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变迁的3个特征分析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变迁的3个特征分析

日期:2023-10-30 12:59:49     作者:沈姗姗    浏览:0    
核心提示:杭州中山公园自诞生、成长直至成熟,已逾百年历史,不仅形成了高度致密的文化框架,植物景观营造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建设受到社会历史事件、政府决策等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的观赏、文化或经济价值各有侧重,但总体以优化植物应用种类、完善空间结构为调整方向。
植物景观变迁特征分析
 
4.1树种应用
 
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除园内一些寿命较长的乔木(如视点1中的龙爪槐,视点2中的部分雪松、桂花)留存下来成为古树,其余大部分植物均存在移除、补植或替换,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景观性欠缺或生长不佳的树种逐渐被观赏性较强、更适宜该处立地生长条件的树种替代,如样点1中“旱柳*-垂柳”“白杨-悬铃木”的变更;

2)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影响,栽植特定的树种类型,如民国时期为将“孙中山”这一政治符号不断进行强化,种植龙爪槐(样点1)、龙柏(样点2)等纪念性植物,又如“文革”时期为增加园林资源收入,种植柿树(样点2)等经济树种;

3)为体现植物景观历史原真性、加强文化内涵,种植传统植物种类,如样点3中逐渐恢复了清代行宫八景“贮月泉”的松、桂植物景观;

4)通过植物调整优化人视角下的空间视线关系,如样点3中栈桥末端“梧桐-无植物栽植-柞木”的变更。总体而言,不断优化植物应用种类,丰富绿化内容,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景观需求。

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变迁的3个特征分析
 
4.2群落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上:
 
1)大致延续了原本“南部中轴对称、北部自然式布置”的景观格局,但绿地面积明显增加,如民国时期样点2中的荒地和样点3中的裸露岩壁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被植物所覆盖;
 
2)植物多沿建筑、园路、泉池等其他景观要素进行补充,种植位置的变更也与周边景观要素的新建、改建密切相关,如样点1中沿道路添设行道树,样点2中随着南洋赈灾纪念亭的新建和周边园路的改建,植物种植形式也相应调整。
 
垂直结构上:
 
1)由民国时期普遍以荒地或种植乔木为主的单层种植结构变迁为较大面积的绿地区域,以及景观节点处形成复层结构,如样点2中主轴末端由民国时期的荒地变更为上层柿树,中层红花檵木、冬青,下层沿阶草组成的植物群落;
 
2)大乔木在漫长历史变迁中相对较为稳定,形成景观的基本骨架,但也有个别古树因长势不佳逐渐被移除,如样点2中东北侧的雪松,小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更替则明显更为频繁。
 
5总结与展望

杭州中山公园自诞生、成长直至成熟,已逾百年历史,不仅形成了高度致密的文化框架,植物景观营造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建设受到社会历史事件、政府决策等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的观赏、文化或经济价值各有侧重,但总体以优化植物应用种类、完善空间结构为调整方向。
 
中山公园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属性使得植物景观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不仅承担着美化园景的功能,亦是政治教化的媒介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西湖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中山公园植物景观已经具备良好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外在环境。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现有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烘托公园的历史厚重感,并重视植物景观的历史原真性,进一步保护和恢复传统特色植物。另一方面,植物景观的优化不应一味做加法,人视角下的空间视线关系应作重点考虑。
 
植物生长所导致的空间体量等变化也时常需要进行人为干预,以实现最佳的群落美感。该研究所使用的植物景观平面复原方法虽然仅适用于受到大众关注程度较高、历史影像留存较为丰富的区域,且对于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的区域信息提取存在一定局限,但为植物景观的历史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后续可考虑寻求更多方面的佐证,并探讨相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公园植物景观历史变迁的共性和差异,以进一步拓展该研究。
 
>更多关于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