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节点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的3个变迁情况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重要节点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的3个变迁情况

日期:2023-10-30 13:04:00     作者:沈姗姗    浏览:0    
核心提示:杭州中山公园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其现有景观格局在清行宫遗址的基础上融合了孤山一些相对分散的景点,但遗址部分仍是其最为核心的景观区域,所选样点见图2。
重要节点植物景观变迁情况
 
杭州中山公园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其现有景观格局在清行宫遗址的基础上融合了孤山一些相对分散的景点,但遗址部分仍是其最为核心的景观区域,所选样点见图2。
 
3.1公园入口处
 
中山公园的正门为原清行宫的头宫门,正对孤山路另一侧的三间四柱牌坊。自民国以来,该处基本维持着以乔木为主的种植结构,行道树由沿道路单侧列植变迁为双侧列植,大门两侧也增加乔木对称种植,该结构自民国中后期即已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西湖天下景亭附近
 
树种应用上,北侧行道树历经多次变更,展现了“垂柳-白杨-无行道树(下置苏铁盆景)-悬铃木”的变化序列,而南侧道路在民国中期由旱柳*②改植垂柳,并经数次补植与替换延续至今(表1)。

大门两侧龙爪槐为中山公园的标志性植物景观,结合影像信息及植物种植记载推测其为1928年栽植,至今已成为古树,不仅渲染了纪念性园林的庄严气氛,也成为中山公园作为昔日皇家行宫的意象符号。
 
3.2“孤山”擘窠大字石壁附近
 
中山公园南部院落尽头的台壁正中有“孤山”2个浮雕漆红的擘窠大字,为园中地标之处。变迁过程中该处主轴植物空间基本维持对称式布局,植物多沿道路或围绕建筑物进行添植,南侧景观节点处植物层次明显增加。
 
重要节点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
 
北部台壁之上民国早期未见乔木栽植,后添植2株雪松,逐渐生长为古树,但其中1株现已不存;中部民国早期亦为荒地,随着南洋华侨赈灾建造纪功塔、纪功碑亭的建设,以及周边园路的改建,陆续栽植桂花、蜡梅等,其中部分桂花生长至今成为古树;南部道路末端民国早期仅带状摆放大量盆栽,以绿篱半围合,后栽植数株梅花*,中山公园正式成为纪念性公园后,以龙柏搭配下层灌木球、绿篱,约20世纪60年代更换上层乔木为柿树,延续至今已形成绿色隧道(表2)。
 
重要节点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的3个变迁情况
 
 
3.3西湖天下景亭附近
 
西湖天下景亭原名四面亭,是清行宫御花园中的原有建筑[9]29,前临贮月泉,背倚巉岩,历来极负盛名。民国至今该处始终保持着方亭、水池、曲桥的空间格局,植物主要于景亭外围沿景观要素进行补充。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的3个变迁情况
  
民国早期亭周岩壁裸露,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仅可见数株梧桐,后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乔灌木,硬质感有所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亭周梧桐大多被移除,北侧山岩之上逐渐被香樟的浓荫所覆盖,周边20世纪70年代曾种植龙柏,后添植桂花;泉西北侧陆续补充了观花、观叶小乔木和灌木,20世纪90年代曾点缀棕榈成景,如今则以梅花、蜡梅、杜鹃等花灌木强化了观赏意境;景亭近栈桥区域栽植灌木球形式的柞木,与民国时期相比留出了更为通透的景观视线;南侧近围墙处增加了桂花、罗汉松、广玉兰等,还原古时“还欣松桂披”之景(表3)。
 
>更多关于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