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1987年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景观营造史探析
摘要: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区域性植物园,是城建系统下的第四座植物园,园内保留有民国时期厦门二十四景中的六景。厦门植物园1960年建园,1962年以孙筱祥先生为主导的北林团队参与初期规划设计。至1987年首次发布正式规划,期间主要是以孙筱祥的规划思想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文献史料,旨在呈现该时期植物园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特点,窥探孙筱祥在植物园领域中的设计思想。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是中国城建系统植物园下的第四座植物园,是福建省第一座综合性植物园,是厦门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万石山而建的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自明清以来园区内的风景园林营造活动持续不断。本文以1960—1987年植物园的营建活动为线索,通过调研,结合文献史料和人物访谈,还原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初期建设史,呈现厦门植物园在该时期的规划设计和景观营建特点。厦门植物园建园初期的文献资料大多缺失,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该方面研究的空白。
孙筱祥先生对厦门植物园的规划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植物园设计领域的一个优秀案例,体现了该时期孙筱祥的植物园规划设计思想。本文以厦门植物园规划设计与景观营建方面的论述为出发点,总结该时期孙筱祥造园思想的特点,
窥探孙筱祥在植物园领域的设计思想。
1万石山的景观资源
1.1自然地理资源
厦门植物园所依托的万石山,于燕山期①形成基本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基本轮廓。由于基岩裸露,球状风化强烈,石蛋地貌发育,常常形成壮丽的“石浪排天”景观。薛起凤②称赞:“山岩多胜概,万石最称奇;[1]86”黄莲士③亦云:“山以石为胜,岩因水更奇。[1]87”万石山有2条重要的水系——樵溪和水磨坑溪,二者是万石山植被的主要灌溉来源,均发源于狮山。
溪水流经之处,山岩环抱,幽岩邃洞,池潭映碧,花木茂盛。清道光《厦门志》记载:“樵溪,近紫岩,源出狮山,曲折西流,经天界寺前,汇于水磨,达于海……水磨坑溪,经万石岩,过深田汛,至岳庙前入于海。[2]”樵溪和水磨坑溪二者汇于天界寺前,共同注入中山公园水系,继而流入大海(图1)。民国以前,万石山除各古刹及景点有绿植覆盖外,大多为裸露山体,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图2)。
溪水流经之处,山岩环抱,幽岩邃洞,池潭映碧,花木茂盛。清道光《厦门志》记载:“樵溪,近紫岩,源出狮山,曲折西流,经天界寺前,汇于水磨,达于海……水磨坑溪,经万石岩,过深田汛,至岳庙前入于海。[2]”樵溪和水磨坑溪二者汇于天界寺前,共同注入中山公园水系,继而流入大海(图1)。民国以前,万石山除各古刹及景点有绿植覆盖外,大多为裸露山体,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图2)。
20世纪50年代,厦门市成立专门绿化机构,开始了山林绿化复兴之路。至60年代,厦门市的山林绿化工作迎来了大规模的群众植树造林运动,万石山3.7万多亩(约2470hm2)荒山秃地在绿山还林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厦门岛水资源贫乏,内陆溪流短小,全市降雨量在地区与季节之间分配不均,造成水旱灾害频繁[4],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和影响,引发山洪。为了调节过量雨水,减少降雨对城区的影响,防止山洪和泥沙泛滥周边区域,1952年,市政方面设坝截流樵溪和水磨坑溪,取万石山上两溪交汇处较为平缓的地带,建成万石水库;1956年,在万石水库东南约1.3km处,截流水磨坑溪建成西山水库。樵溪和水磨坑溪原支流较多,呈树枝状沿山势向四面分流。万石水库建成后,对2条水溪的改造也随之开始。改造的重点是建闸、引流和储水,灵活控制水磨坑溪和樵溪汇入万石水库。从后来植物园的发展来看,2条水溪的改造促成了沿途多处景观节点的形成(图3)。
1.2人文景观资源
根据《嘉禾名胜记》④和《鹭江名胜诗钞》⑤中的诗词记载,自明代,万石山已成为文人雅士游觞对句、市民游玩踏青的好去处。郑成功据厦抗清时期,万石山成为其屯兵和读书之所,形成了以郑成功为核心的延平文化⑥。依托万石山的岩穴山洞,山上营建了不少岩寺。1941年,《新厦门指南》全面列出了厦门大八景、小八景和景外景共计24处[5]。这二十四景中,在植物园范围内的有6处,分别是:天界晓钟、万石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紫云得路和高读琴洞,其中除高读琴洞外,其余5处分别对应的岩寺为:天界寺、万石莲寺、中岩寺、太平岩寺和紫云岩寺。
综上所述,万石山基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特点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万石山在开辟前就是风景游览区,游览属性也一直存在。20世纪50—60年代,诸如水库建设、水系梳理、治山绿山等一系列基建活动的开展,为厦门植物园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植物园的前期规划
2.1植物园的发展背景
现代植物园发源于欧洲,于近代科学的西学东渐中传入我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根据时代的不同情况及需求,植物园的类型已丰富多样[6]。1956—1960年是我国植物园建设的一个井喷期,植物园数量达到34座。中科院的建立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的施行让植物学重新得到重视,这期间,中科院领导建设的植物园达到10座,是我国植物园的主基调。这个时期,我国的植物园正处在一边建园、一边规划的阶段[7]176。
1960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林业试验苗圃”成立,选址于万石水库东侧山地。次年,苗圃的发展得到了福建省林业厅的支持,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⑦访厦后,“厦门林业试验苗圃”改建为“厦门树木园”,植物园的建立进入筹备阶段,1962年,派请北京林学院专家组⑧,开始正式规划“厦门市植物园”。时任北京林学院园林设计教研室主任的孙筱祥先生在1962—1963年参与指导植物园的初期规划,是在厦时间最长的专家组成员。
2.2园地选择
孙筱祥认为,植物园要求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因为有复杂的地形地貌,才能形成不同的小气候,有复杂的小气候,才能引种驯化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原产的外来植物[7]179。植物园的大小根据其性质、任务而定[6]。建园初期的植物园为荒山荒地,规划面积大。由于缺少明确的用地范围文献,根据1987年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规划分区示意图(1993—2012年),结合人物访谈⑨,推测出植物园在初期规划时的红线范围和重点规划区域。
植物园建园初期的园地面积约为98hm2[8],主要围绕万石水库进行规划,规划面积约为园地面积的1/3,北至标本楼北,南至天界寺下,东至花圃处,西至现西侧围墙处(图4)。这块区域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周围有五老峰和太平山遮挡,背海而建,可以抵挡极端天气的破坏,泥沙堆积,离水资源近,土壤条件较好,有利于栽培当地植物,引种外来植物,同时也利于植物园后期的开发建设。
植物园建园初期的园地面积约为98hm2[8],主要围绕万石水库进行规划,规划面积约为园地面积的1/3,北至标本楼北,南至天界寺下,东至花圃处,西至现西侧围墙处(图4)。这块区域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周围有五老峰和太平山遮挡,背海而建,可以抵挡极端天气的破坏,泥沙堆积,离水资源近,土壤条件较好,有利于栽培当地植物,引种外来植物,同时也利于植物园后期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