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分析
2.3.1游客心理状态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
公园中游客5种心理状态与游客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左海公园中,受访者的声景恢复性效益评价与5种心理状态均呈显著正相关,即受访者的压力水平越高、噪声敏感度越高、受噪声干扰程度越高、自然联结程度越高、对恢复的需求越高,受访者所感知的恢复性效益越高。这可能是由于有着这些心理状态的受访者相较于其他人会更容易从声环境相对不好的环境中获得恢复性效益。而在声景恢复性效益评价较高的温泉公园和森林公园中,除自然联结程度外,受访者的其他4种心理状态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几乎不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这表明,在有着较好声景恢复性的环境中,受访者在感知恢复性效益时相对不会受到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发现,在5个公园中受访者的自然联结程度均与其感知的声景恢复性效益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然联结程度是受访者感知声景恢复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相关系数来看,在左海公园中,自然联结程度与声景恢复性效益之间的相关性最高,而在温泉公园和森林公园中则相对较低。从对全部公园样本的统计分析来看,除噪声敏感度和自然联结程度2种对人的环境恢复性效益有影响的因素外[10],游客的恢复需求与声景恢复性效益也有密切关系。
2.3.2游客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
公园中游客人口统计学因素与游客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相关性分析/差异性检验(性别、职业)结果如表6所示。性别及职业与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关联程度最低,仅在西湖公园中呈显著的差异性;关联程度最高的是教育背景,在西湖公园、左海公园及所有公园总体样本分析的情况下,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呈显著负相关;年龄则在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中呈显著正相关。
对5个公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温泉公园和森林公园中,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关系均不显著。相反的是,在西湖公园中,4种人口统计学因素均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呈显著相关关系。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声景偏好及整体声景感知的影响已被广泛证实[23-24]。例如有研究指出,人们对声景愉悦感的评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积极[25],而愉悦感是人们感知恢复性效益的关键因素[26]。
2.3.3时间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
公园中时间因素与游客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受访者在当地居住的时间,以及从家到达公园的时间均未发现与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有显著的关系。从游览频率与游玩时间来看,在西湖公园中,随着游览频率的增加,游客所感知的恢复性效益也相应增加,与Payne的研究结论一致[7]。在森林公园中,游玩时间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即游玩时间越长,所感知的声景恢复性效益越高。从对全部公园样本的统计分析来看,游览频率和游玩时间均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具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证实了有越多机会接触城市绿地的人群,身心越健康[27]。
2.4游客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影响的差异分析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园中,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表现在心理状态中的自然联结程度在所有公园中均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程度在不同公园中存在差异。而特性则表现在,有些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影响仅在某个公园中出现,例如压力水平仅在左海公园中呈显著正相关,年龄和职业仅在西湖公园中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
这种特性的产生既受到声源构成的影响,也受到公园视觉景观特征的影响。前者是由于不同个体所偏好的声源不同:声源是直接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因素[22],这导致在不同声源构成的公园中,游客本身的特征影响了其感知的声景恢复性效益。而后者则与游客对公园视觉景观特征的偏好相关联:不同个体偏好的公园类型存在差异,这种个体偏好差异也会影响其感知的声景恢复性效益[28]。
例如,本研究中西湖公园的古典园林特征、左海公园的多风格融合,以及晋安公园的现代景观特征等都对应着不同偏好的人群。此外,从呈显著相关性的个体因素数量来看,有些类型的公园,如有着多样化水景的温泉公园和有着近自然化环境的森林公园,游客在其中感知的声景恢复性效益几乎不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表明这些类型的公园是人们所共同偏好的。
2.5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关键个体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RSS总分为因变量,所有个体因素为自变量,识别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关键个体因素。根据共线性诊断规则,当自变量的容差(Tolerance)>0.1、方差膨胀因子(VIF)<5,表明自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问题,具体模型如表7所示。所有个体因素中,自然联结程度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教育背景和游玩时间,而年龄仅被选入左海公园的回归模型中。其中,年龄与游玩时间均为显著的积极影响;受教育程度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要求也越高。
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
个体差异导致不同人群对声景有着不同需求和感知,并进一步体现在声景恢复性效益中。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对游客个体因素如何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进行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究。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自然联结程度是影响游客感知恢复的最重要的个体因素,反映的是个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强弱,个体的自然联结程度越高,游客能够感知的恢复性效益也越高,而且,这种关系可以随着与自然接触时间的增加而提升。
因此,通过增加接触绿地的机会来增加个体与自然的关联程度,将有利于个体从声环境中获得高恢复性效益。这也表明,自然环境除了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通过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其感知恢复的能力,证实了增加个体绿地暴露程度的重要性。
声源是城市公园中声景恢复性效益产生的基础,不同声源的恢复性潜力不同。不同群体之间在声源偏好和声景感知上既存在共性也具有差异性。这意味着在声景营造和设计时,需要优先考虑营造全部人群偏好的声源和声景,如鸟鸣声等自然声的引入;而后考虑特定群体偏好,营造面向不同人群的高恢复性效益绿地空间,如老年人对广场舞音乐声的需求。当然,从声源到整体声环境,再到声景感知,最后到恢复性效益产生,城市公园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机制会受到包括个体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这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从而形成更有效的城市公园声景营造策略。
3.2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城市公园中游客的声景恢复性感知特征,以及游客个体因素与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类型公园中的典型声源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声和城市噪声上,并导致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程度的差异。声景恢复性效益较高的公园中有较高的自然声感知,尤其是鸟鸣声和喷泉声等,而声景恢复性效益较低的公园中则有较高的负面声源感知。此外,城市交通声、施工声和成人谈话声对声景恢复性效益多个维度的感知具有负面影响,与之相反,鸟鸣声在多个维度正向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
同时,鸟鸣声、喷泉声和瀑布声在感知恢复的第一步,即吸引个体注意上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在引入鸟鸣声、风吹树叶声和与水声有关的声源的同时,可通过掩蔽或控制环境中的负面声源来营造更具恢复性的城市公园环境。
2)在不同类型的公园中,游客个体因素对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影响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总体来看,游客心理状态中噪声敏感度、对恢复的需求和自然联结程度均与声景恢复性效益密切相关。其中,自然联结程度在所有类型的公园中均与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呈显著正相关,是声景恢复性效益预测模型中的关键因素,这反映了城市绿地规划中提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绿地暴露的机会及绿地可达性的重要性。
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影响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的关键因素为教育背景,教育背景越高的人群对满足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声景品质要求越高;年龄也在特定类型的公园中表现出与声景恢复性效益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老年群体具有更高的声景恢复性效益感知。此外,增加在城市公园中的游玩时间,对声景恢复性效益的产生也具有积极作用。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郭渲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