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日期:2023-11-03 15:23:02     作者:郑伟    浏览:0    
核心提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服务设施体系分为外围和内部两部分,主要的服务配套设施都分布在外围,密度随着外郭、内城墙、宫殿区的三重结构呈梯度降低,越靠近核心区,配套服务点越少(图4)。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特色
 
3.1保护为本、设施体系梯度布局
 
在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分布研究。规划秉承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遵守上位规划及考古遗址保护要求,对遗址进行最低程度的干预。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服务设施体系分为外围和内部两部分,主要的服务配套设施都分布在外围,密度随着外郭、内城墙、宫殿区的三重结构呈梯度降低,越靠近核心区,配套服务点越少(图4)。
 
外围服务系统主要包括西侧的瓶窑镇,以及东侧的良渚博物院、文化长廊和周边村庄等,形成了包括文物展示、文化艺术传播、商业餐饮、城市服务和民宿等功能定位有所差异但又互补的服务设施组团片区。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特色
 
内部服务系统形成了三级服务设施体系。其中,一级服务区为南入口。南入口也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主入口,是重要的功能性和礼仪性入口,其主要功能是游客集散、导览、票务、厕所、停车、售卖及后勤管理等(图5)。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代表着从生命之水到文明之源的《良月流晖》雕塑,也伫立在南入口广场中央。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二级服务区包括东入口、西入口和凤山3个服务区。东入口是未来由良渚博物院经艺术长廊进入公园的主要入口;西入口与外围服务片区瓶窑镇接壤,主要服务于从瓶窑镇进入公园的游客;凤山组团原为杭州市第一儿童福利院,保留有较多建筑,经改造后成为以良渚文化体验及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的研学基地,拥有教育、培训、住宿和探索等多种功能(图6)。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三级服务区包括何村、雉山、反山及大观山4个服务区。何村服务区主要以南城墙和水城门展示为核心,辅以考古体验、书屋、厕所等功能(图7);雉山服务区自然条件优越,是公园内重要的休闲服务组团,有简餐、展示等功能,山顶设有观景平台,可俯瞰莫角山宫殿区全貌(图8);反山服务区毗邻西城墙,以良渚晚期古河道形态为依据,保护性恢复西城墙东西两侧古水系,实现了园区西部水系的贯通,功能上以展示、简餐和售卖为主;大观山服务区原为大观山果园厂部办公地,老旧建筑较多,结合现有建筑对其进行改造,由办公场所变为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东侧具备接待功能的良渚讲堂,西侧的简餐、展示空间,以及具有活动游赏功能的精灵鹿苑等(图9)。
 
3.2活化展示、手法多样
 
良渚古城遗址为大型土遗址,真正保留下来的文物层很难在视觉角度进行辨识,保护和展示难度均高于其他遗址。
 
3.2.1植物标识体系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首先,通过植物标识来辨析遗址的分区及形态,如城址区内城城墙,宽度达30~100m,但高度不高,自然状态下与周边环境界限模糊,难以清晰辨识城墙位置。规划通过种植白三叶(Trifoliumrepens)将整个城墙范围进行覆盖,使游客能够直观地看到城墙边界(图10)。
 
此外,还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标识,如狼尾草标识的墓葬区(图11)、芒草标识的台地,以及水稻标识的湿地等,既符合良渚古城朴野的整体风貌,又形成了特色的季节性植物景观,丰富游客感官体验。
 
3.2.2恢复古水系、展示古城水陆格局

展示古城水陆格局
 
城址区内的水系规划以良渚晚期古城格局为依据,根据浙江省考古所提供的古水系形态进行恢复和完善,展示古城历史水陆格局。主要水域恢复范围为中部池中寺区域、反山西侧及西入口区域、南部水城门区域,水系以保护为主,不能开挖至文物层。为了让所有水系尽量连通起来,在不允许深挖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水位标高设计了一系列小型叠水,让整个水系活了起来(图12)。
 
3.2.3提高视角、立体领略古城空间格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5个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现状地势较为平坦,东北角的雉山和西南角的凤山是城址区2个制高点所在,为了帮助游客登高望远、立体领略古城空间格局,选择在雉山设观景台,由北向南俯瞰莫角山宫殿区全貌(图13)。
 
3.2.4对接考古、活化表达最具价值的遗址
 
通过本体展示、模拟复原、互动体验等手法,结合游线组织,帮助游客完整、准确地识别古城遗址价值。
 
例如在何村服务区,通过复原南城墙真实断面,以及恢复水城门和古河道,使良渚时期部分遗址形态直观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又如在大观山服务区西南侧,规划建设了精灵鹿苑,通过展示良渚时期的代表性动物——鹿,实现了与游客的游览互动。
 
3.3风貌协调、技术细节生态创新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风貌营造上既要与大气古朴的古城气质相协调,又要满足遗址保护及游览需求。针对遗址保护的特殊性(如扰土深度不得超过30cm),在技术细节上追求生态和创新,如新型砂石路面的应用、浅基础的构筑物处理技术,以及便捷修复传统建筑仿水泥瓦屋面构造等,为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更多关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