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日期:2023-11-03 21:23:47     作者:顾力天    浏览:0    
核心提示:通过对表1中的13处地形破坏区域模型的空间视线分析和景观资源分析发现:残月湖和桃花潭2处水宕口景观效果良好,已经纳入总规景源;部分宕口虽然破坏面积大,但是由于停采时间较长,崖壁植被恢复良好,通过种植前景植物能够有效遮挡;部分宕口开口较小,视线上看不到
棕地的蝶变,让景区棕地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4.1重塑地形,恢复山体层峦叠翠,再现“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的风景

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旧工业产生的地形破碎化是规划设计工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表1中的13处地形破坏区域模型的空间视线分析和景观资源分析发现:残月湖和桃花潭2处水宕口景观效果良好,已经纳入总规景源;部分宕口虽然破坏面积大,但是由于停采时间较长,崖壁植被恢复良好,通过种植前景植物能够有效遮挡;部分宕口开口较小,视线上看不到,也不具备可达性,对于可游览区域的影响可以忽略;综合分析后得出,对北部景区游览视线影响最大、山体连续性破坏最大的实际上仅仅是环北部景区平整谷地三面的3处长度在100m以上的垂直断面陡坎和一处渣土堆场,分别是南徐大道侧墙、石灰窑、上铁货运通道及铁轮太阳能堆场(图8)。
 
4.1.1堆土成坡遮挡上铁货运通道垂直断面,视线上连接西侧山体

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充分利用下挖水体产生的土方及场地中的渣土在景区西部堆叠缓坡地形,最高堆土达到6.5m,最大垂直高差11.5m。再加上选择水杉、广玉兰等竖向高度在8~10m的植物材料的遮挡,上铁货运通道垂直断崖被完全遮挡,从而在主要游览线路的视觉角度上恢复了山体的自然连续性,再现了南山山水融合的景观风貌。同时也形成全区最大的草坪活动空间,面积达到8000m2,满足市民日常活动需求(图9~11)。
 
4.1.2通过营建建筑对不易大动土方的断面和渣土堆放场进行遮挡
 
1)石灰窑垂直断面。

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距离北部景区核心空间较近的石灰窑断崖高度14m,如果要完全遮挡,堆坡难以实现,规划设计上则通过在主园路边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利用建筑对其进行遮挡(图12、13)。
 
2)铁轮太阳能堆场。

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 重回自然山水的怀抱
 
延夹山山谷西侧是渣土堆放场,高耸的裸露黄土同样难以通过地形堆叠进行遮挡(图14),山脚下正好是上铁职工宿舍区域。根据高程差,以江南民居建筑为范本,采用层层抬升的爬山建筑形式,从谷间溪畔到半山腰,建设南山六艺馆、少儿聚落,既遮挡了难看的渣土山,又形成南山音韵、书画、诗词文化的青少年研学教育中心(图15、16)。
 
4.1.3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堆山,解决城市快速干道对景区的割裂

解决城市快速干道对景区的割裂
 
北部景区的设计边界是南徐大道,这条快速路的兴建将南山风景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集中地黄鹤山、磨笄山与主山脉完全割裂,同时形成与场地6m的垂直高差(图17),成为南山北部区域与城市衔接的最大障碍。北部景区作为南山风景名胜区的主入口所需要的相应集散停车服务等功能缺少空间,交通完全被割裂。
 
设计创新性地在南徐大道南侧利用原花鸟市场和上铁石料堆放场,建设占地达3.9万m2的双层半地下建筑空间,一举多得。其一,建筑的大屋面标高能够与南徐大道形成平接,成为主入口花园广场,提供了足量的集散空间及俯瞰南山自然山水的观景视角。其二,半地下建筑同时满足了大体量花鸟市场建筑和入口机动车停车位的需求,避免了这些大体量建筑对于风景区的景观影响。

经过建筑覆土屋面和侧面堆坡,最后整个6.5万m2的巨大建筑体量仅仅在东侧露出来一个2层的立面,建筑体量消隐在了绿化山体之中。其三,抬高的入口空间通过绿化与地形顺接,将南徐大道北侧原本属于南山山脉却被城市主干道割裂出去的黄鹤山和磨笄山,从视觉上重新纳入南山的怀抱。从招隐寺向外看,南徐大道仿佛消失了(图18)。4.2
 
>更多关于镇江风景名胜景区设计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