景观层面,宋代苏堤建成时,“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f87,伴随着筑堤沿线种植了大量具有固岸作用的柳树与木芙蓉。苏堤柳树的名声与孤山的梅花齐平,有“通梅苏柳”fgl之称。而木芙蓉在秋季开花时形成了“如霞锦云”的秋季景观。时至今日,苏堤的植物经过历代的不断提升改善,增加植物种类,形成了四季分明的独特风景。
《武林旧事》载:“苏公堤,元枯中,东坡守杭日所筑,起南迄北,横截湖面,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九亭。”随着筑堤植绿,苏堤沿线还形成了“六桥九亭”的景观布局,并先后建设了先贤堂、三贤堂、湖山堂等纪念性风景建筑。至此,其作为公共园林的属性进一步得到强化。
2.3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
由于苏堤有连通两岸交通的特点,以及丰富的亭园建置和鲜明的植物景观,因而成为南宋郊游西湖的胜地,“苏堤春晓”也逐渐成为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完成了公共园林化的过程。从2001年开始的西湖综保工程,苏堤乃至整个西湖又经历了一轮全方位的保护与整治提升。时至今日,苏堤依然是杭州乃至中国重要的观游景点,也是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4苏堤营造对水利工程风景化的借鉴意义
从苏堤的建设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千年前就在运用风景统筹水利堤防的建设。苏堤的建设起源于清淤蓄洪、农田建设、城市供水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需求,结合景观化手段从生境、画境、意境3个层面对其进行雕琢经营,逐渐演变成为风景游览胜地。
1)特色生境的构建。
苏堤的营建从西湖水环境治理出发,建堤的同时,植芙蓉杨柳其上。风景园林化的植物配植既与其自身长堤形态相得益彰、别具特色,又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充分展现了西湖的秀美与雅致。以烟柳为特色的植物生境及精致又不失自然的配植手法,从宋朝一直延续保留至今,使“苏堤春晓”成为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题名要素。
2)山水画境的营造。
西湖两堤三岛巧妙地将湖面分割成了g个大小不一的湖面,其中苏堤所在的位置符合“黄金分割比”,丰富了湖面层次,加上特色柳堤风貌给人舒适的景观美感。而从苏堤向外环顾,山体高度与湖面尺度比例适宜,人视仰角在50以内,视觉感受深远而舒缓,而平远、深远的山水美学意境完美契合了中国传统山水审美。可以说,苏堤的看与被看,都是入画的景观,注重画境的营造也最终使它得以成为经久耐看的美学经典。
3)人文意境的升华。
苏堤烟柳,宋代以来,杭州人的四季赏景习俗活动结合甚密。文人墨客在游赏中留下了大量关于苏堤景色的诗文,历史上纪念性园林建筑增置赋予了苏堤更深厚的人文内涵。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高度融合最终使苏堤逐渐成为一处富有影响力的风景游赏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