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环境因子影响强度差异与适宜值分析
1绿地景观型社区绿道
根据多元回归结果(表4),中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建成环境因子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站点密度(Beta=0.497)、绿视率(Beta=0.444)、绿道载体宽度(Beta=0.391)、公园出人口密度(Beta=0.323)和过街设施密度(Beta=0.096);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绿道载体宽度(Beta=0.583)、交通站点密度(Beta=0.530)、绿视率(Beta=0.361)、绿道连通性(Beta=0.208)和公园出人口密度(Beta=0.142)。
由模型结果可知,I}宙近性特征中的“公园出人口密度”对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的增加既可提升公园内外的人员渗透,亦表征公园开放带来更多的绿色渗透度;连接性特征中,该类型绿道由于依托城市公园从而具有较大的服务范围,增加交通站点和过街设施密度以及绿道网络化建设可以有效增强绿道可达J胜,从而提升体力活动水平。
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宽度和绿视率是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偏好因子,较宽的绿道载体宽度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承载量和运动类型多样性,绿视率的提升则可以提供更为绿色舒适的运动体验。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进行定量分析(图4),得出在交通站点密度面4~5个/km、绿道载体宽度4~5m、绿视率50%~60%时,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值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由模型结果可知,I}宙近性特征中的“公园出人口密度”对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的增加既可提升公园内外的人员渗透,亦表征公园开放带来更多的绿色渗透度;连接性特征中,该类型绿道由于依托城市公园从而具有较大的服务范围,增加交通站点和过街设施密度以及绿道网络化建设可以有效增强绿道可达J胜,从而提升体力活动水平。
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宽度和绿视率是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偏好因子,较宽的绿道载体宽度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承载量和运动类型多样性,绿视率的提升则可以提供更为绿色舒适的运动体验。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进行定量分析(图4),得出在交通站点密度面4~5个/km、绿道载体宽度4~5m、绿视率50%~60%时,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值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2商业服务型社区绿道。
利用方差膨胀因子进行共线性诊断(VIF<10),发现餐饮设施密度与生活日用设施密度之间存在多重共线。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新建成环境中的餐饮和生活日用设施因子以消除共线性,KMO检验值为0.817,证明该结果具有良好实用性。
最终,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可知(表5),中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建成环境因子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餐饮和生活日用设施密度(Beta=0.435)、绿视率(Beta=0.415)、交叉口密度(Beta=0.314)、居住密度(Beta=0.167)和绿道载体宽度(Beta=0.151);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导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绿道载体宽度(Beta=0.557)、交叉口密度(Beta=–0.406)、绿视率(Beta=0.378)和绿道连通性(Beta=0.243)。
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结果可见,临近性特征中较多的餐饮和生活日用设施可以有效促进绿道上中强度体力活动,但较多零售带来的购物人流继而会引发绿道上的运动冲突,对跑步、骑行等高强度体力活动产生负向影响;连接性特征中的交叉口可以通过人流量的增加提升中强度体力活动绩效,但其造成的连续性中断对高强度体力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和绿视率同样是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绿道载体宽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拓展运动空间、缓解运动冲突问题,因此成为高强度体力活动最为偏好的因子特征。
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进行定量分析(图5),在绿视率大于30%、绿道载体宽度达到5m以上时,中、高体力活动强度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交叉口密度在1.5~2个/km左右时可以在较小影响高强度活动的基础上提升中强度体力活动绩效水平。
最终,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可知(表5),中强度体力活动的显著建成环境因子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餐饮和生活日用设施密度(Beta=0.435)、绿视率(Beta=0.415)、交叉口密度(Beta=0.314)、居住密度(Beta=0.167)和绿道载体宽度(Beta=0.151);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导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绿道载体宽度(Beta=0.557)、交叉口密度(Beta=–0.406)、绿视率(Beta=0.378)和绿道连通性(Beta=0.243)。
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结果可见,临近性特征中较多的餐饮和生活日用设施可以有效促进绿道上中强度体力活动,但较多零售带来的购物人流继而会引发绿道上的运动冲突,对跑步、骑行等高强度体力活动产生负向影响;连接性特征中的交叉口可以通过人流量的增加提升中强度体力活动绩效,但其造成的连续性中断对高强度体力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和绿视率同样是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绿道载体宽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拓展运动空间、缓解运动冲突问题,因此成为高强度体力活动最为偏好的因子特征。
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进行定量分析(图5),在绿视率大于30%、绿道载体宽度达到5m以上时,中、高体力活动强度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交叉口密度在1.5~2个/km左右时可以在较小影响高强度活动的基础上提升中强度体力活动绩效水平。
3生活休闲型社区绿道
利用方差膨胀因子进行共线性诊断(VIF<10),可得沿线绿化带宽度与绿视率之间存在多重共线,分析发现由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故在方程中剔除绿视率因子。最终多元回归模型可得(表6),中强度体力活动的主导建成环境因子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空可视因子(Beta=–0.531)、设施丰富度(Beta=0.430)、沿线绿化带宽度(Beta=0.414)、出入口数量(Beta=0.257)、居住密度(Beta=0.253);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导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沿线绿化带宽度(Beta=0.507)、绿道载体宽度(Beta=0.433)、天空可视因子(Beta=–0.358)、绿道连通性(Beta=0.271)。
由此可见,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对场所性特征偏好显著,其中,中强度体力活动更加偏向于较高的树木荫蔽度及丰富的设施类型,高强度体力活动更加偏向沿途绿化环境良好和空间宽敞的运动环境。此外,中强度体力活动对人口临近性特征偏好程度较高,在居住密度一定时适当提高绿道侧的小区出入口密度是促进中强度活动的有效办法,高强度体力活动则受连接性中的绿道连通性影响较大。
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可见(图6),绿道载体宽度达到3m后才会支持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发生,中强度体力活动对宽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天空可视因子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为负向影响,并在处于0.1~0.4时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绿视率大于40%时对体力活动强度促进作用明显;绿道沿线绿化带宽度为约7m(不超过7m)时,对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值影响最为显著,但超过7m后体力活动强度值提升相对缓慢。
由此可见,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对场所性特征偏好显著,其中,中强度体力活动更加偏向于较高的树木荫蔽度及丰富的设施类型,高强度体力活动更加偏向沿途绿化环境良好和空间宽敞的运动环境。此外,中强度体力活动对人口临近性特征偏好程度较高,在居住密度一定时适当提高绿道侧的小区出入口密度是促进中强度活动的有效办法,高强度体力活动则受连接性中的绿道连通性影响较大。
进一步结合散点拟合可见(图6),绿道载体宽度达到3m后才会支持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发生,中强度体力活动对宽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天空可视因子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为负向影响,并在处于0.1~0.4时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绿视率大于40%时对体力活动强度促进作用明显;绿道沿线绿化带宽度为约7m(不超过7m)时,对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值影响最为显著,但超过7m后体力活动强度值提升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